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风口下的新生力量
经过三十年的壮观增长,2010年,我国GDP达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9。8%,终结了美国从1895年起,制造业产出占比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的纪录。在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品种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这在全球经济领域、传媒领域都极具话题性,让人们为之兴奋。
与此同时,制造业所依托的人口红利消退,成本优势正在丧失。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传统外贸市场急剧萎缩,中国制造该往何处去成为一种直击中国经济灵魂的拷问。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动力何在?一众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正在给出答案。
这一年,一大批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地冒出来,小米、美团、B站和爱奇艺纷纷成立,日后成为社交主战场的微博和微信相继出现。苹果在这一年发布了被誉为史上最精致,也最经典的一部手机,开启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流量入口和基础设施的布局。
2010年,不仅是互联网发展中从PC走向手机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未来几大超级风口的“种子基地”,比如智能硬件、本地生活、社交和娱乐文化。在电商这样已经风靡许久的领域,凡客体的火热及其探索出的制造基地直供模式也为后来者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已经入场的三巨头(BAT)在这一年都经历了转折之战。今天来看,如果它们做了另外一种选择,或许是另一番模样。
这一年,我们在团购、电商和视频领域感受到资本的强大,看到资本裹挟中的补贴大战、跑马圈地,也看到了日后将在共享经济、P2P金融等互联网业态中频繁上演的“百团大战”,以及从百家混战到剩者为王的狂热和惨烈。
这一切我们都愿称之为新生的力量。
团购盛极一时
团购模式在迄今为止的新兴业态发展中并不出众,无论是对行业的触动,还是持续的时间,都显得轻微。然而,团购从诞生到没落,短短两年,线上线下、混战烧钱、人肉地推等故事,在互联网业态中都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后来,无论是视频网站、本地生活、共享出行,每一个新兴事物,都能看到此时团购行业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诞生于2010年的团购,极具代表性。
Groupon在美国风生水起。受这种模式启发,2010年刚过去16天,国内首家团购网站“满座网”上线了,并一口气开通了北京、上海、青岛三大城市的分站。这个外观、运营模式甚至域名都有着明显模仿痕迹的网站,拉开了中国团购元年的序幕。
这样的模仿并不陌生,早期的通信软件ICQ,电商eBay、亚马逊、搜索谷歌,后来的共享出行Uber,在国内都出现了对标者。而我们更有兴趣的是,对标者如何日渐强大,并成长为全球的巨头?
“持续创业者”王兴也看上了这一模式,3月成立美团网。因为王兴所携带的标签和热度,美团网刚一上线,就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淘宝推出利器“聚划算”,搜狐、腾讯、新浪的团购频道陆续上线,Groupon模式在中国遍地开花。
拉手网也已经入局,凭借其强大的市场推广团队,迅速在全国100多个一线城市拉开架势。拉手网还开创了“G+F”的独特模式,即Groupon模式和Foursquare模式相结合。Foursquare是美国一家基于LBS(LoBased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的手机网站,鼓励手机用户同他人分享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位置之上的各类信息,通过商业广告和挖掘用户信息而获得收入。G+F在那个年代具有先进性,几乎实现了基于用户消费行为而形成的商业闭环逻辑。在众多大同小异的团购版本中,拉手网独树一帜。
随着团购网站数量的急剧增加,团购导航网站应运而生。到了2010年年底,团购导航网。在后台收到了2612家团购网站的收录申请。这一年的12月,我国团购交易数量超过416万次,这意味着每秒钟产生1。6个团购订单。
与Groupon的创始人AndrewMason同为美国西北大学校友的王启亨提出了团购3。0。它面向行业,通过在团购平台聚合大量C端需求触达B端。这些特定的需求就像不断聚拢的云团,并在最合适的团购网站上完成“云团购”。云团购模式将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服务意识。但此时的团购3。0并未激起多大浪花,但其所构建的消费者、商家和团购网站的生态圈在未来将欣欣向荣。八年后,它广泛发生在社区团购中,邻邻壹、你我您、松鼠拼拼、虫妈邻里团等平台兴起。电商巨头们日后也以此凭借强大的流量来激活中国广袤大地上的产业带。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以及出路,将以不同于以往的思路被呈现出来。
团购的迅猛发展吸引了风投资金争相进入。
2011年,拉手网、美团、F团、满座网等均已完成两轮融资。窝窝团的A轮融资达到了2亿美元,投资方分别为鼎晖、天佑、清科等,每一个都是大牛。在山西起家,名不见经传的阿丫团在上线不足半年就获得了山西财团1。1亿元的高额投资。据网络公开资料统计,2011年全年,中国团购行业的融资规模接近10亿美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团购的迅猛发展。2011年的5月刚过半,国内团购网站数量就已经突破5000个,达到5016家。
竞争的白热化和风投的进场极大地刺激了团购的烧钱混战,广告大战、跑马圈地随即上演。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给资本市场讲一个更好听的故事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目标。
糯米网发起首轮攻击,宣布投放2亿元广告,率先登陆央视,然后铺向地方卫视及各地方频道,包括此时正在江苏卫视大红大紫的《非诚勿扰》,各大城市地铁以及楼宇分众广告终端更是不在话下。
几乎同一时间,团宝网亦豪掷千万元,签下何润东、秦岚、于娜三大明星代言,并宣布2011年将投放5。5亿元广告费用。日后的主角,美团网也表示将进行1。3亿元的广告招标计划。
为了抢一个大商户,十几家团购网站坐在一起竞标,每家都竭力讲述能给商家带来什么。到了最后,争执不下的团购网站使出“撒手锏”:“不就是为了提高销量吗,你还差多少业绩,我给你包销。”
第二天,500万元到账。
这是团购血拼最激烈的情景之一。
2011年年末,计划登陆资本市场的拉手网在最后时刻折戟,这让整个行业感到寒冷——疯狂烧钱换来的市场份额,资本市场可能觉得不值一文。
与此同时,团购市场也爆发出了一系列问题。
团购网站1288由于商家卷款走人,导致消费者付款后不发货,然后又拖延退款,从而被警方调查,成为国内首家团购骗子网站。成立不足60天时间被迫关闭,引起了社会对团购网站道德诚信问题的广泛关注。糯米网搞过一次43元团购电玩城兑换券,因电玩城关张遭消费者围堵,参与团购的人数达13333人,糯米网承诺要承担消费者的所有损失,支付赔偿费近57万元,这成了中国团购史上最大一笔赔偿。
团购的乱象加速了行业的淘汰和整合,大规模并购随后发生。一线主力求夺冠,二线退之求“卖身”,5000家团购网站,倒下的比例超过了95%。在最后的角斗场上,已然杀红了眼。美团接受阿里入股,苏宁入手满座网,大众点评牵手腾讯,糯米“卖身”百度,曾经的团购老大“拉手网”被三胞集团收购。
团购行业快速崛起又迅速被收编,它们曾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触达了数亿的用户和近百万家商户。这是一块硕大的土壤,孕育着深耕行业的无限可能。从千团大战中一路杀出来的美团将在本地生活领域中大放异彩。
团购的出现,第一次将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连接起来,“线上+线下”的互动拉开了日后广受质疑又不断发展进化的O2O序幕。当线上线下被精准地翻译为“虚拟交易”和“现实场景”相结合时,在零售、旅游、出行等诸多互联网业态的发展中都被赋予了新意。
团购模式对线下的触达,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地推的强大力量。地推也在某种程度上构筑了新生业态的底色。当美团在团购领域取得突破性优势后,内部总结经验:第一,美团没有加入线下广告投放大战,保证了资金链的安全;第二,美团的地推团队势如破竹,效率更高。
地推即地面推广人员,是渠道销售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并不新鲜。在千团大战中,地推疯狂扫街,目标就是要说服各个店铺的老板进驻自家的团购平台。2010年,还没有成规模的O2O地推团队,推广者主要是房产中介、保险推销人员,以及快消品的渠道销售,业内称之为“销售铁三角”。当然,他们和以前一样,少不了体验客户的暴躁、无常、狡猾和冷眼,以及与同行的争抢和冲突等。
他们终于在团购大战中成长起来,并成为铁军。在此后的外卖、无人货架、共享充电宝等每一个和小商家相关的新兴业态的推广和普及中,都成为稀缺资源。一时间如美团这样的先行者还会成为各大O2O公司的人才库。
说起先行者,有一支最神秘的部队,那就是阿里的中供铁军。
中供是中国供应商的简称,中国供应商是阿里巴巴在1999年孵化出的一个B2B电子商务平台,中供铁军的任务就是向中小型企业推销每年不低于4万元的网站服务。中供铁军成立时是阿里巴巴最艰难的时候,但就是凭借着“铁人三项”的“纪律”,中供铁军不仅解了阿里巴巴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还为后期的淘宝和支付宝不断输送资金补给,被誉为阿里巴巴的“现金奶牛”。中供铁军还向国内互联网行业输出一批领军人物,比如滴滴创始人程维、美团前COO干嘉伟、赶集网前COO陈国环、大众点评网前COO吕广渝、同程旅游创始人吴志祥、去哪儿网前总裁张强等。
时至今日,诸多新兴业态的模式创新中,所依赖的仍旧是密集的劳动力,除了不断壮大的地推团队,还有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一批又一批的大专毕业生、村镇小城年轻人涌入城市,追赶着互联网的热潮,从事着这些机械化、看似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2018年,美团的外卖骑手已经超过270万,饿了么蜂鸟骑手已经超过300万,中国快递从业人员达300余万,再加上其他即时配送平台,这些年轻人的数量不少于1000万,还引发了快递小哥的未来与中国经济希望的讨论。有人说这是对庞大劳动力的浪费,有人说这是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人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