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亲子学英语的软件 > 语境一切尽在不言中(第1页)

语境一切尽在不言中(第1页)

语境,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个恰到好处的语境,能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词汇的意思和句型结构,让词汇、句型、语法不言自明。孩子们学习英语最得力的帮手就是语境,而最好的语境,就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具有“语言获取机制”。大脑所固有的这个机制,不仅适用于母语学习,也适用于外语学习。

但是,我们学母语很容易,学英语却非常难。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母语学习借助了周围自然的语言环境,而英语学习则从一开始就几乎抛开了自然语境这个不可多得的老师。

我们来回忆一下婴儿学习母语的方式。

婴儿学习母语,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借助实物、动作、妈妈的脸部表情等周围环境因素,逐渐地把特定的声音和特定的事物、概念联系在一起。

比如,婴儿要学会“喝”这个词,妈妈要一边做“喝”的动作,一边发出“喝”的声音,使婴儿在动作和声音之间建立起模糊的联系,之后通过反复实践以及妈妈的夸奖,强化动作和声音之间已经建立的联系,最后婴儿在发出“喝”的声音时,就能得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婴儿最终确立了声音所代表的意思,学会了“喝”这个词。

试想,如果妈妈脱离了周围环境,只是一味地向婴儿解释“喝”的概念,那么婴儿就永远掌握不了“喝”这个声音所代表的真正含义。

同样,婴儿在学习母语时,如果妈妈抛开周围环境,天天让他们听《新闻联播》,看《股市风云》,那么,哪怕婴儿随时随地浸泡在这样的母语环境中,也是永远掌握不了母语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语言能力获取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在孩子们所熟悉和能够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去学,让他们能够把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联系起来。

我在陪林克学英语的过程中,一直很注重语境的作用。无论是让林克通过“挠痒痒”“倒着走”学英语,还是通过“玩泡泡枪”学英语,其实都借助了语境的配合。虽然刚开始林克听力很差,但因为有语境的配合,理解英文句子完全没有问题。这里,我们再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体会一下自然的语言环境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问过一些受过良好教育、英语水平还不错的家长,是否会用too…to…和insteadof这两个短语,并回忆一下上学时老师是怎么教的。不同的家长给出了惊人一致的回答:这两个短语再熟悉不过了,初中教,高中还教,中考要考,高考还要考,但是自己从来不会使用,尤其是insteadof这个短语;老师的教法是先给出释义(too…to…“太……以致不能……”,insteadof“替代”),再举几个不太实用的例句。

其实,将too…to…解释为“太……以致不能……”,基本上等于没有解释,学生很难通过中文释义把握该短语的准确含义;而将insteadof解释为“替代”,还不如不解释,因为这样的释义很容易让人造出Iinsteadofyou(我替代你)这种错误的句子来。

但是,如果我们模拟孩子掌握母语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效果就会完全不同了。

我在教林克too…to…时,并没有告诉她中文释义,而是走到洗衣机、冰箱等物品前,做出吃力往上抱起的动作,然后和林克说:

It’stooheavytocarry。太重,抱不动。

林克借助物品、动作和我的面部表情,猜测着too…to…的含义。

我又拿着一杯滚烫的开水,装着想喝又怕烫的样子,对林克说:

It’stoohottodrink。太烫,不能喝。

我再拿出一支削得很短的铅笔,一边写一边摇头,同时对林克说:

Thispencilistooshorttouse。这铅笔太短,不能用了。

——选自林克妈妈英语系列教材之《小学生日常对话英语听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