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地下交通站全集免费观看 > 第十三章清剿(第1页)

第十三章清剿(第1页)

第十三章,清剿

老张的儿子流落街头了。他不是小学生,家里没有钱,上不起学。早年曾经读过小学一年级,因为家里没钱,仅仅读了一年。那时候,老张有火没处撒,恨不得拿菜刀剁自己的手指头。社会就这个鸟样儿,不是为穷人服务的,你一个普通老百姓左右得了吗?

刘海涛和杂志社的人们安葬了老张媳妇,然后和翟小倩商量了一下,就领老张的儿子来到了狗不理包子铺。老张儿子这样的家境,别说狗不理包子,只怕自己家包包子吃都是百年不遇的事。所以,三个人坐定以后,就见老张儿子的眼睛不够使的,看了这桌人家碟子里的包子,又看那桌人家碟子里的包子,人家吃的时候,他就跟着咂么嘴。只差嘴角流口水了。刘海涛给孩子点了包子和玉米面粥,和翟小倩两个人就看着他吃。刘海涛对翟小倩说:“现在孩子没着落了,咱们俩接过来吧,这孩子实在太可怜了。”

翟小倩点点头说:“听你的,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刘海涛道:“我打算让他做咱们俩的义子,但也用不着叫爸爸妈妈,该喊叔叔阿姨还喊,但咱们呢尽一个父母应该尽的责任。”

翟小倩道:“我没意见。”

“但,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你讲。”

“我想让他去你家住。”

“这个……”

“你也别为难,不行的话,就跟我住。但你知道,我这人单身惯了,洗洗涮涮都不在行,只怕料理不好他。”

“还是跟我住吧,我家里那边我给爸妈好好做做工作。他们老两口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把话说透了,估计他们能接受。”

事情就这么定了。他们给孩子改了名字叫张义。原来这孩子叫张大山。可能老张对孩子寄予了很大希望,期盼孩子将来能像大山一样巍然屹立,或有一副铁肩,能担得起大山。但老张显然骨子里太浪漫主义了。孩子一听他们认他做了义子,撂下包子,就给他们跪下了,嘴里脆脆生生地叫了出来:“爸,妈,孩子张义给你们磕头了。”便“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刘海涛赶紧接过话来:“哎,孩子,你甭叫我们爸妈,你还叫我梁叔叔,还叫她翟阿姨,这样最好。快改一下口。”小张义便又脆脆生生地重新喊:“梁叔叔,翟阿姨。”

翟小倩也接过话来:“把‘梁’和‘翟’去掉,只叫叔叔和阿姨就行。”于是小张义就遵旨再改口。从眼下情况看,小张义非常听话。他们决定,恢复他的学业,让他到小学继续读书,就从二年级读起。刘海涛问他:“你如果在班里个子最高,不会尴尬吧?”小张义道:“有书读就行,别的我不在乎。”

那年月想进学校插班很简单,只要交钱就能办。如果你跟不上,那就留级蹲班,简单得很。但小张义进了小学以后,学校里正在普及日语,小张义不想学,刘海涛便跟他着了一次急,说中日两国打交道的时间长着呢,学了肯定会用上。而小张义死拧,于是翟小倩一家人给小张义做工作。此为后话。

那天当晚三个人就去翟小倩家了。翟小倩父母起初不接受,她爸说:“咱家就里外两间屋,让他睡哪儿?跟着我们睡,不现实,我们这个岁数本来就觉少,再来个生人睡身边,更睡不着了;跟你睡一个床吗?你一个没出门子的闺女家家的,他一个半大小子,算怎么回事?”

一番话把翟小倩说急了,她说:“我在地上搭铺睡,让他睡我的床。你们如果不接受他,我就死在外面永远不回来了。”

没办法,按下脖子强饮驴。事情就这么定了。刘海涛临走撂下了口袋仅有的三块大洋。说以后每个月都会拿些钱来。在这个问题上,老两口稍稍松了一口气。

翟小倩隔三岔五就在外面过夜,老两口也习惯了。只以为她是和刘海涛同居。他们感觉刘海涛一表人才不说,说话办事也挺挨盘儿,还是挺认可这门亲事的,就私下悄悄催翟小倩,说:“闺女,别慎着了,赶紧出门子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你出了门子,我们老两口就把心都放肚里了。现在我们为你吃不香睡不实啊。”

翟小倩也不反驳,只是淡淡地说:“快了,快了,别着急。”

但她马上就又给刘海涛写了条子:三天后日伪军再赴冀东偷袭,这次有可能出动军队更多,要狠狠报复梁海天。

刘海涛用米汁在杂志字缝里写到:上次客商蚀本赔钱,三天后将招揽更多客商进山采购,卖家需充足备货。便骑上自行车送到了郭明振商铺(前几天闹献铜献铁的时候,市公署河马科长点名让杂志社把自行车都捐了,刘海涛鼓动裴玲找到裴玉光,说明杂志社需要采访跑道儿,所以破例留了下来,否则刘海涛或齐有为出门就实在太不方便了)。这次刘海涛见了郭明振没有立马拿出杂志,而是先问了一句:“上次我来送杂志,上级领导知道是谁送的杂志吗?”

郭明振被问了个大红脸,嗫嚅着半天没说话。刘海涛道:“现在我又拿杂志来了。你如果不能如实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我的杂志就不送给你了。”

郭明振沉思了足有三分钟,然后才说:“革命工作不分你的我的,干嘛这么计较?你是党员吗?是党员就应该大公无私,脑子里只想革命工作,不想别的。前方战士流血牺牲,命都没了,如果也像你一样斤斤计较,谁还冲锋陷阵?反过来说,如果你还不是党员,那么,你就应该加强党性锻炼。知道什么叫党性锻炼吗?”

刘海涛当时气得火冒三丈,恨不得转身就走,但恰如郭明振所言,不能斤斤计较,那么多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他们计较了吗?不是把命都搭上了吗?他强压怒火,自己开通自己,然后说:“也罢,你就说说什么叫党性锻炼吧,我洗耳恭听。”

“好吧,因为你不是党员,我就不揣冒昧了。党性锻炼是党员本质的改造,说白了就是党员自觉地主动地用党性来改造自己,使自己具备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及其一切优良品质和美德。是党员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体现和实践党的性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以自身的业绩,为实现党的理想、党的使命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一个普通人,因为出身和生存环境各式各样,思想、行为就带有各种印记各种习惯,有些恰恰是与党的事业相悖的。党性锻炼,就是要毫不留情地剔除这些相悖的东西,这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不仅关系到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历史使命的实现,而且也是党员永恒的主题,是党员力量之源,立身之本。因为具有必然性、历史性和长期性,所以是任何党员的必修课;因为具有时代特征,所以永远没有止境。眼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党性锻炼,就是能经受严峻考验而不动摇;个人的名利受损失而不计较;遇到困难和挫折而不气馁;发生失误而不灰心,能自检自纠,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刘海涛想问:你说的非常好,但你自己做得怎么样呢?能不能拿出示范来呢?但他毕竟年轻,郭明振的滔滔不绝娓娓动听十分熟练的解说,还是打动了他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那一角,就是他非常想加入组织的迫切愿望。于是,还是相信了那句话“不要斤斤计较”。他再次将杂志呈报了出来。

郭明振拿到杂志以后,问清是第几页,便湮在水盆里,将字里行间的米汁字迹呈现出来,看明白以后,便用毛巾将其擦掉。然后说:“好了,海涛,你的这次任务又完成了。我代表组织上对你十分满意。早点回去休息吧。”就等于送客了。

上一次胜仗,梁海天是躺在担架上指挥的。上级领导考虑他腿部受伤严重,打算不让他参加了。他坚决不同意,说:“我的部队对我的习惯打法非常适应,战前换将十分不妥;再说,我父亲刚刚死在宪兵队小鬼子枪下,我不亲手指挥这场战斗,没法出这口恶气,非急出噎嗝来!”

那时候,人们骂人非常狠的一句话就是,你抢吃抢喝,“不怕长出噎嗝来?”因为长噎嗝的人吞咽困难,必死无疑。若干年后的医学对此有明确解释,噎嗝是指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的病症。多见于食道癌、贲门癌、贲门**、食道憩室、食道神经官能症及食道炎症。梁海天说出这种狠话,领导是非常理解的,便同意他躺在担架上参加了战斗。

时间又过去了好多天,因为药品缺乏,梁海天的腿伤虽说在慢慢痊愈,但毕竟很慢很痛苦,不过,他可以拄着拐参战了。此次伏击战,就是梁海天拄着双拐指挥的。上级领导调集了所能调集的民兵、游击队等武装力量,还给他的团增加了一个营。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埋设了很多地雷。梁海天想得很周密,埋设地雷的时候,让头脑清晰、记忆力好的年轻战士将地雷位置一一记下。因为,假如敌人来袭的消息是个谎信儿,这些地雷就还得起出来,留待下次再用。不记住所埋的具体位置,在起地雷的时候就可能炸到自己。

一切安排就绪,敌人果然如期而至。于是,死伤惨重,告败而归。日伪军撤退到安全地带,清点人数,救护伤员,人人嘴上骂骂咧咧,情绪恶劣。在一个隐蔽的小树林里,日军前线总指挥双手拄着战刀,质问治安军司令和剿共司令:“你们的,走漏消息的干活,嗯!”两个人一叠声回答:“报告太君,不可能!治安军副司令孔令诚被看死,电话被监控;剿共副司令丁五金兢兢业业,为皇军的事业肝脑涂地,更不可能有任何闪失!”日军总指挥道:“你们说,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两个人不约而同道:“撤吧。”日军总指挥道:“巴嘎!你们的,统统的白痴,饭桶,废物!现在的,八路一定以为我们撤退了,我们偏偏虚晃一枪,再行进攻,你们的,马上各就各位。准备!”

就这样,敌人又来了二次。日伪军端着枪再次进入伏击区。本来,在第一次将敌人打退以后,梁海天身边的人就主张打扫战场,然后迅速撤离进山,说敌人不过如此,不会愚蠢到如此程度,见对方有埋伏却还要进攻。但梁海天说:“不要按常规考虑问题。敌人是很凶残的。他们进攻受挫,会甘心罢休吗?前不久敌人已经被伏击一次,死伤不少;这次又遭伏击,必然恼羞成怒,组织反扑是题中应有之义。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做好打恶仗,打连环仗的准备。因为敌人既可能反扑一次,还可能反扑若干次。”

这话真让梁海天说着了。事实证明,梁海天这个八路军团长是久经沙场、作战经验和思维方式非常了得的出色指挥员。敌人连续进攻了五次。攻一次,被打退;喘息一阵,重整旗鼓再攻;再被打退,便喘口气再攻。枪炮声时断时续。打防御战,一般是“歼敌一千,自伤八百”,又因为敌人装备优于我方,就可能形成一比一,甚至更不济。战士有句话是挂在嘴边的:“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既说明了战斗的残酷,也说明了一种无奈。我方因为总体上处于劣势,毛泽东在战争中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局部上造成优势”;“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和策略,以致渐渐形成著名的“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成为八路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梁海天对此体会很深。八路军这边因为弹药紧缺,在战斗的间隙,八路军战士快速下山收敛敌人尸体上的武器弹药,又被早有准备的敌人袭击,于是,战士们又发生不少伤亡。梁海天没有恋战,天刚擦黑,趁敌人还没有发动第六次进攻的时候,便组织八路军这边悄悄撤走了。

而敌人害怕伤亡更大,便也悄悄撤走。一时间伏击区成为真空地带。是夜,寒风凛冽,惨白的月光映照着伏击区里大片的尸体。沉寂了两个时辰,后半夜,附近村子里的老百姓听见枪声完全停止了,就有一下胆大、有经验的人带头出来捡枪。还有人扒走了敌人的棉衣、皮鞋,背包、挎包,“缴获”很多战利品,包括小刀子、小剪子、香烟、火柴等等。他们通过游击队会很快转交给山里的八路军,很少有私下“码密”的。因为那时候老百姓的心境十分单纯,他们知道八路军比他们更需要这些东西。天亮以后,周围村庄维持会长召集了各村老百姓,挖坑掩埋了尸体。因为这里是八路军游击区,维持会长一般都站在八路军这边。对老百姓扒走战利品送给八路军,他们都眼开眼闭,装不知道。敌人对八路军游击区的维持会长也没有过高要求,也知道这一地区的维持会长不好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