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红星谱子 > 第十九章 劳与得(第1页)

第十九章 劳与得(第1页)

第十九章劳与得

郭向前动用了沙荆花的“棺材本儿”,把沙荆花留着打棺材的所有木料全用了,让木匠周滏阳打出二十架纺车来。本来郭向前只想打一架纺车,可沙荆花说,你咋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既打就多打几架。郭向前怕打多了闲置,沙荆花又说,放心好了,闲置不了,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俺们国家多年的经验证明,群众的事还靠群众自己解决,这些纺车都会派上用场。

郭向前很佩服沙荆花,她虽然文化不高,可思想脉络与国家的要求出奇地一致。战争年代毛主席说过这样的话:“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这话在和平时期同样适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这是俺们党的执政之基,是白?

周滏阳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等待一个突破口。为此,他便悄悄“打卧儿”,为大队干了点不太起眼,又人人都知道的事——把家藏的一块黄花梨红木打成一个镜框,把过去周总理签名的国家颁发给郭家堡的“红星村”的奖状,装了进去。原来的镜框早已漆皮脱落,东挪西搬造成边边角角都磕得不像样子。现在,他不仅换了新的镜框,玻璃也换了新的。过去的玻璃是二厘的,现在换成了三厘的,既在分量上加重了,外表看上去也更有立体感了。村委会干部表扬了他。他就说:“咱郭家堡是‘红星村’,这一点任何时候不能忘,红星村就要举红星,多为咱村民谋利益,是白?”

话说得很婉转,也很艺术。来到郭向前小院,周滏阳一边干着活,一边表示对郭家堡各项工作的关心,他问沙荆花:“老嫂子,咱郭家堡干纺线这活儿,不会让人举报是‘资本主义’白?”

沙荆花一直给他打下手,帮他递递工具,倒杯水,点根烟,让他不寂寞。此时回答说:“村里割芦苇编苇席赶大集,不是没人举报昂?再说,现在形势发展咧,情况不一样咧。”

“俺有个想法,既然纺线卖线都不算资本主义尾巴了,俺打家具,拿到集上卖,也不应该算资本主义尾巴白?”

“你心眼儿也活动咧?俺觉得如果给集体干,问题不大,若给自己干,就得另说着。”

“可是,给集体干,人人剃平头,俺不甘心;而多拿的话,大家又会反对。是白?这些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于剃平头了,谁多拿一点,就会遭到围攻。”

“向前脑筋活泛,你和他谈谈,应该有办法解决咧。”

“俺跟您不玩虚的——您带着向前去北京,是不是得到内部消息了?不然的话,怎么会一回来就打算做纺车,纺线线了?而且一做就是二十架。这里面有内容咧!您别这么保守,跟俺透点底好白?”

“透么底哎,都是机关里的人们这么说哈么说,谁都没看见红头文件是怎么说,所以,这事儿你还得跟向前商量,听听他的意见。”

“向前侄子是大好人,俺承认。可是,若让他说,肯定支持俺干,但这账就会算到集体头上了,他的特点俺知道。俺还是赚不到钱。”

“你想单干?”

“是白,说了半天,您刚听明白?”

沙荆花站在院子里,看着周滏阳打好的摆了满院子的纺车,一架架虎虎势势,支支棱棱,论手艺,这周滏阳没挑了,在河川镇四十三村真是没有第二人了。这么好的手艺,不干点么,真是“糟践”了。可是,为自己干,就让沙荆花的心里又疙疙瘩瘩起来。她现在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柴大树、郭山河时期,他们为了老百姓,命都不要了。哈是么境界哎,眼下周滏阳却想自己干,赚了钱算自己的。可是,你不让他为自己赚钱,哈么好的手艺埋没在一般村民里,和一般村民拿一样的钱,也没有道理,是白?这个,这个,“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沙荆花想不明白了。

周滏阳干了三天,做出二十架纺车,这件事简直像神话,一架架纺车比集上卖的质量强得多,集上的东西只是干活的工具,粗粗拉拉,粗针大麻线,而周滏阳手底下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该见棱角见棱角,该圆润则圆润。关键是勒好绳子正常试转的时候,一点不打晃,不跑偏,非常匀称。这一点,即使没有文化的一般村民,也看得明明白白。

郭向前给周滏阳按每天三份记的工分。即,三天就拿到九十个工分。一般村民听说以后议论纷纷,眼儿热啊。但周滏阳只是撇撇嘴,说:“也就是老嫂子找俺,换个人,一边呆着去,给俺九百个工分也不干。”他此刻想的是:好手艺卖的是“缺儿”,你弄得遍地都是,即使手艺好,也不值钱了,要么说物以稀为贵咧,是白?

这几天郭向前安排小项去帮助郭三秀提高语文水平,小项就一字一句掰开了揉碎了给郭三秀讲,错别字还好说,主要是多认字,别马虎。而语句读音也比较好学,他解剖“我喝一杯水”这五个字的读音给郭三秀听,说,强调不同的字音,就出现不同的意思,比如,强调“我”的字音,就表明是我喝水而不是别人喝水;强调“喝”的字音,就表明我是喝不是倒;强调“一”的字音,就表明我只喝一杯而不是喝很多;那么,强调“水”的字音,也就是说,只喝水而不是喝粥喝稀饭。“明白啦?”“明白啦,想不到你这小知青还真不赖呆!”郭三秀尝试着这么读了一遍,果然如此,心里对小项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哈个语法最要命,根本不是三天两天就学得会的,聪明人也许一讲就明白,而郭三秀做不到。小项讲了“主、谓、宾、补、定、状”六种语态的定义和使用方法,还举出例子,可郭三秀就是学不会。急得小项说:“你当初是怎么毕的业?是不是全靠抄别人试卷?”

郭三秀咯咯咯笑个没完,说:“可不是咋的,谁不抄啊,老师也不管,可不就抄白。”

小项气得没法,说:“你干脆甭干这活儿了,你不具备这种素质。”

“啥意思,你想取而代之?”

“嘿,好几天了,你刚说了一句有水平的话,祝贺,你还不是死榆木疙瘩!”

“去你娘个缵儿!你想抢俺行市,连郭向前都不敢撤俺。”

“你这是耽误事,如果县领导在咱村住着,早晨一听大喇叭广播,马上就拎包走了,临走撂句话‘你们的广播员小学没毕业,几时换成小学毕业的俺几时再来。’”

郭三秀有点恼羞成怒,一下子扑到小项身上,又捶又打,小项便抱住自己脑袋,任她撒野,只要不打着自己的脑袋。结果,郭三秀把小项从椅子上折腾到地上了,她干脆压在小项身上,使劲掰小项的手,想掰开了打他的脸,吓得小项喊救命。这时,郭三秀突然转变了态度,抱住小项的脑袋亲起嘴来。小项起初推拒,说:“你文化太低,俺不跟你搞对象!”可架不住自己也是干柴烈火,行动和语言不配套,他顺势搂住郭三秀的脖子,两个人滚到了一起。男女之间能够走到一起的情况是各式各样的,也许经过了长时间的互相考验,也许只是一瞬间有了感觉便一蹴而就。有的甚至只是出于生理的原因。哈个时候还有个说辞,叫“先结婚后恋爱”,再早更有父母包办的,彼此还不认识,先进洞房,然后过日子培养感情。

两个人消消停停地躺在地上,牵着手说话。郭三秀心情非常激动,心脏怦怦乱跳,感觉一生的重大问题解决了。自顾自地说着今后打算,说依靠老爸的影响力,在小项住的五保户的院子里再盖间房没问题,届时她就搬过去,正儿八经地与小项结婚过日子,然后一起给五保户老奶奶送终,将来哈个院子也“占住”了。

“你做了好梦,俺可一辈子全完了,离不开农村咧。”小项哭起来了。

“生地瓜玩意儿,你还得便宜卖乖了?一会儿俺找向前哥告你去!”

“你去白,你去白,俺一会儿就上吊自杀,让你当一辈子寡妇!”

“你娶俺一点不吃亏,俺是村里最好看的姑娘,不就比你文化低点,算么哎,俺慢慢补不行昂?”

“补个屁白,一句都记不住,补你的大屁股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