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智猪博弈中还可以发现,在A<10时,任何一方去按都是集体理性的选择,但是每一方在决定是否按按钮的选择上,又都是个体理性计算的结果。如果想让大猪去按按钮,在给定按按钮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唯有通过改变猪食的分配比例来解决。比如说:按按钮的成本是7,这个时候按照原先6∶4的分配比例,大猪是不会去按按钮的,但是,如果猪食的分配比例不是6∶4,而是8∶2,那么,大猪就会选择去按按钮,这样大猪至少还有1个单位猪食的净收益。由此可见,收入分配的不均将有助于减少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从这一角度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助于帮助未富的人。
3。在按按钮的成本为7时,如果小猪利用离食槽近的优势吃4个单位的猪食,大猪就没有了按按钮的积极性。因此,理性会让小猪故意少吃一点,比如只吃1个单位或者2个单位的猪食,这样大猪才有积极性去按,自己也才能有机会吃到猪食。富人愿意行善,离不开穷人的点赞。一个老师上课上得好,自然也离不开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他人发朋友圈最好的办法是点赞、点评和转发。
4。对于大猪来说,只要自己按按钮的净收益大于0,即便小猪的收益比自己更大,也会选择按按钮。正如电影《蜘蛛侠》中的一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选择做大猪,虽然很多时候有委屈,但是,当他意识到自己对群体的贡献时,内心想必也是充满自豪感的。
无处不在的搭便车行为
由于博弈参与者承担成本的能力不同,搭便车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广泛存在的。不妨再给你举几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1。山寨产品
“山寨”一词最早指的是山中的城寨,在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后来也用来指称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如今,这个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盗版、克隆、仿制等搭便车行为。在制造业,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山寨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产品的外观和功能,通过节省研发费用、推广费用等方式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与成名品牌展开价格领域的激烈竞争。山寨产品的领域涉及服装产业、数码产业等。
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不同规模的厂商。由于研发的高投入,无论大厂商是否研发某产品,不研发始终是小厂商的占优策略。换言之,不进行研发,对大厂商的成果进行模仿和复制往往成为小厂商的理性选择。在小厂商肯定不会投入研发的情况下,大厂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进行研发投入。等大厂商研发成功后,小厂商选择“山寨”。
2。网络购物
网络购物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购物方式。在网络购物中,到底有哪些搭便车现象呢?
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卖家的搭便车行为,如卖A货或高仿产品。这种行为类似于前面介绍的“山寨”现象。这确实是一种典型的搭便车行为。但是,这里想重点分析的是买家的搭便车行为,没有买家的“配合”,卖家要想搭便车也没那么容易。
对于高仿产品的需求,不仅仅来自穷人假装有钱的需求,还来自富人的需求。人们的正常想法是穷人因为没钱,买不起名贵的正品,只能买便宜的高仿品。富人因为有钱,才会去买名贵的正品,并以此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然而,现实中,也可能恰恰相反。穷人背上一个名贵的包包,很容易被人认为是高仿的,所以,穷人需要通过买一个明显的正品来证明其买的不是高仿的;富人就算买一个高仿的包包,也会被认为是正品,所以未必需要通过买正品来证明自己的经济实力。因此,一些买高仿的富人搭了那些买正品的富人和穷人的便车。
很多人网购商品,在搜索的时候会选择“销量从高到低”的排序。这是甄选商品好坏的一个有效手段,销量很高的商品一般都不差,因为你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此外,大家在购买之前还会去“评价详情”中阅读已购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这些行为都是在搭已购消费者,特别是已经在使用的消费者的便车。这为后买的消费者节省了购物成本。
当然,需要补充的是,如果按照销量进行排名,一般的情况是价格越便宜的商品往往销量越大,这种产品的品质未必会特别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对于那些想购买更高品质的消费者来说,还可以通过“价格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挑选。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区间里面,筛选出消费者评价比较高,销量也不错的商品,然后再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
3。便宜没好货
人们相信“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道理,其实也是一种搭便车行为。现实中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准确判定一件商品的品质好坏,比如对于珠宝、茶叶、丝绸等,只有比较懂行的人才能判定出商品品质的好坏。如果某个商家以次充好,给一种低品质的商品标上一个高价格,这样做只能欺骗到不懂行的消费者,骗不了懂行的消费者。而那些不懂行的消费者因为清楚自己的不懂行,自然也会担心购买了以次充好的商品,所以他面对高价商品的时候会非常谨慎。在一个行业中,当懂行的消费者到达某种比例以后,商家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的企图就不容易得逞。这么一来,商家还不如制定一个低价格,以获得更大收益。由此,对于那些不懂行的消费者来说,就可以根据价格高低来判定品质的好坏。从这点来说,不懂行的消费者搭了懂行消费者的便车。这么做的前提是,对该产品而言,懂行的消费者在总消费者中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行。否则,对于不懂行的消费者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不买。
记得好多年前,有一个总裁班学员就和我说,他会反复告诉自己的孩子一个道理,买吃的东西就买贵的,贵的就是好的和放心的。确实,食品的品质高低相对容易判断,懂行的消费者会远多于不懂行的消费者,再加上食品的购买往往有重复性。这样一来,就算你不懂行也没关系,要想吃得好、吃得放心就买贵的,这基本上错不了。
4。无处不在的搭便车行为
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搭便车行为,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搭便车的行为。高校中那些教学水平差的老师,搭了教学水平高的老师的便车。三甲医院中医术低的医生,搭了医术高的医生的便车。学生努力考名校,也是为了搭那些更优秀的同学的便车。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搭了那些懂得感恩的人的便车,让自己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我到浙江省以外的地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浙江人,怕被别人怀疑是骗子。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只要人家一问起老家是哪里的,我都会很自豪地说:“我老家是浙江的。”你说,我是不是也在搭“浙江人”这个品牌的便车呢?
本章小结
1。智猪博弈是一种搭便车博弈,允许搭便车有利于社会总福利的增加。
2。富人愿意行善,离不开穷人的点赞。是穷人,请多点赞;是富人,请多行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3。山寨产品是厂家的搭便车行为。网络购物让买家也变得容易搭便车,从而降低了我们的购物成本。
考考你
在你看来,“山寨”现象是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还是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