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是有付出但期待回报的、需要做出平衡的。我们会说“谢谢”,然后会去找、去想可以做些什么来回报对方。我们经常会说“我欠你一份情”,但是很少有人说“我欠你一份爱”。结婚前什么都不计较,就是爱比情多,结婚后计较很多事,就是情比爱多。假如你准备结婚,就要提醒自己这点,把两者分清楚。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我最反感的话之一。爱情难道只是把对方骗到手的一个工具吗?不然,婚姻根本就是爱情的开始!
恋爱是“我尝试找一个能够陪伴我一生、与我一同经营人生的人”的寻找过程,这个过程不一定第一次就会成功。等终于成功了,便是结婚,向全世界宣布:“我已找到一个适合的对象,准备跟他一起创造充满甜蜜爱情的人生,建立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请大家不要干扰。”所以,婚姻才是爱情的真正开始。
爱情是终生恩爱的婚姻生活所必需的,那些结了婚没几年,牵着老婆的手就像左手牵右手的,只是说明他们结婚后很快、很早就没有了爱情。也因为这样,我们要明白,爱情不应该是只一方讨好另一方,不应该只有付出,爱情应该是用一个成熟的心态来不断地找出两个人如何更好地配合对方,两个人如何用心经营彼此的关系,能够不断地营造爱情,越来越开心。当婚姻里没有了爱情,或者爱情越来越淡的时候,两个人在一起的动力就开始减少,如果不做一些事去改善,剩下来的就只有结婚证所保障的法律意义上的关系了。
在理性世界里,不想做而必须做的叫作责任,“是我的责任”的意思是我已经不享受做事情的过程,可是我一定要做。如果你很喜欢做一件事,很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你是不会把它当作责任的。爱一个人,本来就会愿意为他做一些事,让他更轻松、更满足、更成功、更快乐。当1+1>2的时候,两个人一起走一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充满爱情的婚姻不会沉闷,只会甜美,每天都是快乐的,因为两个人的内心动力就是“我愿意为他做得更多一点,让他有更多的成功、快乐”。
婚姻双方的价值观
在婚姻关系中,双方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同时也是走进婚姻的人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的点。为什么在有些婚姻里,某些事情一出现就会对婚姻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到了要离婚的地步?为什么婚姻里的丈夫妻子会对某一件事的发生感到极度震惊、极度痛苦?这是因为两个人之中的一个的价值观受到了冒犯。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其中有些价值观关系到一些对你很重要的存在价值,任何进入你生命的事物都必须尊重这些价值观。它们比婚姻或者维持婚姻更重要,假如不能在婚姻里维持这些重要价值,你宁愿放弃婚姻。在中国,离婚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对方出轨,这就是说,出轨违背、冒犯了伴侣的价值观。
明知对方不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却仍然跟对方结婚的人,天天生活在惶恐、焦虑中,就好像身边有个炸弹,随时会爆炸。这样的婚姻没有未来,而且注定会以悲剧收场。
你在婚姻方面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呢?你可以先问自己四个问题:在美满的婚姻里,你觉得什么最重要?在理想的婚姻里,你最在乎的是什么?你希望幸福婚姻能带给你一些什么?良好的婚姻将带给你人生一些什么?你要不断地去想这四个问题,想到什么就写下来。你可以列一个清单,比如说你写了八条,你把这八条按照你的感觉排一下次序,最重要的排第一,最轻微的排最后。排好之后你问问自己,假如必须去掉一条,你会去掉哪一条?你可以用每两条相互比较的方式去筛选,比如第一条和第二条只可以保留一条,你会选择哪一条?用这样的方式找出你内心的重要排序。你会发现,虽然你内心希望越多越好,但还是有可能让自己删掉一些的。也许删到剩下三条时,你觉得真的不可以删了,那这三条就是你的价值观。
假如你在结婚前可以把自己的价值观跟对方磨合好,婚后出现让你觉得震惊、觉得很受伤的事的概率就会低很多。如果对方是个聪明人,他清楚你的价值观,结了婚之后他懂得如何与你一同设计及经营婚姻生活,以充分保证两个人的价值观得到保护。
工作与家庭
请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第一步,请写下你现在的生活中,耗费你最多时间的十件事是什么,例如陪孩子、工作、打游戏等。
第二步,请写下你人生中10—15个最重要的人(仍然健在的,如父母、伴侣、孩子……)。
注:假如你仍是单身,可以假设十年后你已经结婚了,有了伴侣和孩子,然后按你的看法把他们写在上述的两张纸上(第一张是行为、耗用时间的事,第二张是人,以及他们的身份)。
第三步,以上只是准备,现在用一张空白A4纸画图,如图2所示,然后将上面准备好的资料填入这个图:中心的人是“我”,本人。
圈1:对我最重要的人和事。
圈2:对我次重要的人和事。
第四步,按实际情况,用红笔写下在“做这事,陪伴这人”上所花的大致时间,比如工作9小时,陪伴父母10分钟。
第五步,看着全图,问问你自己:我现在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需不需要修正?
如果认真地、一步一步地把上述练习做完,相信你会获得一些重要的启发:
其一,你希望有美满、快乐、幸福的婚姻生活。
其二,婚姻生活是下半辈子几十年,整条人生路的重要事项。
其三,美满、快乐、幸福是需要投放时间与精力的。
其四,如果在现实生活里错把时间、精力投放在其他人、事、物上,就无法收到上面的效果。
如果其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那么你可以怎样修正呢?
我曾在课堂上遇到一位男士,他问我:“李老师,我和我太太结婚两个月了,现在我有一个可以去北京工作的机会,那份工作比我现在这份工作的工资要高很多,福利也好很多,同时那家公司也很有名气,我是不是应该去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我将来有很好的发展,可是我老婆很反对,老师我该怎么办呢?”我说:“你刚结婚两个月,就变心有新欢了?”那位男士没有明白我说的“新欢”指的是工作机会,而不是人,他立刻否认,说绝对没有。我说我指的是北京那个工作机会可以替代现在刚刚结婚才两个月的老婆。
在我们一生当中,工作可以换好几次,可是你不会希望你的伴侣总是在换、换好几次吧?所以,工作和婚姻根本就是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的,是不能放在天平两边来衡量的。所谓的“我去北京是为了我的家庭更好,因为那份工作可以拿到更多的工资”,是在骗谁?你是说为了更多的钱,就可以把新婚妻子放到旁边了?事业既然那么重要,重要到你都不准备经营家庭,那你干脆就不应浪费时间结婚。不准备投放精力与时间在家庭上的人不是一个好伴侣,不管话说得多么漂亮,都是骗人的。
如果你准备结婚,你就要想清楚婚姻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你决定结婚成家,这个“家”对你有什么意义,家人对你有什么意义。你准备好把你的家人和家庭放在最贴身的一层了吗?抑或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事业?
共同约定
两人谈恋爱期间就可能会出现迁就、妥协的情况,需要两人找方法去配合对方,或者因为爱而愿意改变自己。简单的如饮食习惯:一个广东人不吃辣,喜欢清、淡、鲜的口味,而对象是四川人,喜欢辣、麻这种重口味,这就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了。恋爱就好比一个体验时间,让两人可以摸索相互配合和适应的可能性,如果这关过不了,婚姻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假如这样两个人终于结婚,且一起愉快地生活了几十年,那你可以肯定他们两个人都有愿意改变自己去谋取“我们”的有效共同生活模式。
在我的关于恋爱及婚姻的书《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里,我就说过“我就是这样的”是最终导致恋爱或婚姻关系走向终结的人生态度。有这种性格的人是不会珍惜任何人或事物的,他会不惜破坏或牺牲任何关系或机会去保持自己的性格。
若想做到1+1>2,若想让这个家真的成为将来新生命最好的身心成长空间,两人婚前一定要相互了解,建立起有效相处的机制。如此,一方面能快速度过磨合期,另一方面更容易产生1+1>2的效应,有更多的轻松和满足感。两人应在婚前就要确定这些能力的存在,然后再走进婚姻。建立一个“约定机制”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除了语言行为方面的具体模式上的约定,例如两人约定(只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