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亲子学英语的软件 > 在实用的句子中听会单词(第1页)

在实用的句子中听会单词(第1页)

在实用的句子中“听会”单词

500个实用句子,可能意味着孩子掌握了其中所包含的近千个单词、数百个词组、近百条语法规则,意味着孩子的语感在逐渐形成,语法难关将不攻自破,意味着孩子的口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和小学生家长聊孩子学英语,聊不到两句话,就会触及这个英语学习的“永恒主题”:词汇量不够,单词记不住,怎么办?殊不知,在英语学习中,单词和语法一样,不是“记”会、“背”会的,而是“听”会、“说”会的。而家长们真正应该操心的问题——孩子的听说能力该怎么办,却很少有人问津。

想一想,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单词的。最常见的学单词方法莫过于背单词:看着词汇表里的单词,按照字母顺序背拼写、背中文释义。可以说,几十年前我们这样学英语,几十年后,我们的孩子依然这样学英语。这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学习方法,正是中国人学不好英语的“罪魁祸首”。那么,这种具有悠久传统的“背单词”,究竟错在哪里?有什么危害呢?

首先,像这样孤立地背单词并没有多少意义。花去很多时间背了很多单词,实际上几乎等于做无用功。比如,好不容易记住了单词cram的拼写和中文意思“塞满”,当孩子听到、看到下面这些与之相关、非常有必要掌握的日常句子时,他们可能连读也读不懂,更不用说信口说出、信手拈来了:

Don’tcramforthetest。别考前临时抱佛脚了。

Lastminutegdoesn’twork。临时抱佛脚没有用。

(cram相当于往脑子里“塞满”知识)

——选自林克妈妈英语系列教材之《小学生日常对话英语听力》

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正常情况下,要求掌握近5000个单词(大学英语四级要求的词汇量是4795个),但如果都是通过背拼写、背中文意思获得的(就像上面的cram),那么,这样的词汇量再大又有何用呢?

通过这种方式背单词、学英语,非但没有意义,还会造成英语学习的障碍。家长们可能会纳闷:死记硬背单词,大不了没有用罢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害呢?事实确是如此。

流畅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是跳过从汉语到英语的转化,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也就是说,说英语时,必须禁止用中文进行思考。那么,我们学习英语十多年,为什么还不能形成英语思维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归罪于背中文意思了。

背完中文意思,“负责任”的老师还会让学生进行中英文词汇的互译来进行巩固(我也曾经是这样“负责任”的老师),比如,老师给出“苹果”,让学生写出apple,或者给出apple,让学生写出“苹果”。这种方式在如今的小学三、四年级中已经司空见惯。林克三年级时,与她同年级、在别的学校上学的孩子,每周要用这样的方式默写大量的单词,让其他学校的家长羡慕不已。这样的学习活动无疑在非常顽强地干扰着孩子们形成英文思维。

家长可能要问:如果要巩固单词拼写,该怎么办?我们不都是通过英汉互译来实现的吗?如果家长认可我上面的观点,建议可以跳过中文意思,直接读英文单词,让孩子听写。

林克极少听写单词,偶尔听写时,我们在家里一般是这么做的:让林克自己一边读英文单词,一边用录音笔录下来,然后自己听着录音笔,写英文单词。这样做就可以避免中英文互译问题了。

通过背中文意思学习英语所导致的结果是:当孩子要用英文表达一个句子时,由于他还欠缺英语思维,他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被老师或家长一直通过“背中文意思”“英汉互译”所强化了的中文,然后再进行由中文到英文的转化。一个句子如果有10个单词,孩子就要进行十次转化,这种转化不但费时,还会经常出错,因为英汉之间不可以进行逐字逐句对应的转化。

当孩子想出所有英文单词时,已经过去了10秒钟,但此时他还是不能直接脱口而出,因为还得想一想语法,以便把一个个单词“合法”地组合起来。如此这般转化、组合,怎么能达到即时、流畅的表达呢?

接下来,我用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上面两段文字所论述的问题:

—Mom,thistoothisveryloose.

妈妈,这颗牙快掉了。

—Openyourmouthwideamecheck。

张大嘴巴,让我检查一下。

—Thereisabiggapbetweenyourtwofroh。

你两颗门牙之间的缝隙很大呀。

—Mom,wecloseit?妈妈,能弥合吗?

—Sure,andyouwillhaveabetterlookingsmile。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