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声助威兵出山海关,旌旗迎风招展于延绵碣石山间。
校尉飞羽传书奔向沙漠,敌人首领举着烈火照亮了狼山。
边疆的山河大地多荒凉,胡人骑兵仗着地势如风雨袭来。
战士们拼死杀敌不畏生死,将军却在大帐中观赏美人歌舞。
深秋时节大漠草木凋零,落日孤城之下能战的将士越发稀少。
将军们身受皇恩却总是轻视敌人,拼尽全力也未能解开关山之围。
征夫身披铁甲艰辛地久久守着边疆,多少家中妻子因别离而哭泣。
妇人们独守故乡伤心断肠,出征的军人在蓟北徒然回首望。
边境多么遥远难以到达,绝境之地苍茫一片什么也没有。
从早到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寒冷的北风在夜里吹来打更声。
士兵们互相看到白刃上遍布血迹,一心以死报国岂是为了功勋?
你看不见战场的残酷艰苦,战士们至今还在思念李将军!
故事
东北边境告急,契丹入侵。
军队连夜出征,解边境之围。
锣鼓喧嚣,声势浩大,皇帝亲自大赏将士,希望他们得胜归来。
前线的战士们奋勇杀敌为国捐躯,将军却还在大帐里面欣赏美人跳舞,喝酒享乐,寒了战士们的心。
正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战士们牺牲大半,战况越发艰难。寒风凛冽的孤城,满是肃杀绝望的氛围。
眼看敌人越来越近,想起家乡的妻子每日以泪洗面,思念丈夫。
剩下的人仰天长啸,一声叹息,披上战甲拿上宝剑,即便明知是必败的仗,也要迎接最后的死战!
男儿本自重横行!
我等铁甲依然在!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飞将军那样的将领让我们打胜仗,只能慷慨赴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相接的边境地带。
角:古代军中的号角。
燕脂:比喻战场上鲜血纵横,染红泥土如同胭脂。
凝夜紫:暗指战场血迹干涸,在夜色下呈现暗紫色。
易水:河名,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这里的易水指的是荆轲“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情怀,而非实指易水。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引申为尊重人才,招纳贤才之意。
玉龙:宝剑的代称。
译文
黑压压的敌方大军如同黑云席卷而来准备摧毁城池,战士们的铁甲朝着太阳金光粼粼。
战斗的号角声响彻秋天的夜空,边塞将士们浴血奋战,鲜血在寒夜中凝结变为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