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碰到有人把健康、减肥、健身这些词语放到自己的价值观里,但是看一下他用来验证的案例,却发现这些只是他认为重要的、需要去达到的目标,不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你内在自我体系的一部分,你平时的行为举止和决策都会被它主导。如果健康是你的价值观,你肯定会很注意一些有助于健康的行为,而不是天天熬夜,只是嘴上喊着“我要健康”的口号。如果你选择的词语并没有在你的过往行为和决策中体现出来,那么它就不是你的价值观。
3.请不要把社会的影响和思潮当成自己的价值观,或者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忽略真实的价值观。
有的人在做这个练习时无法排除外部影响,会把一些听起来很高尚,可他自己内心不认同的词语放进去。
这个练习是为了发现你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无论列出的词语是否能被社会观念接受,都请你真实地面对自己,因为你的决策就是被这些价值观影响着。你不能无视那些社会不喜欢但是自己喜欢的部分,你需要看到这些,这样你至少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能被社会接受的表达方式。更多关于这方面的探讨请参考后面“你是听自己的还是听社会的?”的内容。
你会救一个小孩,还是救十个小孩?(价值观的应用)
一辆火车急速驶来,作为一个路人,你发现火车前方500米的轨道上有十个正在玩耍的孩子,而你已来不及叫他们避开。这时,你发现手边有一个扳道器,只要你使用扳道器,火车就会开到另一条轨道上去,这十个孩子将幸免于难,但那条轨道上有一个孩子在独自玩耍,转轨的火车会将他撞死。
这时你会怎么选择?是扳动铁轨,牺牲那一个孩子去救那十个孩子,还是什么都不做,让那十个孩子自生自灭?
我曾经拿这个问题问我的几个同事,结果很有意思。大部分同事选择扳动铁轨,牺牲一个孩子拯救十个孩子。小部分同事觉得他们会选择什么都不做。
他们的理由大致分为三种:
1.选择扳道的人认为死一个人比死十个人好,让一个家庭伤心好过让十个家庭伤心。他们选择了更少的伤害,而亲手杀死另一个无辜的孩子。
2.一部分没有选择扳道的人觉得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认为十个孩子在有火车来的铁轨上玩耍,本身就是他们自己犯下的错误,应该由他们自己承担后果,而不应该让那一个孩子来承担他们犯下错误的后果。
3.另一部分没有选择扳道的人是不想因自己的行为而承担责任。
这个题目的难点就在于,不管怎么选择,都会有人死亡。既然后果相似,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不同的选择呢?
我认为这些决定就是由不同的价值观导致的——
有人觉得公平重要,在生命的天平两端,一与十的重量是相等的,不能因为要救十个人就去杀一个人。
有人觉得责任重要,不能不作为、见死不救,需要两害相较取其轻。
有人觉得规则重要,如果救了犯错之人,会导致更多的人无视规则而一再犯错。
有人觉得服从重要,命运无法改变。
有人认为集体重要,为了多数可以牺牲少数。
…………
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可能没有那么多关于是非对错的判断,更多的选择需要基于价值观去做。在婚姻中是选择财富还是爱情?在工作中是选择公平还是效率?在生活中是选择真诚还是自我?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在婚姻、工作、生活等各种场景下的重要决定。
在我看来,价值观不一定能帮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可以帮我们做出对的选择。
可能有人会觉得,“对”与“正确”没有什么区别,但我觉得两者是不一样的。
“对”是相对的,是针对某一特定环境下的是非概念。特定环境可以是前后语境、人物设定、世界观架构、宗教环境等,也可以是真诚、公平等价值观体系下的是非。
“正确”是绝对的,是在任何环境下只为一个目的而做出的判断。
比如,为了救人,司机把车开上了逆行的道路。这个行为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对的,但逆行这件事肯定不能说是正确的。人们会对司机说“你做得对”,但可能不会说“你是正确的”。
在找寻自我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做“对错”的判断,而不需要做“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