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的环境固然好,但是时间长了,人容易丧失一部分适应性。就好像习惯于睡舒适床垫的人,一旦换成了木板床,就可能失眠。但是,在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既然逆境是逃脱不掉的,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里尝试着让自己适应一些不舒服的情形就是一种危机演练。这样,即使外部环境变了,你也能吃得了这些苦。在日本,小孩子会被要求在雪地里进行“耐寒”训练,目的是训练小孩子的意志力,同时也让小孩子的体魄得到锻炼,其动机和这个原理是类似的。
当你看到自己能够在这些苦难中坚持下来时,你对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会大幅提升。很多人对于未来有很强的焦虑感,是因为他还不具备遇到苦难自己能坚持下去的信心。一个在艰苦条件下生活过的人,再次碰到类似的苦难,大概率不会像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人那样容易惊慌失措,而是会比较有信心地去应对。
在褚时健的自传里,他描述了他和他的亲戚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故事。当时的情况很危险,流弹过来后一个人瞬间就没命了,他的一个亲戚正是这样丧命的。所以褚时健认为,他后面碰到的各种大风大浪都比不上当年在战争时期的那种苦难,那段经历给了他强大的意志力和充沛的自信,让他后来能够在人生大起大落时依然保持乐观,并在70多岁高龄毅然决定种橙子,走一条很多人觉得漫长而辛苦的道路。
有时候,帮助自己建立自信的方法,就是回顾自己以前是如何从痛苦和挫折中走出来的。虽然有时候回顾过去的痛苦会让你感到有些不适,但是这背后隐藏的力量却能让你生出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
2.更好地珍惜和享受美好的事物。
炎炎夏日,当你在外面待了一段时间,突然进了开着空调的房间时,你就会觉得特别惬意。同样地,如果你因为做手术而不能正常进食,喝了一两个月粥后再次去餐馆品尝各种食物,你会惊叹于这些食物的美味。适当的不舒服可以帮助我们拉低感知的阈值,从而重新获得对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欣赏能力。
有个朋友的弟弟,从小家庭特别富裕,锦衣玉食造成他感知的阈值很高,对很多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后来他被迫参加了军训。那段经历让他改变了很多,回到家后看到平时吃腻的牛排、有空调的房间、宽敞的大床,就生出极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人只有失去了才能体会到事物的重要性。适当地让自己体会下失去一些东西后的感知,会提升你当下的满足感,这也是一种不花钱就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
3.产生深刻的洞见。
那些最让人痛苦的体验,往往是诱发人们思考和创作的来源。俄国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俄国著名作家如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在19世纪俄国最苦难的那段时期出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是:“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中国的很多作家也是在历经苦难后才创作了很多好的作品,余华、史铁生等优秀作家的作品里都饱含着从苦难中凝结出的精神。
对于一般人来说,让人痛苦的体验往往也是他们反思自我、产生洞见的契机。之前那位因为销售副总监的失败而开始反思自己用人方式的CEO,其行为正是基于被动痛苦后的觉察。在平时,我们也可以主动给自己增加一些“痛苦”来产生洞见。
我的一位朋友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当他发现有人不喜欢他时,他反而会刻意去找这个人聊天,深入地了解这个人不喜欢他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就会成为他自我进步的动力和方向。时间长了,当对方发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居然会诚恳地听取自己的意见不断地进步,也会逐渐佩服这个人,于是原先的敌人反而就可能成为朋友。
有时候,重新回顾过去一段深刻的体验,也可以帮助你解开一些信念体或者记忆体对你的束缚。
曾经有个30岁的女性因为是否需要换工作这个问题而极度焦虑,来找我咨询。我发现她焦虑的背后是担心换了工作以后,自己的职业道路会越走越窄。我请她回顾了一下自己过去的痛苦经历,发现曾经有个阶段,她父母都得了比较严重的病,她放下国内名校毕业生的身段去摆地摊,同时做着自己的全职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把家里欠的100多万还清了。
于是我问她:“你觉得你换工作后,会遭遇比欠下100万,需要你再次出去摆地摊更糟糕的情况吗?”
她想了想说:“再差也不可能到这个地步。”
我说:“既然那么艰苦的时刻你都熬过来了,你对自己未来处理困难的能力也应该有信心才是。”
她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是这段经历比较痛苦,所以一般我都不会想起来,也自然没有从中汲取力量了。”
所谓深刻的体验,其实就是抓住生活给你的每一段经历去成长:
在遇到困难时不逃避,敢于面对它、分析它,从而了解自己的盲点和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不麻木地去对待点点滴滴,而是从小事中也能有所体悟,这样才可以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状态。
在工作和生活过于舒适或顺利时,不妨有意识地给自己增加点挑战,测试一下自己当下状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关于深刻体验的练习
以下两个练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获取深刻的体验。
练习一:洞察力
这个练习锻炼的其实是洞察力。你可以借助任何一张照片、世界名画或你看到的任何情形来做这个练习。
请你先花一分钟看一下这张照片,然后描述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图片来源:aMorillopexels。
通常人们可能会数一下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这些人都是同一性别、肤色类似,还可能会注意到桌上的一些文具。
然后请你再花三分钟仔细看一下这张照片,这时你可能会注意到更多细节,比如每个人的发型、彼此间眼神的交流、手势和身体姿势等。
请你花五分钟对这张照片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这些人会在这里?她们是工作伙伴还是客户与商家?谁是领导人?她们有可能在讨论些什么?
你会发现,虽然只是一张简单的照片,但随着你花在上面的时间的增多,你能够发现的细节会越来越多。你甚至可以像福尔摩斯一样,通过不同的线索来推理出很多别人看不出来的东西。这种层层递进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就是深刻体验的能力。
练习二: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请举出一件你平时不是那么享受的小事,比如做饭、洗碗、浇水等。当你再次去做这件事时,请不要带着原先的固有判断,觉得这件事就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枯燥且乏味,而是带着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件事情,把它想象成一种能给你带来全新体验的事情。
你甚至可以带着问题去做这件事情,比如问:在做这件事情的每一分每一秒,我有什么不一样的感知?然后充分调动你所有的感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去细细体会、感知沉浸在这件事情中的每一秒。让你的心平静下来,不再去想和这件事情无关的东西。放空大脑,也许你会发现,在这种小事上,你也可以进入一种类似心流的状态,从而获得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