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博弈论每个人都能成为决策高手(人民日报推荐) > 第14章 万元陷阱 你必须有一种归零心态(第1页)

第14章 万元陷阱 你必须有一种归零心态(第1页)

第14章 万元陷阱:你必须有一种归零心态

如果我问你,你会花1万多元买我手里的1万元钱吗?相信你的第一反应是:“你以为我傻啊?”然而,这样的傻事每天都在发生。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还真有人会这么傻!甚至很多人都会这么傻!

初次接触“万元陷阱”的人,很难把它与囚犯困境联系在一起,也很难理解人们为啥会花1万多元钱去买1万元的人民币。

万元陷阱的来源

1950年,苏必克(M。Shubik)和另外几个人(包括著名的纳什)共同发明了一种称为“大傻瓜”的扑克牌游戏。游戏中,参与者为了取胜通常会选择背叛他的同盟者。结果人们在玩的时候,还挺当真的。有一对夫妻在玩这个游戏后竟然都很生气,各自打车回家。这使苏必克想到了这么一个问题:是否存在一个让参与者共同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最后两败俱伤的博弈?1971年苏必克以《美元拍卖游戏》为题发表了研究论文。在游戏中,苏必克把1美元纸币作为拍品,当众拍卖,拍卖的规则是:出价最高的人获得拍品,出价第二高的人也要付出所出价格的款项。

苏必克在文章中说:“这个博弈的试验证明可以以远远多于1美元的价格卖出一张1美元的纸币,总的拍卖收益在3~5美元是极普通的事情。”(1)

考虑到1美元实在太少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把1美元的拍卖游戏更改为10000元人民币的拍卖。具体的规则如下:

现将10000元钱拍卖给大家,请大家互相竞价,以100元为加价单位,直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出价最高者以其所出价格获得10000元钱,同时,出价第二高者也得将其所出价格的金钱数量付给我。

那么,你会选择怎样的竞拍策略?

如果你说不想参与这个博弈。那么,如果大家都不参与,你会参与吗?你会说愿意,因为这个时候你只要出100元就可以获得我手里的10000元,获得9900元的收益。这个道理,每个人都能想明白。

问题是当你出了100元以后,其他人会说他愿意出200元,因为他可以就此获得9800元的收益。当然也会有人出300元,指望获得9700元的收益。假设几轮加价后最高出价是1000元,你是第二高出价900元,那么你会不会就此放弃呢?肯定不会,你放弃会损失900元,如果加价到1100元,你可以赚8900元。那么,你肯定会加价到1100元。

于是你和对方就会不断加价直到你已经加到9900元,对方已经出价10000元。那么,你是否就此放弃?我想不会,因为你选择放弃会损失9900元,如果选择加价到10100元,只损失100元。这个时候的你,已经身不由己。很自然地,你会加价到10100元,对方也会加价到10200元,双方不断加价,直到有一方再也玩不下去,甚至宣告破产为止。怎么样,这陷阱真的是够深的吧!

如果你认为,以上分析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演,现实中应该不会发生,那么,我就告诉你几个发生在美国的有趣案例吧。

哈佛大学教授马克斯·巴泽曼(MaxH。Bazerman)每次在上谈判课的第一节课时都要做一个拍卖实验。他在空中挥舞着一张20美元面值的钞票进行拍卖。两个规则:第一,竞价的加价单位是1美元;第二,竞拍的第二名也必须兑现自己的竞拍价格。

在巴泽曼教授所进行的拍卖游戏中,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参加研讨的企业总经理,不管竞拍者是什么人,他们始终都无法逃脱亏损的结局。很多时候,他们为自己挖的坑越深,就越会继续挖下去。

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AvinashK。Dixit)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有多本博弈论方面的著作。一次本科博弈论课程结束时,他拿出20美元对学生们说,哪位学生鼓掌时间最长就把20美元给谁。最后胜出的学生鼓掌竟然持续了4个半小时。这个结局想必一定出乎你的意料吧?

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次迪克西特教授在演讲结束后拿出40美元奖励鼓掌时间最长的听众,结果其中的6个听众连续鼓掌超过了两个小时,考虑到再这么一直竞争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他最后决定由这六位听众平分了这笔钱。你发现了没有,迪克西特的鼓掌比赛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万元陷阱吗?

万元陷阱的三个特征

回想一下,自古以来人类为捕杀动物所设的“陷阱”是不是和刚才介绍的万元陷阱非常相似?这些陷阱通常有以下三个特征:

1。有一个明显的诱饵;

2。通往诱饵之路是单向的,可进不可出;

3。参与者越想挣脱就会陷得越深,变得不能自拔,最后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人类社会的很多活动都存在类似的特征。

1。网络游戏:充分利用了人类争强好胜的心理。在纯粹以赢为目的的游戏争斗中,通过引诱玩家不断花钱购买装备以便在游戏中获胜,最终导致玩家们两败俱伤。

2。竞技体育:有些比赛项目用名次和高额奖金为“诱饵”,“引诱”人们每天花大量时间进行高强度的魔鬼训练,甚至通过兴奋剂来提高比赛成绩,最终导致很多人伤痕累累,甚至一身病痛。

3。勇攀珠峰:以征服地球第一高峰的成就感为“诱饵”,“引诱”全世界无数的职业登山者和业余玩家,花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费用,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去勇攀珠峰。2019年5月,据外媒报道,在8500多米的“死亡地带”,200多名身穿醒目羽绒服的登山者排着长龙,造成“珠峰大堵车”。2019年的珠峰登山季(5月中下旬)已有11人在珠峰遇难,这座世界第一高峰,正在成为全世界最致命的网红打卡点。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张人类攀登全球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死亡率统计表(表14。1)。(2)看了这个统计表,你一定会震撼无比。

表14。1 14座8000米级山峰死亡率

共享单车的困局

高铁、手机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在2017—2018年,共享单车可谓出尽风头。但这头在风口被狂风吹起的“猪”很快就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最后落得个惨痛的结局。

在一开始的想象中,共享单车被看作一个“暴利”行业。有人曾经简单地算了一笔账:一辆自行车如果1天被骑3次,就有3元的收入,自行车的造价在800元左右,3年折旧完毕,每天的折旧成本不到1元,加上每天不到1元的运营成本,一辆车子每天的投入成本是1。5元,毛利也是1。5元。(3)听到这里有没有暴利的感觉?那可是100%的投资回报率啊。如果再算上广告投放的收入,押金的利息收入和理财收入,以及其他的收入,拿到远超100%的回报率绝对是分分钟的事。

热门小说推荐

小阁老
三戒大师小阁老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