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我女儿降生那一刻,我整个人的使命感瞬间就提升了。主要是我认为当代女性生存现状尚有很大提升空间,而许多男性的意识及社会环境的友好程度却远远跟不上,作为一个有女儿的父亲,我必须有一定的觉悟,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拨乱反正的意识——说白了,一个父亲,要成为女儿的坚强后盾。
随着女儿长大,这种使命感与日俱增——使命感本身没有什么变化,但方向有点跑偏。
我坚定地认为,在精神层面上,爸爸就应该是一个超级英雄,充满尊严地、骄傲地,甚至有点倔强地在我女儿成长的道路上无惧任何压力,一路披荆斩棘地护送她到不需要我的那一天,功成身退,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每次想到自己那时候挺直腰板的样子,就激动得要落泪呢。
然而,她还没有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的腰板就坏掉了,因为她有一阵子酷爱骑马,经常要求我趴在地上给她当坐骑。她还给我起了个名字叫小马赤兔,分别来自于两部她比较喜欢的文艺作品,既可爱又充满神骏气质。
那段时间,客厅里、卧室中、书房前,都有我跪在地上向前爬行的矍铄身影。我女儿主要负责骑在我身上薅着我的脖领子——情绪比较激昂时就直接薅住骏(我)马(的)鬃(头)毛(发),英武无比地高喊着“驾!”,穆桂英挂帅一样威风,我则在她的指令下先仰一下脖子,发出“嗯儿哼儿哼儿哼儿哼儿”的嘶鸣声,继而撒开四蹄向前飞奔——同时发出声响的,还有我那跟地板猛烈撞击的膝盖。
但膝盖的青紫还是可以忍受的,关键问题是,她让马停下来的方法,我(鼻子)有点受不了。
这不是小马赤兔,这是小猪八戒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诸如此类的游戏还有很多,多到足以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做爸爸,最重要的是不要太高看自己。
之前去日本一家海洋馆玩,我女儿在门口卖纪念品的区域看上了一盒小印章,图案是各种各样的小鱼,她想买回去,但我爱人拒绝了,理由是这个东西没有什么用处。我看到我女儿眼里闪过一丝失望,突然间父爱爆棚。
我拿起那盒小印章说:“买吧,既然孩子喜欢。纪念品也谈不上什么用处不用处的,主要是个回忆,再说,谁能担保一定没有别的用处呢?”
我说的话是很实在的,大家都是给孩子做过小报的人,家里会常备一些装饰工具,不然就都要自己画,自己上学时没干的,现在都补上了。我爱人听了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就买下来了。
所谓爸爸,就是要讲着道理把事办成。睿智。
回来之后的某一天下午,我躺在沙发上看了会儿书,因为前一天闹胃病,我没吃晚饭,晚上也没睡好,感觉身体被掏空了,还有点发烧,没过一会儿就昏昏沉沉睡过去了。这一觉我睡得很沉,还做了一些零零星星的梦。醒来之后发现我女儿站在我身边,看着我笑。她笑得很灿烂。
好灿烂哦
我想她一定是盼着爸爸早点醒来陪她玩,但又看到爸爸在生病很难受,舍不得叫醒我,这种纠结的心情,在我睁开眼的一刹那突然就释放了,于是她开心起来。我这么解读着她的笑容,内心充满柔软的棉花糖。我拿起手机,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亲子互动时刻。
她看见我拍她,笑得越发开心。
你可实在是灿烂哦
孩子的快乐真是既简单又单纯。我心里有点愧疚,天气那么好,我却因为胃疼没有带他们出去玩,下次一定不能乱吃乱喝了。正在自我反省时,我发现她乐成了这样。
咦,你会不会有点灿烂过头了
这种血盆大口似乎有些超出预期。我不就睡了一个小时吗?也不用乐成这样吧,我心中隐隐感觉有点不对……
然后我站起身来想抱抱她,于是我看见了我的胳膊,从手背到大臂,布满青绿色的瘀血,根本不是闹胃病,而像是中了什么了不起的毒。我必须实话实说,中年人是有那么一点儿惜命的,在那一刻本爸爸差点儿被吓死,待到定睛一看,那些青绿色块状物是各种各样的小鱼……
这是中毒了吧
我正要质问她,她却发出非常霸气的笑声飞快地跑走了。我感觉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去照了下镜子,发现我脸上也被盖上了戳儿。
这样的造型,除了古代押解的犯人和现代肉联厂的合格猪,基本上是绝版了。岳飞被老母刺字,精忠报国;我被闺女盖戳,全程冷链。
我爱人走过来操着本山的语气押着韵恭喜我:“还是你有前瞻性,知道这东西早晚有用,以身试用,被你说中。”
头两年我儿子班级在一个读书俱乐部组织妈妈阅读会,既然是妈妈阅读,作为爸爸自然不能参与,于是我带着我女儿到低幼绘本区域看书。那个阅读区里都是妈妈在陪着孩子。
坦率地讲,看到那个场景我心里挺自豪的,这么多家长里只有我一个爸爸,一种老父亲的使命感涌上心头。我认为一个父亲就应该能文能武,武可化身成赤兔,文能变声读绘本,可以陪孩子疯,也可以陪孩子静,这才是称职的爸爸。于是我在一众母亲中郑重地跟我女儿说:“去吧,挑一本,随便挑,爸爸给你读。”她说了一句“大声点读”,就美滋滋地跑了。过了一会儿,她拿回来这么一本书:
我大致翻了一下,说实话这本绘本内容很好,但问题是在公共场所读起来有点不好意思。
我只好低声下气地跟她商量能不能换一本,但她很坚持,认为我答应了她随便挑就不能说话不算数,眼圈也开始红了。
我骑虎难下,只好小声读起来,结果又被她抗议声音太小。我看了看周围的妈妈们,又看了看我女儿,心说我今天豁出去了,硬着头皮大声念起来。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个中年男子,声情并茂地喊出“哇!**可真了不起!”时是什么样子,周围气氛很凝重,妈妈们都停下来看我。
“我也想有妈妈那样的**!”
我在一桌子母女围观中大声地用小女孩的口吻,充满童稚地读完了这本绘本,展现了一个男子对**无比的热爱。现在,至少有三十多个人知道我的爱好了。
在此后的复读机生涯里,除了复读内容我无法控制,复读方式也更加多样,载歌载舞也时有发生——混了这么多年,我终于混成了点读笔,闺女点到哪里读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脸皮。
我曾经多次表达过某些亲子互动对我造成的精神上的伤害。
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