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红星谱子 > 第六章 和与分(第1页)

第六章 和与分(第1页)

第六章和与分

郭家堡从来没来过吉普车。闹鬼子的时候都不曾来过。所以,此时来了吉普车就成了新鲜事。停在郭山河家门口,屋里在谈话,而外面围着一群人,正是生火做饭时间,他们不回家生火做饭,却围住吉普车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准是镇政府的车,来抓捕郭山河了。”有的说:“郭山河保护坏人,早该抓了。”于是,有人就举起拳头喊口号:“打倒郭山河!”一些人跟着喊:“打倒郭山河!”

正喊得热闹,军人从屋子里走出来,道:“乡亲们,你们在这儿,正好,我来说两句。我是咱们专区的巡视员,我叫沙耕读,过去给吕正操将军当过卫士和秘书。现在咱们正在开展土改工作,有的村镇的地主富农占有较多较好的土地,还有很多村干部和三三制干部占有较多较好的土地,有的村子的党支部还混进了不称职人员,把党的支部变为宗派小集团,违反政策,欺压群众,造成了广大群众的不满,对前方作战带来消极影响。这一切,都该在土改工作中得到解决。而咱们村的郭相臣和郭山河,都不是坏人。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政策,不要盲目揪斗。此次土改要和整党结合起来,党支部的工作要公开化,要在广大群众帮助下进行整党,把党的会议与群众大会合二为一;其次,就是从镇到县,建立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赋予相应的权力……”

群众渐渐散去了。人们文化不高,对沙耕读的话还不能完全理解,也兴趣不大。但人们都知道吕正操将军是好人,既然是来自吕正操身边的人,也该不是坏人。

而沙耕读在屋里和郭山河谈了什么呢?他说,前不久他到陕北开会学习,遇到一个头脑特别清醒的人,谁呢,曾经和鼎鼎大名的刘志丹齐名的习仲勋。习仲勋在会上谈到土改工作时说:“如以一般概念进行老区土改,必犯原则错误”,“地主、富农占中国农村百分之八左右的观念,在老区必须改变”(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这么多)。“在老区发动群众运动,要坚决反对小资产阶级的‘左’倾形式主义”。他列举了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发生的违犯政策的现象:在辛店贺家石村,边区文化协会的胡采领导的工作团规定,民兵可以吊地主、打干部。在许多群众斗争会上,总有几名打手,专门捆、打、吊、烤,弄得人心惶惶。他说:“这种‘左’的情绪,不是群众原来就有的,而是干部带去的。”“在老区,有些乡村贫雇农很少。其中,有因偶然灾祸贫穷下来的。有的是地、富成份下降未转化好的。有因好吃懒做,抽烟浪**致贫的。”“由他们起来领导土改,就等于把领导权交给坏人。吓得区乡干部有逃跑的,有自杀的。”一些在土改工作中随便打人杀人的“勇敢分子”,往往是“因好吃懒做,抽烟浪**致贫的。”“真正的基本好的群众在中农阶层及一部分贫农中。”沙耕读还说,习仲勋为此给毛主席写信反映情况,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

沙耕读帮助郭山河把这几年村里的人员结构和特点进行了思考和分析,确实感到农村中真正懂生产,会劳动的大多是中农以上成分的人,而贫农往往生产技能不行,或身体条件不行,或不肯下苦力,否则,总会有上升为中农甚至富农的机会。沙耕读道,“富不过三代”,“穷也不过三代”;世世代代不愁吃喝,或世世代代缺衣少食,总是有其原因。有些不好好务农的懒汉最愿意“打土豪分田地”,“走州过府大吃大喝”,谁富就整谁,因为这种事最简单,用不着太费心力,借助潮流就干了。正所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革命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要解放生产力,也要保护生产力。哈么,什么属于生产力?当然,能够创造财富的都是生产力。哈么,哪些人在天天创造财富?好吃懒做没法创造财富吧——还用说得更浅显吗?对于农民阶层,我们既要打击极端反动的恶霸地主,又不支持打着“穷人”旗号实际好吃懒做的个别分子。沙耕读顺便给郭山河捎来一篇油印的毛泽东的文章《为人民服务》,特别指出,“毛泽东的话讲到家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老铁,你是书记,是红星村举红星的人,你举的是不是红星,以什么为标准,就看你是不是为人民服务。而且特别要明白,人民的范畴指的是什么。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过去是,眼下仍然是。”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郭山河茅塞顿开。

沙耕读是接到沙荆花的电话以后,及时赶到河川镇的。

而沙荆花为搬救兵给沙耕读打电话,亲自搭了村里的驴车跑到县里,找到政府机关的熟人,才打出这个救命电话。沙耕读走了以后,郭山河立即来到郭相臣家,想安慰几句。谁知此时郭相臣面如死灰,正和老伴在房梁上拴绳子,打算双双自尽。郭山河急忙把他们抱住,解下了绳子。郭山河说:“婶子,你去炒两个菜;相臣老叔,把你存了一辈子的老酒拿出来,咱今天就是今天,俺要给你交个底。”心情极度晦暗的郭相臣,苦着脸,从紫檀被阁子里掏出一瓶清朝光绪年间的老白干,陪着郭山河喝了酒。两个人聊了半宿,郭相臣算是暂时打消了自杀念头。而且,最后表态:要把家里所有的财产全部变卖,换成军粮、军衣、军鞋、绑腿,捐给咱们部队。“这回俺完全属于‘人民’了吧?”

“哈个当然。不过,让咱们部队吃饱穿暖,然后打你儿子,心疼不?”

“不心疼。谁让他心里没有老百姓咧。”

郭相臣家是三进的四合院,全部家具都是明清风格的紫檀木,还有一些古玩玉器、名人字画,全是祖上好几代的财产遗存。他换成了两万大洋,全部捐给了县政府,而没有捐给河川镇,因为他对黄选朝信不过。县政府下发了一纸文件,要求河川镇表彰郭相臣,也被黄选朝压下了,推说表彰肯定要搞,但要选好时机。

现在郭相臣住到了村土地庙旁边的两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郭山河要把他接到自己家住,他坚决不肯。他怕连累郭山河。批斗会的情景历历在目,他侥幸没死,已经打算脱胎换骨,洗心革面了。郭山河见此,便组织几个村民帮郭相臣加固了土坯房,不仅墙壁重新套了灰,屋顶铺了新瓦,门窗也重新换了,还全部刷了桐油。院子也做了平整,圈起了木栅,请村里的巧手用柳条扎了鸡窝,郭山河淘换来两只母鸡放进去,让郭相臣老两口能接连不断吃上鸡蛋。

但时隔不久,两只母鸡就丢了,连柳条鸡窝都不见了。谁拿走的,不得而知。郭山河也被冠以“思想右倾”而遭到全村揪斗。这次是镇里在郭家堡开会,郭相臣陪绑。会上黄晋升滔滔不绝,声嘶力竭,把郭山河说得一无是处,比鬼子汉奸还坏。好在这次没有“又打又拉”,没有身体折磨。但郭相臣再也经受不住,回到家就病倒了,他原本还想自杀,但想到郭山河为他做了哈么多,如果死了,会让郭山河承受不了。便一下子躺倒了,万念俱灰,整日昏睡。既然人没死,老伴就每天给他嘴里灌点稀粥,维持着他的奄奄一息。

此时,儿子回来了。儿子是骑着马回来的,身后跟着两个骑马的战士。敏捷干练,威风凛凛。三个人都穿着与沙耕读一样的衣服。他们进村以后到老宅一看,这里变成了给解放军做服装被褥的加工厂,一问,才知道父母亲住到村边土地庙旁边的土坯房去了。儿子叫郭来福,原本是国民党军的上校,在抗日战争中敢打敢拼,九死一生;抗战胜利后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不能认同,遂带领一部分国军士兵投奔了解放军,成为解放军的一名副团长。他当时火冒三丈,破口大骂。但很快就压下了自己的情绪。他来到土坯房,见到了自己父母亲。母亲抱住儿子痛哭一场。诉说了以往发生的一切。郭来福毕竟是军人,已经抚平的火气再次撩拨起来,提着驳壳枪就带着两个卫兵策马来到黄晋升的住所。黄晋升的家人告知,说正在开村委会。

村委会正在屋里批斗郭山河。一屋子人对着郭山河指指点点,唾沫星子乱飞,“鼻等罐儿”、“鼻等罐儿”的侮辱叫声刺人耳膜。因为天冷,屋里点着煤球炉子,一个人还把烧乏的白煤球捡起来砍到郭山河脸上。郭来福一步跨了进来,正看到这一幕,便唰一下子从枪套里拔出了驳壳枪,顺手就把机头张开了,朝着砍煤球的人头顶上方“啪”就是一枪,吓得全屋一下子冷了场,刚才还热烈异常的场面突然哑了火。虽说屋里的人都见过打仗见过死人,但对这么近距离开火,还是十分惊恐。就在大家面面相觑之时,郭来福叫道:“二鬼子黄晋升,你给老子站出来!”

人堆里的黄晋升急忙往别人身后躲,企图用别人的身体挡住自己。郭山河不认识郭来福,也有些措手不及,但却无意中解脱了刚才的窘境,首先甩了一把鼻涕——半天没甩,鼻涕已经“过河”了,流到了下巴上。他仍旧以领导者身份说:“同志,你是哈个部分的?”

“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郭相臣的大儿子,曾经的国民党上校,现在的解放军副团长,郭来福!”说着话,左手从上衣兜掏出一个薄薄的小册页(对折的卡片),摔到郭山河身上。郭山河急忙接住,见该人确实是郭来福,外表也和郭相臣十分相像。郭山河见过沙耕读的小册页,确认此中无假,便说:“来福大哥,俺该叫你一声首长,干么这么大火气,俺们坐下慢慢聊聊,可好?”

郭来福火气冲天:“俺老爸做了哈么多贡献,还这样欺负他,黄晋升王八蛋,你该当何罪?你给老子站出来!”

郭山河截住郭来福的话头:“来福大哥,俺是书记,没有保护好相臣叔,要怪你就怪俺白。”

“不!你已经为俺老爸尽到了情义,尽到了责任,俺只找黄晋升算账!”说着话,朝着屋顶又是“啪啪”两枪。

郭山河苦着脸道:“大哥你冷静一下,冷静一下,你打穿了屋顶也是俺们来修昂。”

“黄晋升,你狗日的站出来!”

“大哥,今天黄晋升没来,他去县里开会了。你有话跟俺说白。”

郭来福不得不压住火气,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郭山河,但还是拥抱了郭山河一下,说:“郭家堡这么干是不行的!俺要到县里告状去!你们转告黄晋升,俺今天没杀他,后会有期!”顺便将一个纸条塞进郭山河手里。

郭来福骂骂咧咧地带着两个卫士走了。门外响起一串急速的马蹄声。屋里的人们都把目光投向藏在别人身后的黄晋升。黄晋升灰头土脸,样子十分狼狈,见眼下情况对自己不利,二话不说,从人丛中挤出来,道:“俺要到镇上告状去!”到外面推了自行车一溜烟跑了。给人的感觉是他没有听之任之善罢甘休。于是,这一走,也算捡回一点掉了一地的面子。而郭山河展开手中的纸条,见上面写着:“治疗流鼻涕偏方——生姜敷脚底心——将生姜切碎,用纱布包住绑在脚心,然后穿上袜子睡觉,第二天流鼻涕症状即可减轻。”不觉又是一声长叹。暗想这肯定是郭相臣给郭来福写信求助的。但这种方法太麻烦,再说纱布也不好淘换,生姜总用也用不起,他只在心里感谢郭相臣父子,不打算尝试。

郭来福大闹村委会一事不了了之,不知道县里是怎么给郭来福做的工作,也不知黄选朝父子俩是怎么安抚住县领导的。不过,郭家堡的土改工作没有再出现极端倾向。沙耕读曾经这样提醒郭山河:“以正当的名义整治竞争对手,哪怕你是同一阵营的人。这也叫公报私仇。你们之间原本没有仇,但你努力工作且很有成绩,对他就是灾难。”但郭山河认为同志之间不会这样,矛盾可能来自误会和性格差异,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河川镇四十三村一带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一直在做着支前工作,这里没有战场,因此平稳过渡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此时,“抗美援朝”开始了,郭家堡的人们通过努力生产,多打粮食多种棉花来支援国家。不过,由于抗战后期很多投降的伪军人员在这里落户,占据了村里不少土地,使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了很多。在这个问题上,村委会曾经发生激烈争执,黄晋升力主赶走这些人,不给他们上户口,也不给他们土地。而郭山河顶着压力硬是把这些人安置下来,分了地。在分地的时候,有的村干部要求占点便宜,黄晋升也为这些人说话,甚至在村委会上啪啪地拍了桌子:“俺们的村干部是为国家做贡献的,难道跟投降的伪军们一个待遇?”

“不要再这么说,他们早已洗心革面,重新开始,俺们要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俺们的村干部如果在分地问题上多吃多占,以后在群众面前就没有威信。毛主席《关于重庆谈判》大家都读了,‘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这是毛主席说的。俺们的村干部要带头做好同志,不做落后分子。”

黄晋升气得眼睛牛眼大,无计可施。毛主席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黄晋升对这一点十分清楚。遂问郭山河,你打算怎么分地?郭山河不假思索道:抓阄。抓阄——黄晋升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子,完全没想到这个“鼻等罐儿”是如此经验老到的“阴损”之人,想回家求助黄选朝,又怕老爸骂他无能,便想到省城一趟,老婆正在省城读书,也是胸有城府和韬略之人,应该拿得出制服郭山河的办法。

其实,黄晋升至今并未正式结婚。他的所谓老婆还是未婚妻,只是已经同过房,他便早已称其为老婆了。这个女人是河川镇的小学校长,叫柴金菱,柴家营人,比黄晋升大三岁。是镇长黄选朝看中了她,把她选为儿媳的。

哈是在一次黄选朝到这所小学例行检查工作,他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甫一见面便是一个激灵,柴金菱非常漂亮,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清澈明亮,说话也如银铃般好听。因为抗战结束以来河川镇再也没有发生战事,抗日民主政府的各项工作都很顺利,建国后镇上的小学就得到国家资助,建得十分规范,红墙绿树,操场平坦,叽叽喳喳的孩子们跑来跑去十分可爱,见了黄选朝便鞠躬,喊:“领导好!”这么懂礼貌的孩子,加之身边的校长如花似玉,让黄选朝心情大悦。

“你是怎么当了这个学校校长的?”黄选朝背着手缓缓漫步,眼睛不看身边的柴金菱,而扭向另一边看着甬道旁的葱茏花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