奇书网

奇书网>成为梵高读后感 > 前言(第1页)

前言(第1页)

前言

写它干吗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这是我每次出新书时都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有想要和我随便聊聊的读者,有不知所措的签售会的女主持人,以及只是为了拿车马费但实在不知道该问些什么的媒体记者,他们都问过。

这似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问题。毕竟没人会在还没想好的状态下,就打开文档开始写一本书吧?或许大家真正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要把时间花在写一本书上,而不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出去和老同学喝两杯,或是站在翻斗乐门口看管自己小孩的鞋子……干吗不把时间花在这些“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上呢?

我不知道其他作者都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但实话实说,我还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每当我遇到这个问题,总会回答得……过于实事求是(我的编辑是这么评价的)。

“呃……因为发在网上发觉有人喜欢,所以就结集出册了。”

“那您当初是怎么想到把这些内容发在网上的呢?”

“想红。”

……

这样的回答带来的反馈可想而知,通常是尴尬的笑声加情不自禁的白眼。几次三番下来(经历了出版社的编辑和书店的工作人员的一再批评指正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一个冠冕堂皇的创作初衷,真的很重要吗?

好像是的。

如果乔布斯告诉你,他制造苹果电脑只是为了多挣几个钱,马云说他创办阿里巴巴只是为了在市区买套三室两厅的房子……这显然就太让人失望了。重要的并不是你的初衷究竟是什么,而是你的初衷能不能让别人鼓掌。于是,你会发现,硅谷的创业精英们几乎都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才“一不小心”变得腰缠万贯的;参加总统选举的政客也没有一个会说自己是为了争夺权力才来参选的。

权力、金钱、名声、地位……这些都应该是你做一件事情的附属品,绝不可以是最终目的,否则,就会显得特别“不高级”。

你总得有个高级的初衷吧,如果实在找不到,那至少也得有一个别人听不懂的初衷。

我看过一个作家的专访,她当时写了一本“性侵题材”的小说,在专访中她多次提到“叩问”这个词,说她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叩问读者,叩问社会,叩问灵魂”……为此我还特地去“叩问”了下《辞海》,搞得自己就像个文盲。

归根结底,叫人鼓掌的初衷其实就是制造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就像艺术家只会告诉你他创作某件作品时受到大自然什么样的启发,而绝不会告诉你他最近打牌输了一大笔钱,急需卖掉一幅作品回血。

在阐述自己的创作初衷时,你不能像一个正常人——因为把时间花在创作上,本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我发觉自己最大的问题在于,从来没想过我的创作能为别人带来些什么,或者说,我从没思考过自己究竟想要将什么传达给别人。这或许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也可能是对自我吹嘘的反感……总之,我并不觉得一本半虚构的小说最终能“叩问”到任何东西。

但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个作者,如果你的创作初衷从来不考虑“别人”,确实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自私,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狂。

内心无比矛盾。所幸,这个问题我总算在去年想通了。

在我上一本书的签售会上,我遇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记者(因为她进休息室时,其他记者都向她鞠了一躬)。她问我下一本书打算写什么,我告诉她正在写一本关于梵高的书。她顿时表现得非常惊讶,说市面上已经有那么多关于梵高的书了,为什么还要写?

不得不承认,这又是一个我意料之外的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