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服务经济报告 > 第一篇 外部力量就位2006(第2页)

第一篇 外部力量就位2006(第2页)

这一份五年规划中,突出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转向内外需协调、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二是从过于依赖工业推动,转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推动。它们直接奠定了未来服务业的发展和走向,因此有必要花一点篇幅阐述一下。

第一个是将消费提升到三驾马车的地位,尽管在之后的多年,GDP的增加值还是更多由以铁公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投资所贡献,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应对中达到**。但消费对于经济的引领,给服务业带来的巨大红利从这里悄悄开始,并成为2013年国家统计公告中亮丽的一笔,消费贡献率超过50%,到2019年时,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7。8%。

第二个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涉及每年的GDP构成中的考核目标,是能够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硬杠杠。在具体落地上,要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其中首要的是加快铁路的发展,其次是完善公路网络,并积极发展水路运输。在国家的政策制定中,每一个用词、每一个优先顺序的排列,背后都是由一套逻辑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构成,在每一级的政策推进中,也都以此为准进行落地。

很明显,在此后的五年中,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的发展,排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而发达的交通网络,正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年以后,2007年4月18日,首趟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在上海站始发,这标志着我国迈入动车时代,未来高铁也将成为日后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高铁促进了人和物最大限度的流动,促进了旅游、运输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甚至对于房地产在1小时经济圈内的崛起都有着重大影响。高铁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这些年的中国速度。

按照新一个五年规划,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很特别的是,该《意见》不但对未来五年的服务业的增加值做出了目标安排,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超过50%。长达十五年的目标设定,在很多产业政策的中长期规划中,并不新鲜,但在2007年这样一个时点上,在对一个五年计划的具体落地中出现这样的表述,足以说明了当时服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份《意见》也对未来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随后几年,服务业的增加值份额、就业份额等多方面证据共同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从典型的工业向服务业的结构转型期。2015年,我们的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5%,提前五年完成了目标。

除了国家层面,各地也加大了对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其中以广东最具有代表性。无论是宏观上的服务业增加值,还是微观上的大企业数量,广东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除了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地域优势,广东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强化ICT(6)基础设施、构建人才高地,最重要的是,在政企关系、金融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效创新和尝试。不同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存在差异,政府的力量和政策的到位成为重要的显性因素。

消费这驾马车提速

2006年,我国的GDP已经达到21。76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099。2美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7。4%,创十年来新高。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服务业发展的土壤富饶起来。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当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意味着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大提高,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美国达到这一数量时,出现了ShoppingMall这种大型商场,因为其背后动辄数十亿的投资额,以及各项日常成本的巨大消耗,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难以支撑其发展。消费结构的变化则体现在:人们对汽车和住宅这类代表着资产和财富的商品的需求,以及对旅游、餐饮等舒适型服务的追求都在快速增长。这些在那时的中国已经出现端倪。2006年,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突破了1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汽车销量超过7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中国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2006年,国家层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改善和优化消费环境。

在“十一五”规划通过后的一个星期,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对中国现行消费税(7)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以合理引导消费为重点,停止对已具有大众消费特征的护肤护发品征收消费税等。

激发大众消费的活力,已经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这一年,政府还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对西部和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学杂费实行减免,同时改革了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了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自2006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这改变了自1980年个税立法以来,持续近30年的800元起征点。尽管此时1600元的起征点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产生积极影响引起过争论,就像在此后14年还会发生的两轮个税调整一样;但是,起征点的调整反映的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这才是决定人们消费意愿和能力的基础。

在日后产生广泛影响的旅游黄金周概念,也在这时候形成。2007年年底,国家修改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国家法定节假日形成两个七天的“黄金周”(春节和国庆节)和五个三天的“小长假”(元旦、清明、劳动节、端午、中秋),黄金周和小长假概念对旅游市场形成重大利好,“吃喝玩乐”的旅游消费由此拉开序幕。

消费这驾马车很快跑了起来,这为服务业在消费端的开疆拓土开创了良好局面。此后的十几年时间,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带动下,餐饮旅游、零售百货、文化娱乐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不仅在数量上有了突破,在服务方式上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风投圈开启黄金时代

一般来说,分析商业时代的变迁,大都围绕三个变量展开,即制度变量、需求变量和技术变量。中国服务业的崛起,除了这三个主要的推动因素,资本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手段,和银行贷款的息差模式(8)下的稳健投资不同,追求的是高成长、高风险和高收益。与农业和工业相比,服务业态大都属于轻资产,盘子小,资本容易撬动,也更容易变现,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服务的改造和自身的业态繁衍中,吸引了绝大部分风投资金。

风险投资属于舶来品。从概念的引入,到兴起和成熟,也不过二十多年的光景。推动风投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有一个人和一个提案必须留下笔墨。1998年,成思危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代表民建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这在后来被称为引发了一场高科技产业新**的一号提案。成老也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此后才有了发生在风险投资领域风风火火、惊心动魄的故事。

随着互联网泡沫给行业带来的阴影逐渐消退,熊晓鸽所率领的IDG资本进入中国,在百度、携程网的投资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在它们上市后收获颇丰。还有更为极端的是,软银以4000万美元注资盛大,20个月获得了16倍的回报。这些都给了本土风投以强大的信心去寻找“物美价廉”的互联网公司。

2004年,空中网、51job、金融界等多达8家互联网企业破纪录地在美国纳斯达克集中上市,让中国的风投者们第一次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

2005年,美国风险投资家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上海和北京,随后凯雷、DEA一大批外资基金纷纷在中国设立机构。对中国互联网影响深远的红杉中国也在此时成立,沈南鹏被选为熟悉本土文化又具有互联网感觉的当家人,他的“赛道理论”让红杉在日后大放异彩。

“狼来了”带来的不只是冲击,还有榜样的力量。

中国资本市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经过两批试点,2006年进入全面铺开阶段。这就是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历史的“股改全流通”。它打通了资本市场的一、二级市场的通道,风险投资者们此前对项目的投资布局,可以逐渐在二级市场退出,从而套现获利。这不但开启了VC、PE的黄金年代,也激发了创业者的热情,甚至激励着一些创业者深入到“创业—套现—创业—套现”的无限循环模式中。

这一年的8月8日,商务部等六部委以“2006年第10号令”联合公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给国内创业投资产业带来了更为积极的影响,投资机构的退出通路进一步拓宽。

在这一系列积极变化中,本土风投纷纷成立。

时间到2009年的10月30日,创业板在各方期待下在深圳推出,让PEVC们更加兴奋。它打通了人民币基金的募、投、管、退全链条,使得“本土募集、本土投资、本土退出”创投模式得以形成。从此,人民币股权投资风生水起,积攒了多年的风投项目,终于在次年爆发。2010年IPO(9)数量309家,远超历年平均值142家。

如果说,政策安排让资金通路不断拓宽,那么,2015年席卷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在源头上提供了更多、更有价值的投资标的。风投和创业也走进了很多人的话语体系中。众多的创意走上前台,众多的模式活跃在PPT中,一时间鱼龙混杂。

新兴业态和风投在2006年或许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它们一起携手,绽放在互联网、金融、娱乐、物流、医疗健康等众多服务业领域,也上演着狂热、帮扶和裹挟的故事。

风投自身也属于金融创新,它们的发展显然也丰富了服务业态。深创投、联想投资、创新工场、九富投资等专业机构声名鹊起。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也成为创业者极力依靠的大树。还有很多实体企业在产融结合的战略中,于新兴领域布局,向“企投者”转型。伴随着这些多元化的力量进入资本市场,我国本土的风投日渐强大。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本土化的人才战略和管理模式,与监管层的良好关系,对中国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准确把握,与当地政府引导基金的密切合作,以及在国内资本市场IPO退出方面娴熟的运作能力,等等。这些“关系化”“市场化”的能力,使得本土风投发展迅猛。

时间倒回到2002年的一个晚上,IDG合伙人杨飞与李彦宏,就如何改变百度商业模式的问题,谈了6个小时。这次现代版“隆中对”也为日后百度的战略指明了方向,成就了百度的搜索霸业。那就让我们在这里抛出一个问题:除了资金和资源,投资人应该给投标的项目带来什么?这也是本土风投们所要面临的挑战。

无论如何,自2006年开始,中国风投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它们区别于传统的力量,让服务业的发展多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重要领域改革完成

2006年前后,金融、贸易等领域的改革相继完成,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领域在服务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的推进,为市场化竞争和行业的良性发展扫清了制度性的障碍。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我国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新修订的《外贸法》明确将外贸经营权的获得由许可改为登记制,并删除了关于经营资格条件的要求。自此,外贸领域对行业、地区、所有制、企业规模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贸易企业遍地开花,竞争激烈,市场上鱼龙混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