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1939年黄金大劫案 > 第十八章 永远的传奇(第1页)

第十八章 永远的传奇(第1页)

第十八章永远的传奇

韩文洁提出要做郭晓冬的助手兼秘书兼男朋友,郭晓冬自然要问这是领导安排还是她自己的意愿。韩文洁便说:“两方面都有。当然,首先是领导意图。”

郭晓冬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涉及到领导安排,郭晓冬是不会拂逆的。韩文洁见此,就从郭晓冬的对面挪到郭晓冬的身边来了,和马弁换了位置。两个马弁轮流赶车,他们是郭晓冬经过严格考验挑选的,不光身怀绝技,意志坚定,还对郭晓冬忠心耿耿,他们对郭晓冬与韩文洁之间的这些事不能不知道,但绝不会多说一句话。他们的办事原则是没有郭晓冬的指令,在任何情况下都三缄其口守口如瓶。

韩文洁有些困倦了,就把头倚在郭晓冬的肩膀上,还说:“搂着我。”

郭晓冬对此有些不习惯,说:“这么快就进入角色了?”

韩文洁微微一笑,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啊?难道敌人到眼前了再装呀?现装能装得像吗?”

郭晓冬不得不搂住韩文洁的肩膀。两个人俨然开始进入“对象”的角色了。但鲁小芹和马珍珍的影像又开始在郭晓冬眼前晃动了。当郭晓冬单独面对马珍珍的时候,经常想起鲁小芹,于是怀念鲁小芹;而现在搂着韩文洁的时候,便想起鲁小芹和马珍珍两个人。一个男人一生有可能经历好几个女人,她们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既有可能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引路人,还有可能是束缚自己前进的桎梏。

夜晚住店的时候,韩文洁坚持要和郭晓冬睡在一屋。也罢,两个人都不脱内衣,裹了夹被睡觉。后半夜天快亮的时候,郭晓冬突然感觉嘴唇温暖湿润,猛地睁眼一看,却见韩文洁在吻自己。郭晓冬一骨碌坐起来,说:“咱们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发展这么快吧?”

韩文洁笑嘻嘻地小声说:“你想不想到我被窝来?我这边比你那边暖和。”

郭晓冬低声回答:“我不想,我没有那么快就进入角色的能力。”

韩文洁微微一笑,说:“这就对了。否则,我就打道回府了。我在考验你呢。”

郭晓冬不知道韩文洁是开玩笑还是动真格的。总之感觉韩文洁这个女同志诡谲神秘,让人匪夷所思。

一路上所过的关卡很多,有的关卡是国民党军的,有的关卡是日伪军的,每当他们的大车来到关卡跟前,韩文洁都抓一把车上的黄土涂在脸上,还主动依偎在郭晓冬怀里,做亲密状。在山西境内路过一个关卡的时候,一个身上背着驳壳枪的小队长模样的皇协军伸手摸韩文洁的脸颊,嘴里还说:“这个小媳妇得跟我到炮楼里说几句话再走。”

当时这个小队长身边站着四五个皇协军士兵,他们人人端着步枪,满脸猥亵的坏笑。其中一个皇协军还伸手抢韩文洁胳膊上挎着的篮子。

韩文洁用手把住篮子死不放手,脚底下踢了郭晓冬一脚,就突然从篮子下层摸出手枪,对着抢篮子的皇协军就是一枪。这一枪就是命令,两个马弁立即从马车底盘下抽出手枪,啪啪啪就是一顿乱枪,将小队长即其他四五个皇协军悉数打倒在地,然后催马猛跑。待炮楼上的敌人发现情况,开枪射击的时候,马车早就跑远了。一场充满变数的危险倏忽间便被化解。马车跑出几十里以后,韩文洁才说:“晓冬同志,你的手枪藏在什么地方,怎么关键时刻不见你动作?”

郭晓冬道:“我的手枪也在马车地盘里,刚才的情况还轮不到我开枪。”

韩文洁对这话不太爱听,说:“你是不是太大意了?你把任务完全压在两个马弁身上,万一他们出枪不快或也受了伤怎么办?”

郭晓冬道:“我是会根据情况早作准备的。刚才的情况我一看就知道那几个敌人不是我们的对手,所以,根本轮不到我动作。”

韩文洁道:“我不同意你的做法。而且,我也希望承认自己这么做有些鲁莽。但后面还有可能面对刁钻使坏的敌人,你必须早作准备。”

郭晓冬没说话。他感觉没必要跟韩文洁争论。但他蓦然间感觉到他们之间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不会给他们工作上的合作带来障碍呢?郭晓冬不敢肯定。也许自己经历的危险场合要多于韩文洁,有些艺高人胆大;也许韩文洁比自己经历的危险更多,所以更加谨慎?无论如何,郭晓冬不希望韩文洁是马珍珍那样的女人,那样与自己争论起来就不可调和,对工作是没有好处的。

路过山东,他们在一个大车店打尖儿喂马的时候,韩文洁突然提出要到清河去。郭晓冬问她去干什么,她只说去见一个重要人物。郭晓冬追问,究竟是见谁?你为什么不提前说?眼下组织上交给的任务既艰巨又紧迫,哪有时间干别的?如果是顺便走亲戚,见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话,就免了吧!

韩文洁像个正儿八经的媳妇那样,在郭晓冬额头上点了一指头,说:“亏你做地下工作这么多年!事情不到说的时候,是不能说的。你见了这个人以后,如果不说不虚此行,我就打道回府,绝不去黄岗山。”直把话说得斩钉截铁。

没办法,郭晓冬便让马弁赶车奔清河。坐在马车上,韩文洁说:“有一次我从延安到山东清河来执行任务,见这位同志正在召开大会,要在一个麦场上讲话。战士们都听说过这位同志在少林寺以及红四方面军的传奇故事,于是,都乱嚷嚷说看不到他的面容。一时间会场上议论纷纷。可是会场上没有桌椅板凳,这位同志想站得高一点却不是容易事。此时就见这位同志围着麦场走了一圈,看到了秋末的麦场上有两个碌碡,你们知道,碌碡是山东农村用来打麦粒或者打高粱等农作物的石制圆柱形农具,是依靠其重量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用的。一个得重300斤左右,单个的高度约60厘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同志就朝碌碡走过去,一弯腰,猛地一手夹起一个,噔噔噔走到前面,扔下一个,再将另一个摞上去,然后一纵身跳到上面,开始向战士们发表讲话!战士们都来自农村,都知道碌碡的份量,于是一下子就看呆了,会场上肃静了至少十秒钟,接着便蓦然间像暴风雨一般响起热烈的掌声!”

郭晓冬恍然大悟,道:“我知道这个人是谁——”

郭晓冬还没来得及说出这个人的名字,便被韩文洁捂住了嘴。马车颠簸着疾驰。韩文洁不时往郭晓冬身上挤一下,靠一下。郭晓冬皱皱眉头,搂紧了韩文洁的肩膀。马弁偶尔回头看他们的时候,感觉他们在身高、长相、气质等诸多方面都挺有夫妻相。但郭晓冬此时却一直在想,自己能不能和这个韩文洁友好合作,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一系列任务,他在心里是对韩文洁打问号的。

马车经过了几个敌人的卡口以后,又是一顿奔波,终于来到了清河,进入八路军占领区以后,经过哨卡的时候,韩文洁与站岗的哨兵说了两句郭晓冬听不懂的话,便被顺利放行了。他们来到一个村落的边缘,在一户老乡家里,见到八路军一位连长,这位连长招待了郭晓冬和韩文洁等四个人。请他们吃了午饭,喝了热水。

午饭也很简单,就是玉米面饼子就咸菜,然后一人一大碗热水。他们这些天一直在奔波,能喝上热水也是一种幸福,甚至是一种奢侈。韩文洁与这位连长悄悄谈了一番话,然后这位连长就指派一个通讯员带着他们继续前行了。马车上又增加一个人,加重了车载,于是车速慢了很多。最后,天傍黑儿的时候,他们来到了八路军指挥部,终于见到了“这位同志”。

“这位同志”自然就是许世友,中等身高,身材略显粗壮,脸膛黧黑,络腮胡子。一见面便冷不丁当胸给了郭晓冬一拳。郭晓冬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身体一晃,险些摔倒。韩文洁一把扶住了郭晓冬,叫到:“司令员,你忒不客气了,这位同志可是我现在的夫君啊!”

许世友哈哈大笑,说:“我试试郭晓冬的肩膀和反应——晓冬,你怎么不回我一拳?”

郭晓冬脸上带着尴尬的笑,急忙说:“岂敢岂敢,我能够和您这样大名鼎鼎的名将相识,已经三生有幸,岂敢再打您一拳?”

但许世友执意要郭晓冬打他一拳,说:“我打了你,你不还手,这不公平。来,给我肩膀一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