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时间长了,家里的哥哥嫂子们看不下去了,劝小晏道:“兄弟啊,你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能一直这么混下去吧?还是得找个正经工作,家里虽然有点积蓄,也不能这么坐吃山空啊。”
小晏起初不理会,后来被唠叨烦了,就说好吧好吧,我去找个工作。
前宰相的儿子,不可能去当个小官,当然得有个差不多的官职。可是,想做官就要有学历,学而优则仕,科举差不多是走仕途的唯一途径。小晏不想走这条路,太辛苦,而且这几年光顾着玩,功课早忘得差不多了,考也考不上,于是,就想利用父亲的关系走一条终南捷径。
叁
当今朝廷,有一半官员是父亲当年的老部下,许多是晏殊一手提拔的。父亲在世的时候,逢年过节大小官吏都排着队往家里送东西,现在给上司的儿子安排个职位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晏几道首先找父亲的学生、颖昌知府韩维,递上个人简历和这几年发表的作品。
韩维收到作品后很快回复,说你的那些词作我都看了,怎么说呢,写得挺好,但是,叔得说你几句啊,你这个人很有才,但品德不行,希望你能好好发挥自己的才能,增强个人道德修养,别整天在娱乐圈瞎混,不要辜负了你父亲和我这个“门下老吏”对你的殷切期望啊!
不愿意帮忙就算了,还训一顿,把晏几道给气得脸都紫了,真是今非昔比啊,人一走茶就凉,当年我父亲活着的时候,你见了我又搂又抱,这孩子真聪明啊,真乖啊,真好看啊,那时候你咋不说我缺德呢?
再换个人试试?算了吧,小晏心里也清楚,这几年,自己仗着父亲的地位飞扬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得罪了不少人,如今为了找工作再向那些人低头说软话,实在拉不下这个脸。
晏几道平时待人接物是什么作风?
当年苏轼初到京城,有心结识这位官二代,托黄庭坚引荐,想请晏公子吃顿饭。没想到,晏几道根本不给面子:“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当今朝堂之上有一半都是我家的旧日门客,我都没工夫见,你苏轼算老几?
这事儿让苏轼很没面子,十分恼火。
还有一次,蔡京还没当宰相的时候过生日,听说小晏的词写得不亚于晏殊,就让他给整两首。领导既然开了口,你写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吉祥词让对方高兴高兴得了,晏几道不肯,实在推托不过,就拿出两首完全不相干的作品应付,词中只字不提蔡京。老蔡每次想起这事都一肚子气。
通过这两件事就能看出来,这位晏公子根本不是当官的材料,一点不会利用父亲的地位和声望经营自己的人脉,他那点儿心思,基本都花在风花雪月上了。
既然下面的路走不通,那就走上层路线,当今圣上也是喜欢词的,晏几道熬了一个晚上,创作了一首歌功颂德的《鹧鸪天》,通过父亲老部下的关系,递到了宋仁宗的手上: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上转红阳。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
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皇州又奏寰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宋仁宗看了忍不住夸赞:“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小晏文采飞扬,颇有乃父遗风。好,收藏了。”
大臣趁着皇帝高兴,马上提议给晏几道安排个位置,没想到,宋仁宗一脸严肃:“这样不合适吧,违反规章制度啊,越是朝廷高官的子女,越应该带头遵章守纪,因为词写得好就破格提拔安排职务,让百姓怎么看?连个像样的学历都没有,能干好工作吗?”硬是给拒了。
父亲生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位高权重,门下弟子占据半个朝堂。六个哥哥全是朝廷大臣,两个姐夫一个礼部尚书,一个官至宰相。晏几道本人的词作又受到当今天子的充分肯定。这样的家庭出身,这样的政治背景,天下恐怕无人能及,但因为没有经过科举考试,学历太低,晏几道一生只担任过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这样的低微官职,最高做到正八品,仅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
肆
什么叫成功?不就是当个官或者挣点钱吗,都是身外之物,老子不稀罕。
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
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仕途不顺,晏几道索性自暴自弃,回到他所热爱的娱乐圈,继续与青楼歌女为伴,纵酒填词,夜夜笙歌,这里是小晏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和精神动力,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与众多女友的交往过程中,晏几道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写下大量感人至深的言情诗词,他融合了晏殊词的典雅和柳永词的旖旎,逐渐形成了自己“清新凄婉,高华绮丽”的艺术风格,后世将其与晏殊并称“二晏”,视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这是爱情的力量。
鲁迅先生说过:“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在晏几道的词中,你能强烈地感受到那种绝非逢场作戏的真情流露。
比如,写给小苹的《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比如,写给玉箫的《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