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破圈作文 > 把认知内化为能力的高手会做这样的实践(第1页)

把认知内化为能力的高手会做这样的实践(第1页)

把认知内化为能力的高手会做这样的实践

威廉·艾伦·怀特说过,人的习惯性思维便是他的生活态度,他的这种理念会在无意识中影响到他和周围的环境。

限制我们认知的情绪体、记忆体和信念体,就是三种习惯性的思维和情绪模式。当我们通过深刻的体验发现自己认知上的问题,应用透彻的思考来找到解决方法和形成新的认知时,我们还需要通过持续的实践来内化这个新的认知。换句话说,持续的实践可以让我们从“有意识有能力”变成“无意识有能力”。

既然我们的认知会被很多坏习惯影响,那么改掉一个坏习惯需要多久呢?麦克斯威尔·马尔茨教授在他的《心理控制术》中提出,只需要28天就可以改变习惯。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改变不了生活习惯,更不用提思维上的习惯了呢?这是因为要改变习惯,或者是养成新的模式,是需要有科学方法的,我们需要遵循精进的五个要素:

一是清晰的目标;

二是已经被验证的提升方法论;

三是超出当下能力范围的练习;

四是全力投入;

五是及时的反馈。

很多人会把努力和精进混淆。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如果你看一下上面列出的五个要素,你会发现努力只囊括了里面的第三点和第四点。精进的结果是你比之前做得更快、更好、更深、更专业,而盲目的努力则不一定会带来这样的结果。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效能比的问题。比如,通过死记硬背,我30分钟可以记下6个单词;但如果我要精进它,我可能会花30分钟去研究一下快速的科学记忆法,然后花10分钟记下这6个单词,并且在后续任何需要记单词时都能比之前快。

你可以很努力,但是缺乏以上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获得精进。

精进五要素

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如何通过精进来突破你的认知吧。

1.设立清晰的目标。

通过深刻的体验,我们会发现我们希望改变的自己身上的一些盲区,比如,改变自己老好人的行为从而不用违心地做出妥协。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清晰的目标。我们需要把老好人的行为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选取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来做出改变。

怎么定义一个行为是否重要呢?这取决于你设定这个目标的初心。如果你的初心是不再委屈自己,那么你可以分析一下,在这些行为里,哪个行为会让你最觉得委屈了自己。这个行为可能是发生次数最多的,也可能是发生次数不多,但一旦发生就让你特别难受的。你可以列5—10个,然后从中选择。不需要列太多,因为太多了你也无法专注地去改变,效果反而不好。

以下是一个有老好人特质的学员的行为列表(请注意,在列出相关行为时一定要写明确场景和对象):

无论自己有多忙,都无法拒绝同事请我帮忙的要求。

帮助别人买东西后不好意思要钱。

即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不敢提出来。

如果别人有情绪,我就会觉得是我做错了,无论是否和我有关系。

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事情去麻烦别人,比如,不好意思要求涨薪。

在上面列出的这几条里,最让这个学员困扰的是第一条,因为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于是我们就可以把改变第一条作为目标的基础,然后根据**ART原则来清晰定义这个目标:

S(具体的):在我今天完不成当日工作时(具体的情形),如果同事(具体某个人)请我帮忙,我会拒绝他。

M(可衡量的):因为刚开始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我设定每周拒绝一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