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 > 2016 娱乐时代的繁荣和浮躁(第1页)

2016 娱乐时代的繁荣和浮躁(第1页)

2016 娱乐时代的繁荣和浮躁

2016年,人们对娱乐的关注、对八卦的兴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娱乐产业前所未有地繁荣多样。

这一年,电影票房到了历史上的新高。人们开始畅想超越欧美,成为全球第一。游戏被鼓励大力发展,电竞有了职业运动员,还获得了世界冠军。网综网剧,都在资本的加持下,实现着对传统电视台的反哺。从《奇葩说》到《明日之子》,网综“遍地开花”,捧红了很多素人。从《鬼吹灯》到《白夜追凶》,人们看到网剧也有了电影级的制作水平。

这一年,什么都可以直播,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创作。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不再有明确的界限,UGC和PGC作品大密度出现,各有天地。papi酱的广告首秀拍出了2200万元的高价,这让整个短视频行业沸腾了整个夏天。二次元的世界一片“喜气”,成人动漫也创造出了票房10亿元的神话。从私信到弹幕,从围观到打榜,我们参与娱乐的形式,各种新鲜。

“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道出了清醒者的心声。IP(1)衍生下,文学、动漫、影视、音乐、综艺等彼此变现、彼此成就的泛娱乐生态正在形成,携流量而来的网络小说和明星片酬都达到了天价,优质源头被洗劫一空,有限的成本被大肆占用,粗制滥造成为一种无奈。影视剧进度条被陡然推进,我们也从飞速切换的画面上,看到了焦虑急迫和某种迎合。

大厂们以互联网思维进军娱乐产业,改变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就像一条鲇鱼,搅动着传统娱乐的不温不火,带给行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刺激。然而,无论是阿里的大文娱还是腾讯的泛娱乐,都迟迟没能盈利。背后的原因,除了巨头们打造流量入口,抢占未来消费趋势,进行产业布局之外,还有目前大文娱行业本身的畸形和非常态。

无论如何,对服务业发展的贡献,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慰藉,对商业模式的创造,文化娱乐行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正在崛起的一股新势力。经历浮躁和野蛮,调整和回归,天价的IP、片酬和版权,注水的影视内容,资本培育用户的玩法终将过去,内容和价值本身成为常态。懂观众、懂内容的班底,比懂资本、懂流量的码盘式片方更容易获得市场的优待。

娱乐至死的表达方式

时隔三十年,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娱乐至死》再次火了起来。

这本书是在20世纪后半叶,当印刷术步入没落,电视蒸蒸日上时,作者对美国文化的重大变化进行的探究和哀悼:“一切都将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严肃的宗教和政治也都要变得喜闻乐见。电视这一新的媒介,正成为一种隐喻,即以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重新定义现实世界。它不是通过杀戮,而是通过娱乐的方式毁灭我们的大脑,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看似危言耸听式的胡言乱语,却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被又一次验证着,《娱乐至死》中的很多观点都成为今天流行的表述。互联网和电视并无本质的不同,都是在富于思考的和富于智慧的“阐释年代”逐渐退去后,流于表象的、碎片化的新时代成为主导,这个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于中国而言,网络和电视并未出现很长时间的错位,更何况三网融合中,电视、电脑和手机的内容表达早已融为一体。2016年,娱乐成为一切表达的基础和本质。它令人愉悦,也让人浮躁,但不管怎样,都促进着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

在这个时代,严肃性好像失去了市场,娱乐成了一种流行的表达方式。

一切都可以被用来“玩”,任何素材都可以被用来改成好玩的内容,各式各样的UGC作品大密度出现。聚集了无数动漫爱好者和各路大神的哔哩哔哩(又称“B站”),用户自制内容甚至比PGC专业者生产的内容更加热门,看弹幕有时比看视频更加让人开心。这家“小众文化”视频网站的崛起,让二次元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人们也很少再给它加上“非主流”的定语。在弹幕上交流剧情,也逐渐变成了大量视频网站的标配。弹幕让视频内容承载了社交和二次创作的功能,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相比于用户自嗨型的UGC,依靠专业团队和专业流程完成的PGC是文化领域的另一块热土。此时的市场上,已经存在着暴走漫画、飞碟说、何仙姑夫等知名优质PGC专业内容的生产者,他们或是依靠广告植入、定制内容,或是与平台的广告分成,各自实现变现。之后以papi酱、罗辑思维和李子柒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PGC们崛起,更加丰富了娱乐这场盛宴。

这一年,以美颜和搞怪为主要功能的拍摄软件公司美图,聚集着亿级用户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交所当时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美图还进军硬件,发布了美图手机,深得姑娘们的欢心。美图公司们的崛起,让滤镜、修图成为照片和视频的常态,此后你很难看到一个女性的真实容颜。

后来人们将2016年定义为直播元年。一年的时间,这个行业诞生了超过千余家直播平台,收割了超过3。5亿的用户。从直播吃饭、直播化妆、直播睡觉、直播唱歌,到直播购物、直播教育、直播电竞、直播发布会等各类场景内容不一而足,众多素人变成网红主播,也有很多小众领域的名人获得了更大的关注。比如,前电竞选手刘谋,欢乐活跃的直播画风,为鬼畜界献出无数素材,给创作者无限灵感,吸引粉丝无数。

在直播平台打赏分成的激励下,卖萌或者卖惨、夸张的吃相、无底线的**、严重滤镜的脸,为博关注、求打赏,费尽心思。人们对现实中身边的直播网红不屑一顾,但在网络中非常大方。疯狂发展中的直播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直播骗捐、直播色情,乱象丛生,被封号、被关停,大力度地整顿过后,直播行业也进入一段调整期。最后,直播终究还是走进千家万户,从一个娱乐产品变成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背后,我们看到的不单是广大人民的神奇脑洞,还有这个时代的空虚和寂寞。

这一年,网络热词尤为火爆。《自媒体联播》年度特别节目“厉害了WORD2016”盘点出十大网络热词,总结得很精辟:有多少人耗尽“洪荒之力”,依旧达不到“小目标”,“蓝瘦香菇”只能在家“葛优瘫”,又有多少“吃瓜群众”为了成为“网红”,绞尽脑汁,“感觉身体被掏空”,最后发现,想要当个“老司机”,没点“工匠精神”还真不行。此后,每年都会出现一些这样的流行词汇,而这每一个网络热词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者是一份浓郁的情绪,娱乐化成了这些词的表象。

2016年,马东的《奇葩说》已经做到第三季,广告招商达到3亿元,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一大拨奇葩分子用奇葩方式传递奇葩观点”,因此取名“奇葩说”。作为一档说话达人秀,仅靠蔡康永、高晓松等名嘴,以及十几位“奇葩”辩手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拥趸。第二季收官时,《奇葩说》的总播放量超过了6亿。

这一年许知远的《十三邀》也在蜻蜓FM上线。作为文化专栏作者,许知远了解尼采的呐喊、王尔德的追求、柏格森的哲学造诣,希望能写一部史上最好的《梁启超传》。他在一年前刚刚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在节目中带着太多的偏见预设和“严肃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与这个世界似乎格格不入。

在《十三邀》的访谈,许知远和马东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许知远带着知识分子的矫情无休无止地质疑,马东带着娱乐致死的无知无畏,回答得既“接地气”又不失智慧,引起了广泛的围观、讨论和吐槽。然而这种对话和拧巴,又何尝不是一种娱乐?马东、许知远以及他们背后的节目,都顺势火了起来。被诟病“缺乏与人对话能力”的许知远,后来将《十三邀》做到了第四季。马东的米未传媒仅成立5个月就完成A轮融资,估值人民币20亿。

“娱乐至死”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过程中,许知远、马东两个中年知识分子,做出了不同却也相同的选择。从微博、微信到直播,从电视、图片到游戏、音乐、视频,媒介和内容极其丰富,沉浸其中的人们,思想和认知也发生了改变。碎片化的阅读,面对面聚餐时各自刷着手机,不借用媒介,没有娱乐化的表达,我们似乎无法了解任何东西,也不愿意了解任何东西。

2016年,我国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衣食住行的物质消费支出占比下降,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安全、享受、娱乐、求知的精神追求。这一年,我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800元,这意味着文化娱乐产业的消费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众多的互联网用户已经从消费者这一单一角色升级为“消费者、生产者和传播者”的集合体。用户与媒介内容之间的关系已经由过去的填鸭式,转向互动式。娱乐主场中的“80后”“90后”互联网络原住民,有着更强的创造和交流分享意愿。他们与外界不断交互,甚至形成社群价值。另外,评论、弹幕、私信、投票,互动形式入口在持续多样化,微博、公众号和短视频的发展让创作的门槛持续降低,人人都可以是制造者,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

娱乐正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民娱乐,更确切地说是全民参与娱乐的时代已然到来。

泛娱乐格局渐成

2016年,经历了质疑、调整,以资本和流量赋能的腾讯,提出“‘互联网+’是一种信息能源”后不久,着手专注做好连接器和内容产业。拥有8亿用户的微信和QQ已经是国内乃至全球顶级的流量平台,它们将人、资讯和服务连接在一起。内容构建上,文化娱乐成了重点。在这一年的全国“两会”上,马化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腾讯有责任和义务去思考如何将IP泛娱乐化和多角度开发”,并信心满满,“目前在国内最有条件做好的,也就是我们了”。

腾讯的信心源于过去四年的持续布局。

在2012年的互娱年度战略发布会上,腾讯正式提出“泛娱乐战略”,即以IP为核心,整合文学、动漫、游戏、电竞与衍生授权等领域,构筑全新的产业生态。

这个时候,无论是IP还是泛娱乐都不是流行的概念,很多人对IP的认识都还停留在“知识产权”这一原本的定义中。泛娱乐生态更是一个美丽却超前的想法,重工程师文化和产品经理模式的腾讯,成功落地并不容易。

好在此前在《洛克王国》上的牛刀小试,腾讯获得了局部的成功。这是一款腾讯自主开发的儿童游戏。基于这款游戏,腾讯首先出版了儿童绘本《洛克王国·宠物大图鉴》,很快雄踞国内儿童图书排行榜的榜首,而后又拍摄了动画电影《洛克王国!圣龙骑士》,在国庆档放映,取得了3500万元的票房。

“泛娱乐战略”的大范围落地中,腾讯选择了从动漫入手:一方面与国外的动漫机构合作,引进高质量的作品;另一方面着手培育中国动漫的原创能力和生态体系。根据吴晓波的《腾讯传》记载,2012年至2016年,在腾讯动漫平台上投稿的漫画作者超过5万人,正式签约作家发表的作品超2万部,其中,点击过亿的连载漫画有40余部,几位最受欢迎的漫画作者年收入突破了百万元。这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动漫平台。

2015年,腾讯用50亿元收购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盛大文学,组建阅文集团。此时,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培育期,积淀出一批内容上乘的原创作品。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拥有一大批粉丝拥趸,且具备典型的向下游衍生的特征。盛大文学平台上的很多作品,如《甄嬛传》《步步惊心》《裸婚时代》等,都被改编成电视剧,热门一时。口碑极佳的原创小说《琅琊榜》,改编成的电视剧更是引发了全民关注,自播出起就接连霸屏,还成功出口海外。

腾讯左手动漫、右手网络文学,拿下了娱乐产业中的两大IP源头。随后,腾讯影视成立,开发IP资源,游戏、动漫、文学、影视多维度联动。至此,腾讯完成了泛娱乐的生态布局。

2016年,“泛娱乐”早已尽人皆知,并从一家之言上升为整个行业的战略目标。这一年的7月,上海举行了第14届aJoy2016,即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这个由新闻出版总署等十二个政府部门联合指导,展示国内电子娱乐产品发展的活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文化娱乐领域的展会。这一年展会主题是“泛娱乐”,并提出了“游戏新时代,拥抱泛娱乐”的口号。“泛娱乐”如此高规格地出现在官方属性明显的活动上,可见其风向标意义。

各大巨头争相入场,打造属于自己的泛娱乐生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