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玻色子的属性在“能与弱场耦合”及“不与弱场耦合”之间交替,因此它的弱超荷也在+1和0之间来回变换。但注意,你看谁正在从山顶向我们走来?埃米·诺特!
“你猜怎么着?”她说,“弱超荷也是守恒的。”诺特心满意足地看着自己造成的伤害,淡然离去。
按照诺特的理论,如果Z玻色子开启或关闭弱超荷,那么这个属性一定去往某处或来自某处。弱超荷是一种守恒性质,不会凭空产生或凭空消失。一定还有一个场,它能够从Z玻色子吸收弱超荷,或者向Z玻色子提供弱超荷。这个场就是布绕特-恩格勒-希格斯场。
每次Z玻色子变成左手性的时候,它就从场中吸收弱超荷(吸收一个戈德斯通玻色子);当它翻转成右手性的时候,它就把弱超荷退还给场(释放一个戈德斯通玻色子)。
我把Z粒子想象成一种发条假牙玩具,它不断地开合,同时吞噬或吐出弱超荷。
下面这张费曼图表示一个Z粒子不断地与布绕特-恩格勒-希格斯场混合与脱离,所以当我发现一个Z粒子的时候,也就“在它的嘴巴里”发现了戈德斯通玻色子。
这张费曼图显示了一个Z粒子呈之字形运动,从左手性(L)跳到右手性(R)。它最开始处于左手性,接着翻转成右手性,并释放一个携带弱超荷的戈德斯通玻色子(见图中虚线)。它暂时处于右手性,接着翻转成左手性,并吸收了一个戈德斯通玻色子,重新获得弱超荷。如此周而复始。
谁在乎呢
当两个粒子相互作用时,它们的场就会耦合。但如果一个粒子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手性,耦合就会消失。
这就好像一个Z粒子每隔几秒就会变换心情,从愉悦、振奋变得阴郁、古板一样。如果你想给Z粒子讲一个笑话,就必须抓紧时间,因为它会随时变得不苟言笑,你们的互动将不复存在。或者如果你想告诉它宠物马的死讯,也必须抓紧时间,因为你马上就会想出一个关于死马的双关语,并把笑意浮现在脸上。
当Z粒子翻转手性时,它变得更难与之相互作用,而这样的粒子不容易被影响。Z粒子会像子弹穿过烟雾一样穿过周围的各种场,但不改变手性的粒子更容易受影响。
换句话说,快速翻转手性的粒子倾向于保持原来的轨迹,而缓慢翻转手性的粒子很容易偏离航程。我们只需要描述重物体和轻物体之间的区别。
光子能被反弹,是因为它没有质量;而Z粒子不容易被抓住,动量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它很重。手性翻转被认为是质量的来源,因此是布绕特-恩格勒-希格斯场使Z粒子有质量,而光子没有质量!
不仅仅是Z粒子。μ子手性翻转的速度比电子更快,这意味着它更难减速,因此μ子比电子更重。当然,事实也是如此。
事实上,W+粒子、W-粒子、电子、μ子、τ子和所有的夸克都在不断地翻转手性,这意味着它们的超荷需要通过布绕特-恩格勒-希格斯场守恒。每一种粒子都通过所谓的“汤川耦合”机制与这个场耦合,这非常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粒子一开始就有质量。你看,现在手性不是无用的了吧?
神圣的质量守恒对称性破缺,蝙蝠侠!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我们没有办法探测布绕特-恩格勒-希格斯场。戈德斯通玻色子允许粒子手性翻转(获得质量),它与粒子混合在一起,我们无法探测到单独的戈德斯通玻色子。
事实上,诺贝尔奖得主利昂·莱德曼写了一整本书描述自己的挫败。他原本起的书名为《该死的粒子》(TheGod-damnParticle),因为戈德斯通玻色子太难找了。可惜出版商不同意这个书名,所以莱德曼简化成《上帝粒子》(TheGodParticle),这个名字的争议就少很多。[6]
那么,当粒子总是与其他粒子混在一起时,我们要如何检测它对应的场?在这个方面,彼得·希格斯比另外两人走得更远,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开始把整个场叫作希格斯场(也许也因为更顺口)。
希格斯场与其他场都不同,因此希格斯认为它可以做一些新奇的事情:携带振**波。其他场在空间中的每一点都有0值,但希格斯场没有,如果你给它足够的振**,你就可以向它发送瞬时压缩,作为希格斯场中的瞬时量子被检测到。这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从学术上来说,希格斯玻色子并不有趣,它只是证明了希格斯场的存在,这就是物理学家在2012年很难解释它的原因。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圆周为27千米,造价为90亿美元,并且每年还要花费10亿美元运行这台机器,大约消耗1。3太瓦(1)的电力。因此如果记者非常平和地问“希格斯玻色子是做什么用的”,而你回答“它什么都做不了”,这个回答就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希格斯场和戈德斯通玻色子的确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但它们太狡诈了,所以我们必须在场中创造一个没有意义的粒子,看戈德斯通玻色子是否在那儿。希格斯玻色子并没有赋予粒子质量,但它证明粒子获得质量的理论是正确的。这就是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作用。
取一束强子(夸克组成的粒子),把它们发射到巨大的隧道之中,隧道通过电磁力使强子循环加速,就像一个巨大的离心机。这些强子的速度达到光速的99。9%,温度比太空稍低,然后使在循环中的不同点撞击在一起,释放出的能量最终分布在整个场中。
有时你会听到这样的描述:就好像夸克撞在一起,里面的粒子掉出来。但这是不对的。夸克里没有粒子,但它们撞在一起的时候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会转移到其他场中。撞击也产生了电子、μ子、τ子、中微子、反物质、胶子、光子、W粒子、Z粒子,如果足够幸运,就会撼动希格斯场,而我们就能从读数中看到一个微小的光点。
2012年7月4日,这一重大发现终于在法国一个拥挤的演讲厅里被公布。演讲只用了一张PPT,上面是漫画字体,但也毫不逊色。人们终于发现了具有希格斯玻色子预期属性的粒子。
掌声响起的时候,听众席里的彼得·希格斯开始哭泣。他48年的研究结束了,他的假设得到了证实。
埃米建的房子
量子场论中粒子的完整列表非常庞大。以夸克的数量为例,最开始有6个主要的场: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夸克、顶夸克和底夸克,每种夸克都有3种可能的色荷(红、绿、蓝),因此共有18个粒子/场;接着,我们还要考虑所有的反物质夸克,加起来是36个,如果还要考虑左手性和右手性,那就是72个。
然而,大多数变种都非常像,所以与其把所有可能的粒子放在一个粒子周期表中,我们不如画一个简要的列表,如下:
你所看到的,是我们把一个世纪以来的科学实验和诺特定理的对称性结合在一起。
诺特奠定了基础,狄拉克、费曼、盖尔曼、温伯格、格拉肖、希格斯等许多人创造了这个精巧而美丽的复杂结构。
这被称为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因为它建立了每一种粒子以及它们之间每一种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式。这是物理学的最高成就。
对一些人来说,大型强子对撞机似乎是一种浪费。但是请记住,这是一台用于测试宇宙最伟大理论的机器。量子场论和诺特定理给我们提出了最宏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创建一个最宏大的答案是理所当然的。
(1) 1太瓦=1012瓦—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