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破圈议论文 > 28岁就升到互联网大厂总监他为何那么不快乐深度案例1(第2页)

28岁就升到互联网大厂总监他为何那么不快乐深度案例1(第2页)

我进一步问他:“这些真的是主流吗?在‘主流的认可’这句话里,‘主流’更像是对一类人的指代。‘钱、权力、地位’听起来像是被这个人群所认可的东西,所以这些不是主流本身。每个人所需要得到的认可是来自他自己认可的人群,所以对你来说,你认可的主流人群是什么呢?”

他想了想说:“我认可的主流人群是那些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人。”

“那么,你认为那些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人在意的是什么呢?”

他想了想说:“我不认识那些处在国内金字塔顶端的人,但是我认识美国一些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他们在意的好像不是钱或者权力,而是对他人的帮助、社会影响力、意义等。”

说到这里,他也有点迟疑了,发现自己认为的主流人群会在意的那些东西,其实他认识的主流人群并不在意。

也就是说,他即便获得金钱、权力、地位,也不一定能保证得到他在意的人群的认可。

有趣的是,我这个朋友虽然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但是他会反复强调自己并不需要为了这些钱来工作。这说明金钱并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抛开对主流认可的需求,他也不是那么在意地位和权力。那么,即便他得到大量金钱,得到地位和权力,他依然不一定能得到价值感上的满足,因为这些并不在他排名前三的价值观里。

让我们梳理一下现在的分析:我这个朋友为了获得主流的认可而去大平台,但是大平台给他的东西却不一定是他认可的主流所在意的,也不是他的价值观所在意的。促使他去大平台的是一个假设:我需要获得金钱、权力和地位才能得到主流人群的认可。

于是我问他:“主流人群在意的是金钱、权力和地位,这种概念是你从哪里得来的呢?”

他想了想说:“我天天读的东西,比如各种微信公众号文章、各类媒体的渲染。”

“这些能代表你定义的主流人群吗?”

他摇了摇头。

我总结:“对于在意外部认可的人,他接触到的信息会严重影响他对世界和社会的判断。也就是说,你阅读和接触的这些信息潜移默化地让你戴上了各种滤镜。这些滤镜导致你形成了一个自动的思考模式:主流的认可等同于金钱、权力和地位。至于这个结论是不是真实的,是否符合你期待获得认可的人群的情况,你却没有做过验证。”

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定义的主流人群,把这个定义弄清楚,我们就能看到其中是否掺杂了假设和盲目的信念。在对话中,我们又发现了影响他决策的记忆体和信念体。打破一些假设和盲从的信念(信念体),他就可以放下一部分对于认可的执着了。

接下来是第二步,重新定义认可。

我接着说:“即便你把主流人群定义为普罗大众或你接触到的媒体所针对的主流人群,认可的来源也可以是多元化的,而不只局限于金钱、权力和地位。梳理出其他认可的来源,也会有助于解决价值观上的冲突。”

于是我请他做一个关于认可来源的列表。

这个列表会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目前他认知到的认可来源,比如名校光环,赚了多少钱,得到什么样的职务,进入了什么样的大平台等;另一部分是其他认可的来源,比如他帮助下属后得到的感激,家人对他的爱,朋友对他能力的欣赏,陌生人对他热心助人的赞扬,他因厨艺出色而得到的认可等。

后面这些正向反馈其实也是一种认可,只不过很多时候因为自动思维模式所添加的一层滤镜,使他看不到这些认可,只关注之前那些被自动思维模式所承认的认可。过去二十多年通过滤镜获取的信息,已经让他习得了从金钱、权力和地位这个角度去权衡事物的模式。既然我们之前的分析已经证明这个角度对他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那么下一步就是打破这个自动的验证模式。否则即便他换一份工作,在潜意识里他可能还是会按照原有的思考模式,选择赚钱多或职位高的工作,而忽略团队氛围。

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改变这个思维模式。每天早晨,他需要把新的认可来源重复给自己听,告诫自己去关注自己的每一个想法。如果这个想法中又浮现出旧有的认可模式,那么提醒一下自己:这并不是唯一的认可来源,还有很多其他的认可来源。时间久了,他的思考路径就可以被调整过来。

他点点头,表示很认同这个方法。他说:“除了要注意资讯的来源,我还怀疑我是否处在一个错误的圈子里,好像周围的人都和我一样,特别在意这些。我跟他们聊天时,聊的都是类似的内容,那我是不是也需要换一下圈子?”(这明显是一个由外界影响而形成的滤镜,它进一步强化了原有信念。)

我说:“那倒不必。很多时候其实是你自己主导了对话走向才造成了这个结果。你看,你跟我聊了四个小时,但我们没有讨论如何赚到更多的钱或获得更多的权力,其实是你的自动模式让你把话题引导到这些东西上。”

“下次和其他人聊天,如果你能够调整你的注意力,看到其他方面,同时引导一下对话的走向,也许你会发现话题就不再是这些了。”我补充道。

“有道理。那我回去就做两件事:一是把我最重要的三个价值观再梳理一下,排个序;二是调整我的自动思考模式。”他有点小兴奋地说。

“是的,”我也挺替他高兴,“当你做完这些后,你也许会发现,你不需要在一个大平台工作。或者,当你不局限于狭隘的认可定义,可以接收到不同形式的正向反馈时,你会发现大平台也可以有深度团队交流的机会。那样,你的价值观就不再打架,你也就不会这么不开心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