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治帝国大宋300年的世运与人物 艾公子 > 第九章 守护王朝最后的尊严(第2页)

第九章 守护王朝最后的尊严(第2页)

临安之降后3个月,1276年5月,陆秀夫和赶来护驾的张世杰一起,在福州拥立赵昰登基,是为宋端宗。此后,被元军押解北上的文天祥,也在途中逃脱南下,历经九死一生辗转来到福州,并被任命为右丞相知枢密院事。

当时,南宋已经濒临末日,但在各个角落,仍然有忠臣义士在顽强抵抗元兵。在扬州,尽管得知首都临安已经沦陷,但驻守的李庭芝和姜才等人却始终坚持不降。在率兵转战泰州兵败被俘以后,李庭芝最终殉国。姜才临死前,仍然对元兵破口大骂,誓死不降。

在重庆,张珏等人则一直孤军奋战。一直到临安沦陷两年后的1278年,从钓鱼城率兵转战重庆城的张珏才最终兵败被俘。他不愿投降元朝,用弓弦上吊,以身殉国。

与此同时,从元兵手中逃脱的文天祥也再次出发,从1276年7月到1278年11月,他先后组织义兵,一度收复了被元兵占领的江西赣州、吉州等地。然而在江西永丰,他再次遭遇败绩,妻妾子女都被元兵俘虏。而在进军广东潮州过程中,他的军队又开始流行瘟疫,并夺走了他剩下的唯一的儿子。

文天祥已然一无所有,可他仍然在坚持战斗。

他率领最后的残兵一路转战,在退到广东海丰时,被元朝将领张弘范部队突然袭击。猝不及防的文天祥最终被捕,仓促之中,他吞下脑子(龙脑)试图自杀,没想到自杀失败。

这是他第一次自杀。

元将张弘范要他跪拜,他坚持不拜。张弘范又要求他写信劝降陆秀夫和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却说:“我无法保卫自己的父母,又怎么可能教别人背叛自己的父母?”

他宁死不降,在被元军押解前往追击宋军时,写下了千古闻名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已然抱定必死的决心。

3

在文天祥的时代,随着家国意识的强化,以及程朱理学的影响,知识分子心中“家、国、天下”已经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早在北宋时,理学家张载就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并在此后切实影响了无数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终生。在宋代儒士们看来,“家国”是密不可分的。宋代以前的知识分子,一是没有形成像宋明清如此庞大的群体,二是没有形成如此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而宋代“三百年养士”的结果和终篇,就是文天祥和陆秀夫的末世悲歌。

这已经不仅仅是家国兴亡,而是天下兴衰、匹夫有责了。

南宋宝祐四年(1256),21岁的文天祥荣膺当年科举状元。当时,19岁的陆秀夫也高中进士。作为同榜和同年,这两位南宋末世的知识分子,在穷途末日中坚持不懈地战斗着。

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捕的当年,1278年,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流亡途中病逝。随后,陆秀夫又与张世杰一起,共同拥立当时年仅7岁的赵昺为帝,继续抗战。

从福州退守广东后,在崖山,1279年2月,陆秀夫和张世杰率领残余的十多万南宋军民,与元兵展开了最后的战斗。

宋军最终惨败。

面对重重包围的元兵,不愿屈服投降的陆秀夫,毅然背着8岁的宋帝昺投海自尽。在得知陆秀夫和宋帝昺跳海自尽的消息后,张世杰仰天长啸,泪流满面地说:“我为赵氏尽心尽力,一君亡,又立一君,如今又亡矣,不知天意为何?”飓风中,张世杰也跳入滚滚波涛之中,追随那个他为之奉献所有的王朝而去。

整个崖山之战,史书记载,南宋最后残存的十多万军民,或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或不甘受辱投海自尽,“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尽管首都临安已经于1276年沦陷,但这些残存的忠臣义士,仍然坚持奋战到了三年后的1279年。

至此,南宋彻底毁灭于崖山的怒海波涛之中。

崖山之战后,元军统帅张弘范非常得意,下令在崖山北面的石壁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元朝灭亡以后,当地人将张弘范的字全部铲掉,改刻上了“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个大字。

当时,文天祥在被关押的海船上,目睹了这场南宋的亡国之战。后来,他写下了《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曰》:

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者乐为汉愁。兵家胜负常不一,纷纷干戈何时毕。必有天吏将明威,不嗜杀人能一之。我生之初尚无疚,我生之后遭阳九。厥角稽首并二州,正气扫地山河羞。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间关归国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当。出师三年劳且苦,只尺长安不得睹。非无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为人擒。楼船千艘下天角,两雄相遭争奋搏。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蝟交沧溟。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鹬蚌。南人志欲扶昆仑,北人气欲黄河吞。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睡声。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酾酒人人喜。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

南宋已灭,元军统帅于是让人再次押来文天祥,引诱他说:“你的国家已经灭亡了,丞相您对宋朝的忠孝已经倾尽全力了。如果你能用对待宋朝的忠心,来对待当今的圣上(忽必烈),那么一定还可以当上宰相!”

对此,文天祥泪流满面地说:“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又怎么能够背叛国家,不与之同生共死呢?”

一席话,说得张弘范也动了恻隐之心。他命人护送文天祥北上大都觐见忽必烈。

文天祥再次自杀求死。在路途中,他绝食八日,没想到仍然不死。于是他放弃绝食,决定与蒙古人周旋到底,最终以求一死,为大宋殉葬。

在《言志》诗中他写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