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破圈议论文 > 为什么有些人始终无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第1页)

为什么有些人始终无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第1页)

为什么有些人始终无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无论是找出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情绪模式和行为模式,还是制定属于自己的成功目标,要清楚了解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都需要具备一种极度坦诚、真实的态度,我把它称为“极度的诚实”,这是认知破圈的基本心态。

为什么说极度的诚实是认知破圈的基本心态?因为没有这种心态,你无法发现或者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我教授的很多经历了失败的学员中,经历失败次数越多的人,往往越不愿意承认自己犯的错误,而是习惯性地将失败归咎于外在原因,这种对于诚实的缺乏恰恰是导致他们无法再次成功的核心原因。即便外在环境再顺利、条件再好,如果自己内在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依然会面临不好的结果。

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能帮助你去弥补不足,皇帝的新衣终究有被拆穿的那一天。

极度的诚实包括两个部分:对他人诚实和对自己诚实。对他人诚实是指你在和对方沟通时,有勇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合适的条件下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它有三个前提:

一是对自己诚实,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是怎样的。

二是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条件。

三是知道什么是恰当的方式。

因为本书是讲自我认知的,而第二点和第三点与外部环境以及他人喜好相关,我这里就简单讲一下有助于掌握第二点和第三点的几种方法。

1.通过亲身经历去总结什么是恰当的条件和方式,这和刻意练习的方法是一致的,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你有勇气去不断尝试。如果想培养出不断尝试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的心态做一些调整。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的成长性思维是一种很好的基础,可供参考。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一书给出了成为天才的秘诀,告诉普通人如何通过刻意练习取得非凡成就,这也有助于我们培养敢于不断尝试的勇气。

2.阅读关于沟通方法论的书籍,通过学习困难情形中的沟通技巧来培养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和自信。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合著的《关键对话》就是一本讲述相关技巧的佳作。

3.找到一个具备真实反馈条件的环境做加速练习。在一个大家能够坦诚、真实地及时给出反馈,从而可以不断调整反馈方式的环境里,人们通常可以比外界更快地感知人际互动分寸,并掌握判断人际互动分寸的方法。这就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人际互动学”和我的“认知突破班”等相关课程所致力于做到的。

我们会着重讲一下和自我认知息息相关的第一点。要做到第一点,就需要对真实的自我做出精准的分析和如实的判断。它包括了:

对于知识的诚实;

对于信息的诚实;

对于自己经历的诚实;

对于自己能力的诚实;

对于自己需求的诚实;

对于自己情绪的诚实。

对于知识的诚实

能够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坦然承认自己不懂是很困难的。我虽然在很多领域能承认自己不懂,但若是在自我认知这个我自认为精通的领域里被别人挑战,我依然会有一些情绪反应,需要加以控制才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别人的反馈。很多专家型人才通常都会有这样的弱点:在一个领域精通的时间越长,越会认为自己的观点准确无误,越难承认自己不知道,越难放下面子承认自己错了。但是,做不到这些,就很难继续提升自己。

追问法是一种可以帮助你放下面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不断追问自己——如果我承认自己不懂会有什么后果?他人不再那么尊重我?降低对我的评价?不再找我合作?每一种后果都是一种假设,因此需要进行验证。

可以先找一些后果比较轻微的情况去验证。比如和朋友聊到一个话题时,诚实地承认自己不懂,然后问一下朋友是否会因此觉得自己不行。如果你怕对方不够坦诚,那么去和那些愿意坦诚待你的人交流,这样你才能破除各种假设。

为什么破除假设有助于放下面子?这是因为很多时候,令我们担忧畏惧的不仅仅是表达负面观点本身,还包括在表达负面观点过程中表露的情绪。在表达观点之前、之中和之后,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我将其称为“情绪的三座山峰”。

第一座山峰,是由于错误的假设而不敢表达负面观点。比如,你的朋友新买了一件外套,问你好不好看,你觉得这件衣服和他的气质实在不搭,但你担心告诉他你的真实看法会让他难过,所以你产生了担忧、焦虑的情绪。“告诉他我的真实看法会让他难过”这个想法,就是一个假设。

其实,要跨过情绪的第一座山峰并不难,我们可以直接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在对方回应之后再决定是否表达负面观点。比如,你可以说“关于这件衣服,我想跟你说说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怕你感觉不舒服,所以心里有点担忧”。如果对方的回应是没关系,那么情绪的第一座山峰便可以跨过,你的焦虑和担忧就被化解了。

第二座山峰,是表达负面观点时可能表露的情绪。你可能稍带惋惜地说:“我觉得这件衣服和你真的不太搭,衣服太板正了,和你偏随性的气质不一致。”表达过后,这座“惋惜”的情绪小山峰便被跨过了。

第三座山峰,是说出负面观点后担心对方有不好的回应。说完上面那番话后,你担心朋友会不会因此不开心。即便对方表现得无所谓,你依然不确定他心里是不是会对你有看法。要跨过这座山峰,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去询问对方的感受,让所有的情绪安全落地。这时,你可以问:“刚刚我说的,会不会让你感觉不舒服?”

对方可能会说:“没有啊,我很高兴你告诉了我,因为我自己也有点担心。”这时,你可能就跨过第三座情绪山峰了。当然,有时候确认是否有残留情绪的过程会经历好几个来回,我们可能需要通过各种共情技巧来让自己和对方进入一个平静的状态。在对方说出他的情绪及感受,且确保双方都没有情绪残留的情况下,我们就顺利地翻越了情绪的三座山峰,能够安全、恰当地表达负面观点和情绪了。通常这时候,你反而会觉得和对方的关系更亲近了,因为双方顺利地跨过了一个难关。

这个原理不光可以帮助你放下面子,还可以应用在各类负面观点和拒绝的表达之中。只有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不愿意说的障碍,你才能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你知道如何跨过情绪的三座山峰之后,你会发现,表达负面观点和感受,甚至拒绝别人都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你也就不需要再做“老好人”了。

更有意思的是,通常经历了这些后,周围的人可能跟你更加亲近了。毕竟,好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起起伏伏的。因此,能够真实坦率地表达彼此的想法,即便对话有困难也能顺利解决问题,经历了不好的事却依然在一起,才是牢固关系的标志。也就是说,学会处理情绪的三座山峰,是加强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