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治帝国 > 第七章 再战中原壮志难酬(第1页)

第七章 再战中原壮志难酬(第1页)

第七章 再战中原,壮志难酬

宋孝宗: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宋高宗赵构决定选派20名美女,去测试自己的候选接班人。

这是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已经53岁的宋高宗赵构,此时仍然膝下无子。他唯一的亲生儿子赵旉在建炎三年(1129)的苗刘兵变中夭折,此后,在靖康之变中长期动**逃亡的宋高宗,不知为何丧失了生育能力。

自己的亲生儿子早夭,而在靖康之变中,宋太宗赵光义一系的子孙,几乎被金兵掳掠扫**一空。痛定思痛,于是,在唯一的儿子夭折三年后(1132),宋高宗赵构从民间先后选拔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两名七世孙赵瑗(初名赵伯琮,进入皇宫后改名赵瑗,后又改名赵玮、赵昚)和赵璩在宫中培养。赵瑗是赵匡胤的儿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赵璩则是赵匡胤的儿子燕王赵德昭的后代。

眼下,两名候选的接班人已经进入壮年,赵璩得到了宋高宗的亲生母亲、太后韦氏和宋高宗的妻子、皇后吴氏的支持,而赵瑗却先后遭到权臣秦桧,以及太后韦氏、皇后吴氏的反对。

毫无疑问,政治形势对赵璩更有利。

但宋高宗还想一试。于是,宋高宗指示,将经过他选拔的20名美女,10人选送服侍赵璩,10人选送服侍赵瑗。过了一段时间,宋高宗又将20名美女全部召回验身,结果显示,服侍赵璩的10名美女全部已非处女,而服侍赵瑗的10名美女却完璧如初。

尽管自己也颇为好色,但对于选拔谁为接班人,宋高宗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绍兴三十年(1160)二月,在处理完母亲韦太后的丧事后,宋高宗正式宣布,将不近女色的养子、普安郡王赵瑗改名赵玮,并晋封为建王,立为皇子。而将10名美女全部临幸的养子、恩平郡王赵璩,则被确定为“皇侄”,打发到绍兴府安置。

历时近30年的选拔考察后,宋高宗赵构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接班人。又两年后,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宋高宗又将赵玮立为皇太子,并改名赵昚。当年六月,一生在兵荒马乱中奔波惶恐的宋高宗赵构,以“倦勤”的名义宣布退位,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

1

宋孝宗赵昚的亲生父亲,是赵匡胤的六世孙、小吏赵子偁。

早在公元976年的斧声烛影之变后,宋太祖赵匡胤离奇暴毙,此后,北宋皇位一直由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一系子孙继承。但1127年的靖康之变中,攻入开封的金兵几乎将宋太宗赵光义的子孙掳掠一空,侥幸逃脱的康王赵构登基开辟南宋王朝,是为宋高宗。

但亲生儿子早夭的宋高宗赵构,一方面迫于现实,另一方面或许是感受到了某种天意,于是决定抚养赵匡胤的子孙作为候选接班人。

在亲生儿子早夭三年后,绍兴二年(1132),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六世孙,宋高宗赵构决定公开征选一位作为他侄子辈的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进行抚养。经过有关官员遴选,最终查明,当时南宋境内,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共有1645人,而1645人中,10岁以下的男孩共有10人。最终,官员们在10人中选了2名男孩入宫,以供宋高宗定夺。

两个小男孩一胖一瘦,在面见两个小男孩后,宋高宗原本决定选拔胖男孩留在宫中抚养,瘦男孩则赐予300两银子准备打发回家。

此时,一只猫出现在两人面前。胖男孩童心顿起,一脚就踢得猫儿喵喵大叫,瘦男孩则安定自若。

宋高宗立马改了主意。觉得胖男孩“轻狂”的他,最终决定将瘦男孩留在宫中抚养。

这个6岁的瘦男孩,就是初名赵伯琮的赵昚,后来的宋孝宗。

尽管已经遴选了赵伯琮(赵昚)在宫中抚养,但皇宫中的政治,仍然波诡云谲。

赵伯琮(赵昚)入宫后,被交由婕妤张氏抚养。此时,宋高宗仍然年轻,仍然梦想着自己能再生育儿女,拥有自己亲生的接班人。但时间一年年过去,经历苗刘兵变,一度被软禁被逼退位的宋高宗,早已被金兵和自己人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

皇帝始终无子,那么,养子必然很有可能成为日后的接班人。

眼看张婕妤收养了赵伯琮(赵昚),明白个中利害的宋高宗的才人吴氏提出,自己也要抚养一位皇子。于是,宋高宗又从民间征选了另外一个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即当时年仅5岁的赵伯玖(赵璩),将他交由吴才人抚养。吴才人后来晋升为吴皇后,所以,吴皇后自然全力支持自己的养子赵璩。

但在最后一刻,面对宋高宗选送来服侍考察的10名美女,赵璩没有把持住。

赵昚则成功经受住了美人的**。

事实即将证明,老到奸猾的宋高宗赵构,看人确实颇有眼力。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56岁的宋高宗赵构正式禅位给皇太子赵昚,自己选择退位安度晚年。

在宋高宗赵构看来,从1127年的靖康之变到1142年,整整15年间,金兵不断南下,先是攻灭北宋,后又多次撕毁和议、不断南侵,逼得他一度乘船出海逃亡。到了绍兴十二年(1142),忍气吞声的宋高宗甚至在金人的威迫下,不惜自毁长城、杀害名将岳飞,以换取金人的和议。

在金人面前他一退再退,但金人还是得寸进尺一再撕毁和议南侵,做皇帝做到了这个份上,宋高宗觉得自己实在是够了。

于是,在采石之战虞允文指挥宋军击退金兵,完颜亮因为军变被杀后,自觉形势已有好转、面子上有点交代的宋高宗,决定禅位。

历时近三十年的考察,他相信,将皇位传给养子赵昚,不失为一个体面的选择。

赵昚是在一场瓢泼大雨中,即位登基的。

在行内禅大礼时,仪式刚刚结束,就下起了大雨。已经退位为太上皇的赵构起身回宫,但新晋皇帝的宋孝宗赵昚却坚持冒着大雨,亲自护送太上皇。

瓢泼大雨中,新皇帝、养子赵昚浑身湿透,赵构见了非常感动,不停地对身边的宫人说:“付托得人,再无憾矣。”

宋高宗赵构确实没有看错人,他的这位养子确实是南宋最有孝心也最有进取心的皇帝。

历史,似乎将呈现另一种可能。

2

36岁的宋孝宗赵昚即位的第二个月,就布置为岳飞平反,着手北伐大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