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特种部队:背嵬军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
此时距离北宋灭亡刚刚过去十三年,经历北宋末、南宋初的一系列战争后,好不容易停战一会儿的宋金之间战事再起。当时,发动政变掌握金国政权的金兀术(完颜宗弼)废除金宋之间的和议,再次统率十多万大军南下,试图一举歼灭南宋。
作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金兀术能征善战,在金国内部更是勇冠三军。由他统率的金国精英骑兵部队“铁浮屠”“拐子马”,在追击辽国天祚帝、灭亡北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眼下,金兀术对于灭亡南宋信心十足,志在必得。
1
金兀术没想到的是,此时,原本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一带的岳飞部队,竟然在他南下之际向金国发起主动进攻,并且接连收复北宋故地颍昌(今河南许昌)、郑州、西京河南府(今洛阳)等地。
从靖康二年(1127)北宋被灭以来,南宋敢于大规模主动攻击金国军队并迅速取胜推进,这还是第一次。
金兀术怒了。
趁着岳飞分兵进攻中原各地,金兀术以为,岳飞驻扎在河南郾城的指挥中枢必定兵马空虚,如果给予致命一击,岳飞的北伐部队必定崩溃离散。因此,他亲率15000精英“铁浮屠”“拐子马”部队直扑郾城,试图将岳飞的指挥中枢予以歼灭。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驻扎在郾城的,是岳家军中的精英特种部队——背嵬军。
“背嵬”,是党项西夏语的音译,尽管有多种解释,但总意为亲军。
当初,南宋名将韩世忠的部队首创“背嵬军”。随后,岳飞也建立了自己的亲军部队。作为岳飞手下十几万军队中主力中的主力,“背嵬军”的军士全部都是从岳家军优胜劣汰、精中取锐之选。这支总人数约为16000人的部队,其中8000人为南宋军队中绝少拥有的骑兵部队,另外8000人则为精锐步兵,马步结合勇不可当,是岳家军中的突击队和敢死队。
眼下,金人再次来犯、大宋江山岌岌可危、国土沦陷多时,北伐反击的背嵬军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誓要与金兵决一死战。
绍兴十年(1140)七月初八,郾城大战开始。金兀术命令正面用人马披甲的重装骑兵“铁浮屠”主力进攻,两侧则采用精英骑兵部队“拐子马”夹攻冲击,15000名骑兵气势汹涌而来,后面还跟着数万步兵,试图将岳飞主力全部击溃。
然而,面对金军重装骑兵,岳飞却派出背嵬军,以步兵当前,用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军、下砍马腿,先是大破“拐子马”,然后正面再出动背嵬军铁骑冲击敌阵,一举击破了金兀术赖以起家的精英“铁浮屠”“拐子马”部队,并在此后几日接连破阵,致使金兀术的“铁浮屠”“拐子马”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对此,金兀术哀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结束)矣!”
2
郾城大捷,背嵬军功不可没。
在岳飞历经多年整合、训练而成的岳家军中,含有十二统制“军”: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以及水军。而背嵬军作为其中的特种部队,更是精锐勇悍。
作为岳飞的亲兵卫队和特种部队,背嵬军总统制是岳云,其中细分下来步兵由岳云统制,骑兵由王刚统制。以背嵬骑兵为例,他们主要装备有长、短刀,约十支短弩,二十支硬弓弓箭、围盔,铁叶片革甲等。
在战斗时,背嵬军战术多变,常常分成多个独立战斗小组紧密配合。与敌人作战时,他们往往在距离敌人一百多步时就放箭,然后用短弩射马,再用长刀对劈,迅速冲锋、集结、再冲锋,这种马步结合的战术,使得军队战术灵活,杀伤力巨大。
岳飞对于背嵬军的治理很是严酷。
岳飞的孙子岳珂在《鄂国金佗稡编》中记载,岳飞训练岳家军尤其是背嵬军,要求平时训练必须身着重铠,模仿实战冲击,苦练冲陡坡、跳壕沟等战斗动作。
有一次岳云驾战马在训练中跌倒,岳云解释说是因为很少练习,岳飞大怒,说如果是实战,也是这样吗?盛怒之下就要将岳云推出斩首,幸亏众将苦苦哀求,才改而重责一百军棍。
南宋初期,天下大乱,各路将领军队往往掳掠抢夺,但岳飞治军酷严。有一次,有个士兵因为拿了乡民一缕麻草绑草鞋,就被岳飞追查后斩首。在极端严格的军纪下,整个岳家军的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岳家军有一个士兵去买柴,百姓主动少收了二文钱,这个士兵竟然坚决拒绝说:“你是想用二文钱,买我的脑袋吗?”
由于训练严格、军纪严明,作为岳家军的特种部队,背嵬军勇不可当。南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记载:“韩(世忠)、岳(飞)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意思是说,岳飞所精心挑选的背嵬军士,其士兵地位较高,犒赏也多,因而兵士“勇健无比”,加上岳飞的严酷训练和军纪管理,背嵬军几乎是“无坚不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