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白马少年春风醉 > 李商隐(第4页)

李商隐(第4页)

怎么办?失业后的李商隐一筹莫展。

此时,已故恩师令狐楚的儿子,自己昔日的同窗好友令狐绹,深得皇帝信任,如日中天,官越当越大(后来也位居宰相),逐渐成为牛党的核心人物。

一直怀有政治抱负的李商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拉下脸来,死活抱住这条大腿。

于是,连续给令狐绹写信叙旧,随信还给人家写了好几首诗:《酬别令狐补阙》《寄令狐郎中》《酬令狐郎中见寄》《寄令狐学士》《梦令狐学士》《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等,希望令狐绹念及旧情,与他重归于好,提携提携他。

李商隐之前忘恩负义,投奔李党,令狐绹心里一直不能原谅,加上两人如今的地位越来越悬殊,所以,令狐绹对李商隐的主动示好十分冷淡。李商隐给人家发微信,吧啦吧啦说半天,对方回复就一个字:哦。

没关系,不抛弃,不放弃。李商隐决定去长安,找令狐绹当面求情。

据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所述,李商隐借着重阳节的机会,专程拜访令狐绹,令狐绹避而不见,谎称不在家,把李商隐一个人晾在了客厅。李商隐恼羞成怒,我从洛阳大老远提着礼物过来看你,你连面都不见,太看不起人了,当即拿起笔在墙上给令狐绹写了一首诗: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意思是,十年了,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你发达了,对我不理不睬,看不起我了是不是?忘了我们过去一起喝酒的那些日子了吗?

写完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令狐绹从隔壁过来一看,气坏了,刚装修好的客厅,你就在墙上乱涂乱写,来人,把诗给我铲了!

后来,令狐绹发现诗中有父亲的名讳“楚”字,不敢铲毁,只好将门紧锁,宣布任何人不得进入。

这件事之后,令狐绹害怕李商隐继续纠缠他,为了避免麻烦,就跟有关部门打了个招呼,把李商隐安排到了陕西盩厔,让他当了一名县尉。

十年之前,李商隐就干过县尉,折腾了十年,居然还是一个小小的县尉,而且这个县的名字都不认识:盩厔。

当然,这也不怪李商隐,所谓“南不识盩厔,北不识盱眙”,能准确读出这两个地名的人,不多。

此后,李商隐的工作又经过多次调动,但职位一直没有得到升迁,正九品的秘书省校书郎,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竟是李商隐事业的顶峰。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一生追求功名,却一路坎坷,郁郁不得志。其实,回头来看,在他的仕途上,并不缺少贵人相助,不论是牛党的令狐父子,还是李党的王茂元,都是朝廷重臣,以李商隐的才学,如果不是因为站队含糊,左右摇摆,本不至于混成这个样子,绝对属于拿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那种。

好在上天总是公平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仕途失意,人品也饱受非议,但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上收获颇丰,流传下来的诗歌多达六百首,尤以七言律绝见长,被认为是杜甫之后唐代七律的第二座丰碑。

《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被收录了二十二首,数量仅次于杜甫、王维和李白,位列第四。后世将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和当年的李白、杜甫相媲美;与李白、李贺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温李”,绝对是晚唐诗坛的领军人物。

业内对李商隐的诗给予高度评价,称“于李、杜、韩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

诗坛领袖白居易对李商隐更是推崇备至,甚至希望自己死后能投胎成李商隐的儿子。原本已经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但认识李商隐之后,坚决要求他为自己撰写墓志铭。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李商隐诚惶诚恐,感激涕零。

不久,白居易病逝于洛阳,李商隐的儿子随后出生,他马上给孩子取名为“李白老”。

结果,这孩子却不争气,笨得出奇,长大以后,语文考试从来就没及格过,当时温庭筠还笑话他:“以尔为侍郎后身,不亦忝乎?”难道这就是白居易转世的吗?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绮丽,意境唯美,特别是那些爱情诗,写得那叫一个缠绵悱恻、**气回肠,直到现在,还有人在情书里引用他的诗句。

李商隐的感情经历十分丰富,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爱情诗。

二十三岁那年,李商隐在洛阳认识了一个富商的女儿,叫柳枝,两人一见倾心,但这段感情无疾而终,柳枝嫁作他人妇。李商隐伤心之余,曾一口气写下《柳枝五首》,并用长长的序言,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初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