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破圈突围 > 做自己人生脚本的编剧深度案例5(第1页)

做自己人生脚本的编剧深度案例5(第1页)

做自己人生脚本的编剧(深度案例5)

在这个案例里,案主最早是想解决公司管理的问题,却没有料到,这问题背后是她根深蒂固的一种人设在作怪。

“在准备解决问题时,我一般会采取三个步骤来判断我的切入点应该是什么:第一步,我对这件事情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第二步,我对这件事情重视吗?第三步,如果我既重视这件事情,又具备了足够的知识,而它还是出了问题,那么可能就是因为我的认知存在一些问题,我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存在盲点和误区。”在一个恬静的下午,我受邀请为一些创业者和企业家做一个工作坊,分享关于认知的一些方法论。

“老师,那团队管理出现问题怎么办呢?”

我转头望向发声人。一件合体的白色针织衫显出她瘦削的肩膀,时尚的耳环随着她的动作跳跃。时髦大气是我对Amy的第一印象。

“Amy对吗?你对团队管理有什么顾虑吗?”我问。

“是的,我是创业公司的CEO,但是一直有件事情在困扰着我,就是我觉得我的团队成员们都差了一点意思……”她微微皱着眉,“就好像他们都没有创业需要的那种冲劲。发现问题后我也尝试了很多办法,团建啊,培训啊,都试过,但最后效果都非常一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

“那我们先用刚刚我讲的方法来梳理一下吧。你对团队管理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我问。

“作为一个CEO,我深知团队管理非常重要,自学过很多管理方面的知识,像这样的工作坊和课程也参加过不少。”

“第二步是关于重视程度的。我认为你对这方面显然也是很重视的,不然不会花这么多时间去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你刚刚还说曾经用团建、培训的方法进行了很多尝试,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就是你对这块有一些盲点和误区了。”我边说边开始回想她在这个工作坊的行为表现。

虽然Amy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非常外向的,肢体语言也非常丰富,但是她表达的内容很多时候却是很内敛的。与她豪迈直爽的外在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她的细腻,在身边有人表现出焦虑和不安时,Amy总是第一个发现,也会去帮助身边的同学舒缓心情。想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抓住了什么,问道:“你说员工缺少狼性,那你自己有狼性吗?”

Amy一时语塞,显然这个问题把她问住了。她犹豫了一会儿说:“其实这件事情,我感觉自己一方面是很有冲劲的,不然也不会选择创业,而且做得还不错。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我对现状很满足,没有什么能再逼着我向前冲了。”她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我自己是喜欢静心修行的,也觉得这对我有很多好处,但是这种修行做多了就很容易满足于当下了。”

“那你觉得这种两面对立的心态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呢?”我问,“如果一个CEO本身是一个恬静无为的状态,那么他手下的人会很有冲劲吗?”

Amy突然愣住了,然后很开心地笑了起来。“哎呀,原来如此。我本来觉得,我的团队有问题只是因为我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方法,但是听你这么一说,我发现其实我并不需要很多管理方法。我之前的确学了很多管理方法,但是,如果我自己都无法以身作则,即便实践了这些管理方法,恐怕也不会收到什么好的效果。”她一边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一边说,“我回想了一下我们团队的人,其实我招的很多人跟我性格都挺像的,都是比较安逸的,我想在这样一群人里强行找到狼性,这完全是不现实的嘛!”

“对的。”我肯定道。看到她的样子我也很欣慰,继续帮她分析:“所以很多时候你觉得公司有管理问题,这可能只是一个表象。造成团队管理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多样的。很多时候管理者在招聘的过程中,不管多么努力地不带个人情绪、客观地做决定,都不免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风格招聘。现在你期望的团队风格和你已经践行了的招聘风格产生了矛盾,这才是管理问题背后的原因。”

Amy听了频频点头,觉得自己受到了挺大的启发,特别开心。但是我不得不给她的欣喜泼一点凉水,因为很多人容易有一点收获就停滞不前,错过了深度分析自己的机会。“我很高兴你有了这么大的收获,但是其实我们还可以继续往深处挖。你刚刚说自己一方面很有冲劲、野心勃勃,希望做出一番大事业;另一方面又想安于现状,希望保持平静悠闲。这两个方面的诉求是非常不一样的,甚至是有激烈冲突的。比如,我们刚刚分析的情况,你在招人时遵循的是安于现状的自己,但在执行管理时占据上风的却是野心勃勃的你。你可以去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会有这样两个相互冲突的价值观,这样你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

Amy陷入思考,这时另一个同学刚好举手询问:“顾老师,我也有些管理上的问题很想得到解答。我是做技术出身的,本来离开学校是想去从事一些高新技术方面的行业,但是现在从事医疗美容行业也还算不错。”

我注意到他说这句话时好像有一些勉强,手也有些紧张地握在一起,但是我没有打断他,而是继续听他说下去。

“我觉得这个行业虽然可能在社会上比较受人诟病,可能的确不够高大上,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员工不尽心尽力工作的借口。我现在很烦恼的就是,我感觉下面的人都不是很努力,随随便便地应付工作。”

“你说社会上觉得医疗美容这个行业不够高大上,你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吗?”我问。

“这个……”他犹豫了一下,“这个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医美的确比较肤浅,面对的对象多是些只看重外表的人。”

“你看,其实你是从一个非常单一的角度去定义医美这个行业的,你把它定义成一个‘外貌协会’的、爱慕虚荣的行业。但是你完全可以从创造美的角度去定义它,也正是因为医美的发展,很多有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的人,或因为意外导致外貌出现缺陷的人,才能自信地去面对生活。如果你不拓宽视角,一直陷在医美就是肤浅的、不入流的行业的视角里,那么你在从事这个行业时,心理上就会非常拧巴,这种拧巴也会反映在公司管理上。”我帮他分析着。虽然他脸上有点淡淡的被说中的心虚,但显然他听进去了这番话。

“人忠实于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公司里,你自以为将这种‘表面追求、心里鄙视’的态度隐藏得很好,甚至蒙蔽了自己,但是你周围的人仍能感知到。尽管我第一次见你,但我也能感知到这一点。正因为你是这个态度,所以你公司的员工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而这可能就是他们不愿意尽力工作的原因。”

“你说得对,我以为我可以装得很好,但是我……我知道了,我内心可能的确存在一些相互冲突的东西,我还需要思考一下。”

这时候Amy凑了过来,问道:“顾老师,我刚刚也在思考,我是不是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我内心也存在相互冲突的东西。你看我其实特别喜欢享受:我喜欢去高档的餐厅吃饭,我喜欢买漂亮的衣服,我喜欢戴时尚的首饰。一方面我觉得舒服的生活很重要,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奋斗和成就很重要。我自己也能意识到这两者其实是存在一些冲突的,但是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把它们协调好。”

“我建议你去做一个练习——价值观排序,这样可以帮你更好地梳理出你真正在意的东西。”

“价值观排序?”Amy很疑惑。

“对。”我说,“在这个语境里,价值观是指广义价值观。狭义的价值观更加强调人们对于好坏、善恶、美丑、得失等具体价值的立场、看法和选择,但是广义价值观是指我们每个人心里最在意的东西。通俗地说,广义价值观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一杆秤。比如,有的人会特别在意公平,有的人会特别讲究效率。如果一件事触发了你相互冲突的价值观,那你就会特别纠结。比如,我之前有个学员,在他公司里有规定,同公司的人不能谈恋爱。可是有一次他发现与他一起创业的合伙人和刚加入公司的CTO谈起了恋爱,这时候他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需要决定到底是为了效率和公司的利益而让两个人同时留在公司,牺牲自己的规则,还是遵守规则,‘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从而损失一个得力干将。”

听到我分享的这个例子,Amy也皱起了眉头。我笑了笑:“这个故事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内心的那杆秤来做出不同的选择,最终结果就取决于你的广义价值观排序:如果你把效率排在公平之前,那你就会选择效率,放弃遵守自己的规则;如果把公平排在效率之前,你就会选择公平,开除一名员工。

“这个CEO纠结了很久后,最后还是选择了公平,他让那个CTO出了局,后续帮助他加入了另一家公司。虽然这样做对公司的效率和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但为他赢得了内心的平静。而我们很多时候做决策最在乎的,不就是问心无愧吗?

“进行广义价值观排序练习的价值就在于,在你冷静时,你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练习,把自己价值观的优先级排列出来。这样,当你心情特别激动、情绪战胜了理智、无法冷静地做判断时,你就可以通过你的价值观排序,做出更理性的决定。很多心理学研究都表明,人的决策都是偏感性的,因为理性充其量只能分析出不同因素的好与坏,但是真正给每个因素添加上权重的,是感性因素。这就是广义价值观排序非常有用的原因。”

“原来是这样!”

“对的。所以,你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广义价值观排序练习。”我对Amy说,“这个练习其实挺简单的,你可以回想一下从小到大给你带来最多感触的事情:让你最开心的事情、让你最生气的事情、让你最骄傲的事情、让你最伤心的事情……分析一下这些事情背后有哪些因素是类似的,这些因素可能就是你的广义价值观了。”

“好的,那我回去找个时间就做这个练习,如果排不出来还要找老师帮忙啦!”Amy开朗地笑了起来。

这个工作坊结束之后,我挺久都没有听到Amy的消息,就在我几乎要忘了我们的约定时,我收到了Amy的邀约,想让我对她的广义价值观排序做一些指点,交流心得。来访时,Amy依然穿得特别美丽动人,她一边递给我一张纸,一边开心地跟我说:“顾老师,我排好啦!”

那张纸上写着她的价值观排序:自由、爱情和家庭。

我看了不由得觉得挺有意思,因为这一点都不像我之前接触的那些创业者,尤其是公司年收入好几千万的创业者会写的东西。我不禁问她:“在这些价值观里看不到你事业的部分呀,我记得你之前说过想拥有一些成就?”

Amy愣了一下,像是做了个重大决定的样子:“其实……唉,我给你分享一件我觉得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事情吧。很多年前,我还在读书时就协助很多不同的美术馆做展览,并因此积累了一些口碑,没毕业就小有名气。毕业时,我还作为毕业生代表致辞。毕业后我参加了很多很高端的活动,大家见了我都会叫我老师,可以说我的起步特别高。”这段描述非常有感染力,Amy说时眼里都带着光,我仿佛能看到那个二十出头意气风发的她穿梭在活动开幕式、媒体见面会、酒会上的样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