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子通译通解 > 今译(第5页)

今译(第5页)

恍惚之中,有形有象;

恍惚之中,有物为证。

深远黯昧,蕴含精气;

精气甚真,最为可信。

自古至今,不失其名。

有它认知,万物起因。

我怎么知道万物起因?以道为因。

第二十二章

委曲反能全身,

屈躬反能直伸,

低洼反能充盈,

敝旧反能出新,

因少反能获得,

因多反会迷顿。

所以,圣人抱持着道,而成为天下范型。

不亲眼所见,所以清晰;

不自以为是,所以彰明;

不自我夸耀,所以显功;

不自我矜持,所以长存。

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古人所说的“曲则全”并非虚言,确实全而归正。

第二十三章

少说话,合乎自然。

你看,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决定的?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不能持久,何况是人?

所以求道的人,与道相同;求德的人,与德相同;失去道德的人,与失去相同。

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于拥有他;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于拥有他;与失相同的人,失也乐于拥有他。

(此章之末有“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之语,已在第十七章出现过,我翻译为“既然不足以信任,人们就不予以信任”。此处不再重复。)

第二十四章

踮脚的人,反而立不住;

跨越的人,反而行不通;

自见的人,反而不清晰;

自傲的人,反而不彰明;

自夸的人,反而失其功;

自矜的人,反而难长存。

以道来看,这些都是剩食、赘余,人人厌恶。有道的人,不这么做。

第二十五章

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先于天地,无声无形,独立不改,周行不停,是天下万物之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那就称为“道”吧,也可以勉强叫作“大”。“大”会远行,因此又称“远”;“远”会返回,因此又称“反”。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寰宇间有这四大,人居其一。它们之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