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新生长英文 > 3 未曾表达的部分(第1页)

3 未曾表达的部分(第1页)

3 未曾表达的部分

那些我们未曾表达的部分,

无论是爱还是恨,

都压迫着我们,

让我们并不轻松。

你此刻好吗?身体如何?心情怎样?当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有着怎样的想法?

无论喜不喜欢,心中有没有评判,都好。重点是留意到你有各种感觉、各种想法,无论这些想法和感觉是什么,都允许它来,也允许它去。

如果这些文字让你感觉不舒服,留意到它;如果这些文字让你感觉很快乐,也留意到它。我们并不需要为自己的想法做太多,只是去留意到便很好了。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有时藏得连自己都不知道。我们都是欺骗自己的高手,常常假装一切都没问题,一切都很好。

一个人,其实可以活得更诚实一些,至少,我们可以试着不欺骗自己。

有一位加拿大的家庭治疗师,她已经一百岁了,还在带领课程。她曾经说:“我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在我悲伤的时候,绝不假装自己快乐;在快乐的时候,也绝不隐藏自己的快乐。我之所以长寿,在于我自己的一致性。”

也许是基于身处的环境,或是自身的保护机制,我们有时会觉得如果要活下来,就要不断地活在一些谎言当中。我并不是说谎言是一个错误,而是说,我们的谎言最初是为了骗过别人,久而久之,把自己也给骗了。

包括我们对待父母,也隐藏了很多话没有表达出来。这些未被表达的部分隐藏在心里,时间久了就成为心病,身体也跟着出状况。这些隐藏的部分,还会被我们带到亲密关系中,影响亲密关系。

有一个参加我工作坊的女学员,出生在农村,从小父母就教导她要争气、跳出农门。她也非常刻苦,还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写在墙上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

她在上初一的某天下午,放学后去了同学家过夜。那个年代,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她没法告诉父母晚上不回家,何况,她认为即使告诉了父母,父母也不会同意。

孩子放学没回家,父母当然很着急,但是在那个还没有电灯的农村的夜晚,他们也无从找人。那一夜,对父母来说,是莫大的煎熬。我想这样的煎熬,对每位父母来说,都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天孩子放学回到家,兴许是母亲着急过了头,看到孩子回来,她丢下锄头,气冲冲跑到孩子面前,“啪”一巴掌打到了孩子的脸上,还伴随着一连串的谩骂。那一巴掌,响彻整个山村。

孩子没有哭,也没有解释,只是说了一句“去同学家了”,就再也没说话。从那一天起,孩子在心里发誓要报复母亲,而报复的方式,就是不好好读书。

表面上,这个家还是这个家,依然继续这样生活着,谁也没再提这件事。可是很快,孩子就开始在学校不专心学习,憋着一肚子委屈没人诉说,上课就睡觉,成绩逐渐下降。慢慢地,孩子不想再读书,于是就在初中毕业后离开农村,离开父母,去城里打工了。

表面上,她对父母还是很孝顺,像个听话的孩子,因为她受到的教育告诉她要孝顺父母、对父母好。在父母眼里,她也没再惹出任何事端来。只是,天知道,这个孩子心里背负了多么深的痛苦。

后来,她长大成人并且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有一天,她竟然对自己不到一岁的孩子动手了,她很惊讶,觉得自己可能有问题,然后找到了我。

我让她做了一个练习。这个练习,你也可以使用,它能帮助你厘清自己,清理心中堆积的东西。这个练习很安全,你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并不需要面对父母去做,我也不鼓励你当着父母的面去做。

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一种感觉安全的方式,把那些藏在心里的、未曾对父母表达的话说出来。也许你的父母曾经做了一些事、说了一些话,让你觉得很受伤,而你在那个时候没有能力表达出来,那么现在是个机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