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郾城惨败,但金兀术并不甘心。败给岳飞,他心里不服。
绍兴十年(1140)七月中下旬,金兀术再次组织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猛攻颍昌(今河南许昌)。在他看来,郾城战败只是一时倒霉。这一次,他集结更多兵马,势要在颍昌城下,将岳家军主力歼灭方休。
然而,他根本不知道的是,背嵬军已驰援颍昌,将再次给予金军迎头痛击。
颍昌之战开始后,岳飞的特种部队背嵬军再次作为前锋出击,岳飞长子、背嵬军统制岳云亲自率领八百背嵬骑兵正面冲击,背嵬步兵则从左右两翼同时出击。颍昌之战,背嵬军跟其他岳家军一起,“无一人肯回顾”,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背嵬主将岳云在战斗中身受数十创,盔甲、衣裳全部被鲜血染红(“甲裳尽赤”),仍然奋勇杀敌、不下火线。这场战斗,背嵬军跟其他岳家军一起,共斩杀金军五千多人,俘虏士卒二千余人、将官七十八人,获马三千多匹。金兀术的女婿夏金吾、金军副统军粘罕索孛堇也被背嵬军等所杀,金兀术仓皇逃窜。
随后,背嵬军作为前锋部队挺进距离北宋首都东京仅有二十多公里远的朱仙镇,并在朱仙镇再次大破金军,致使金军震怖,一度试图放弃开封北遁。金兀术哀叹道:“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屡见挫衄!”
金兀术没有想到,岳飞的背嵬军竟然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以步兵多次大破他引以为傲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几十年来,金兵“满万不可敌”的神话,也被背嵬军一而再,再而三地无情击破,以至于金军内部竟然传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4
然而,就在收复开封、光复故土指日可待之际,宋高宗催令退兵的十二道金牌接踵而至了。
想当初,宋高宗也曾对岳飞面授机宜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然而就在北伐胜利在望之际,宋高宗却打起了小算盘,强令岳飞退兵,以致岳飞流泪扬天长啸:“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无奈回到临安后,有所感悟的岳飞提交辞呈,恳请朝廷解除他的军职,让他返乡务农。
宋高宗却说:“未有息戈之期。”
他厌恶岳飞的自主北伐,担心迎回宋钦宗后会使他的帝位动摇,但金兀术也有可能卷土重来,因此,他还需要利用岳飞和他的背嵬军、岳家军。
几个月后,绍兴十一年(1141)正月,金兀术果然再度领兵南下。二月,岳飞再次领兵驰援淮西前线。当听说背嵬军的8000骑兵主力再次前来时,金兀术识相得很,又且战且退了。
这也是岳飞和背嵬军最后一次的抗金之战。
想当初,在郾城大战之后、颍昌之战前,背嵬军悍将杨再兴率领300背嵬骑兵,在战争前线哨探,不料猝然遭遇数万金军主力。杨再兴率领300背嵬将士奋勇杀敌,誓死不退。当时箭如雨下,杨再兴每中一箭,都折断箭杆继续冲杀,最后不幸马陷小商河,被金军射成“刺猬”而亡。
杨再兴死后,岳家军追得他的尸体并将其火化。火化前,将士们从他身上拔下来的箭镞,竟然达“二升”之多。而与斯巴达300勇士力战波斯帝国十几万大军一样,杨再兴和他的300背嵬军勇士,也最终全部力战殉国。
杨再兴的死,也提前揭示了岳飞和背嵬军、岳家军的命运。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宋金两国达成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此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而金兀术则要求:“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最终下令杀死岳飞。同时被处死的,还有背嵬军的领兵统制、岳飞长子岳云,以及岳飞的大将张宪。
临死前,岳飞在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此后,包括背嵬军在内的岳家军,被参与宋高宗、秦桧密谋的张俊,派遣心腹田师中接管,背嵬军等岳家军也被逐渐裁减、撤并,最终消失。
5
岳飞死后19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再次统率数十万大军南下,试图征灭南宋。
而当时,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已被杀的杀,死的死,宋高宗手下已无可用之兵、可用之将。就在这时,他才想起来岳飞和当年那勇悍无比的背嵬军来。
无比幸运的是,金军军心不一、战力衰弱,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之战中,竟然被一个书生虞允文临时指挥一帮散军游勇击败。此后不久金军内讧,金主完颜亮被杀,金军主动退兵,才使得吓出一身冷汗的宋高宗得以续保了皇位。
但,南宋不过是苟延残喘。
1279年,随着崖山之战的溃败,宋王朝最后的血脉宋帝赵昺,被陆秀夫背着一起跳海殉国。至此,南宋延续152年的江山也宣告结束。
只是不知道宋帝昺的在天之灵,是否会想起他的祖先在1141年,连下十二道金牌,迫令岳飞从朱仙镇退兵的那些往事?
本来,胜利的曙光在即。最终,却幻化成了一个王朝毁灭的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