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1943黄金大争战 > 第四章 替罪羊反水(第1页)

第四章 替罪羊反水(第1页)

第四章替罪羊反水

郭晓冬身上穿着厚墩墩的灰色棉衣裤,上衣口袋里揣着上级机关为他制作的“省党部特派联络员”的工作证,手里拎了一个布袋,里面装了三瓶山西老醋,第若干次来到黄岗山区。通过其他卡口的时候,只要亮一亮工作证,都没受到刁难,而通过黄岗山区封锁线的时候,却被两个伪军用刺刀抵住了胸口。郭晓冬微微哂笑,掏出了工作证,然后又掏出两瓶老醋,分别塞到两个伪军的棉袄口袋里。伪军的土黄色棉军服的上衣口袋很大,别说装一瓶老醋,再装一瓶也没问题。这两个伪军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识字本来就不多,见郭晓冬的工作证制作十分精致,照片也与本人完全一致,只得将他放行。不过,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来黄岗山区干什么公务?”

郭晓冬语调平和地说:“来察访低价煤的业务。”

“省党部还管买卖低价煤吗?”

“你们应该知道,省党部没有不管的事。”

“不是冲着金矿来的吧?”

“当然不是。你们应该明白,现如今是非常时期,上上下下都缺钱,省政府买煤还须买低价煤,哪有闲钱倒腾金银啊。是不?”

“我可把丑话说在头里,你要真闯了金矿,出现什么意外,可不敢保证。金矿的日本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反正我们把话撂这儿了。”

“谢谢你们的提醒,我不去金矿。”

郭晓冬过关以后,三绕两绕,就绕进了黄岗山金矿区。他在一片坟地里,躲在一个坟头后面吃着一张发面饼,直蹲到天黑。发面饼是在县城买的,因为揣在怀里,没有被冻硬。天阴得沉沉的,坟头冻得裂开两指宽的大口子,偶尔刮过的一丝小风,像尖锐的刀刃刺着人的皮肤。天完全黑了,郭晓冬猛地听到一声喊叫,那声音十分悠远、细微,而且时断时续:“来人啊,救人啊……冤枉啊,我没罪啊……来人啊,救人啊……”

是坟头里发出的声音吗?郭晓冬是个唯物论者,对鬼神一类的事情根本不相信。对坟头可能还有活人更是不相信。他将没吃完的发面饼揣进怀里,慢慢直起腰,循着声音寻找,往左走了一阵,感觉不对,又往右走,再往左走,再往右走,他终于走进那个声音,好像在地下一样。他看不清眼前的地势,就用脚在前面慢慢探着路走,哎,他的脚探到了一个巨大深坑的边缘,他猛地一个激灵——差一点没掉下去!不知道下面有多深,掉下去说不定就摔个半死,折了胳膊腿的都算好的。他从身边的地上划拉到一个石头,往坑里扔下去,结果迅速听到了回响。他判定,这个大坑不算深,自己跳进去不会有危险。便斗胆向前一跳。只听扑通一声,他就跳到了坑底。眼前什么都看不见,只能用手摸。于是,他摸到了一个人的身体,顺次摸到了这个人的脸,他不觉悚然一惊,心脏怦怦乱跳起来——这个人显然是死人,脸孔冰冷僵硬。他的头皮完全乍了起来。这时,前面继续发出了微弱的声音。郭晓冬终于知道具体方位了,他准确地摸了过去。

没出十分钟,郭晓冬把眼前的一切都想明白了:这是个扔尸体的大坑,但发出声音的人却是个被绑住手脚的濒临死亡的未亡人。他赶紧把这个人的手脚解开,往这个人的嘴里吐进一口唾沫。他小时候曾经听爷爷奶奶说过,一个人快死了,给他一口活人的唾沫,就能延长他的生命。而这个人接到唾沫以后,慢慢翕动一下嘴唇,吮吸进了喉咙。时间不长,喘气就粗了一些。郭晓冬感觉爷爷奶奶早年说过的话已经应验。他又把怀里的发面饼掏出来,撕下一点点,填进这个人嘴里,结果也被慢慢吞咽了,他就将少半拉发面饼一点点地都撕碎,一点点地填进这个人嘴里。于是,当再也没有东西可以填喂的时候,这个人的喉咙里终于发出了明显有力一些的咳嗽。接下来,郭晓冬就慢慢揉搓这个人的手脚、肩膀、大腿、腰臀,一个时辰过后,这个人能将就着站起来了,郭晓冬让他踩着自己肩膀便把他驮上了坑沿,然后自己再爬上去。

但这个人显然没有一丝力气,爬上坑沿以后立即摔倒在地。不得已,郭晓冬背起了他。顺着原路往回走。他不是想回伪军站岗的地方,而是这条路上有几户人家。他跌跌撞撞,时走时停。天快亮的时候,终于摸到了第一家的门前。郭晓冬敲响了门板。拖延了几分钟,屋里传来问话的声音,郭晓冬告诉屋里说,我们是好人,现在遇上点困难,急需到屋里暖一下身子。以郭晓冬的经验,黄岗山区的老百姓大多数都很淳朴,都乐于助人。只是因为小鬼子来了以后才世风大变。果然,屋门轻轻打开了,一位七十开外的老大爷端着汽灯在看他们。郭晓冬又问:“我们可以进屋吗?”老者嘶哑着声音,有些不悦地说:“不让你们进的话,我怎么会开门呢?”

这就是黄岗山区的人。明明心是热的,说出话来却很倔。郭晓冬把未亡人背进屋,把他放在墙角的柴禾堆上,让他躺下,又从口袋里掏出两块大洋塞进老者手里。然后插好门支起柴禾,往锅灶里舀了水就烧火。屋里慢慢腾起了热气。老者打个哈欠径自回东屋睡觉,任凭外面怎么折腾,他也不闻不问了。

未亡人喝下半碗热水以后,完全苏醒了。他睁眼看着郭晓冬说:“我冷。”郭晓冬方才发现,他的补丁摞补丁的棉衣裤十分单薄。郭晓冬不由分说便将自己厚墩墩的棉衣裤脱下来,与未亡人交换。未亡人起初不换,说过意不去,郭晓冬不管三七二十一,三下五除二就扒掉了未亡人的衣服,两个人做了调换。未亡人身上一下子暖了起来,便满脸歉意,继而触动了心事,捂着嘴就呜呜地哭了起来。郭晓冬却感觉身上逐渐变的寒冷了。但他依仗年轻,强咬住牙关,不停地搓着两手。未亡人道:“我被扔进死人坑已经三天三夜没吃没喝了。”

“哦?因为什么?谁这么心黑手辣?”

“我叫王金槐,今年三十五。已经在矿上干了两年。我衷心地感谢你把我救出来,没有你我恐怕活不了。具体是谁总是对矿工下毒手,不说也罢,说起来不把人吓死,也把人气死,反正你知道是小鬼子干的就行了。小鬼子对矿工很不人道,吃糠咽菜不说,谁敢表示不满,就像我一样的下场。具体的我就甭说了。我只对你说一件事,我估计这对你很重要:我能帮你找到日本人不知道的两处矿脉。如果你有本事,就能开出金矿砂来,发财致富绝不是一句空话。”

“哦?说说看。”

……

郭晓冬陪着王金槐在老大爷家将养了两天,第三天凌晨鸡叫头遍的时候天空突然飘起大雪,山山岭岭全都一片洁白。两个人带够了一天的吃喝,一人找老大爷借了一件棉袍罩在身上,悄然出发了。当他们悄没声地来到王金槐发现金矿脉的地方,蹲在土沟里等雪停。但左等雪不停右等雪还是不停。他们把脑袋探出土沟,也只能看出去十米远,再远就只看到灰蒙蒙白皑皑的一片。

王金槐指着正前方说:“那里,是一道山梗的背面,晴天的时候看上去是黑乎乎的一片,因为那里有煤。我曾经在那里干过半年。我们这些人挖煤挖到一定深度,就挖到了黄色的硫磺矿。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矿工发现了硫磺矿以后,马上就辞职离开了这里。我问他为什么要走,他把我拽到没人的地方,说,‘傻兄弟,记着,以后不论在哪挖煤,发现硫磺矿就赶紧辞职走人。’我不明白为什么,就刨根问底,他说,‘一是因为硫磺矿有毒,对人身体伤害很大;二是因为硫磺矿下面往往连着金矿,有金矿的地方都连着人命案子。你在那里干活,你几时死的都不知道。就算矿主不杀你灭口,说不定你身后干活的矿工就会冷不丁给你脑袋来一铁镐。’直把我说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郭晓冬也听得连连摇头,说:“这种情况难以避免,企图贪婪地独占财富的欲望和劣根性,导致人们不择手段,你死我活。”

两个人长吁短叹一番,继续等雪停。结果一直等到傍晚,他们把棉袍还回去,雪仍然没停。大雪搅了他们的计划,但大雪也帮了他们的忙。好几队巡查的日伪军从他们经过的路线走过,都没发现他们,因为脚印随时被大雪掩盖了;又因为天气实在太冷,日伪军都紧缩着脖子,对哪个地方是不是暗藏了什么人,也并没认真查看。他们感觉这么冷的天,谁还会在外面蹓跶?

在老大爷家不能长住。夜长梦多。谁都说不好后面会发生什么。他们合计了一下,便趁着大雪,直奔郭家店而去。路上,王金槐问郭晓冬:“你真打算找金矿脉吗?”

“对。真找。你说过的话对我很重要。”

“你打算自己干还是跟别人合作?”

“自己干。”

“你也够贪婪的。”

“我说的自己,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

“你是八路军?”

“甭问我是什么人,反正是好人。”

“你最好告诉我你是什么人。”

“为什么?我不能有点隐私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