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社会与家庭里,“怨妇”与“愤男”到处都可以遇到。我通过研究发现,这类人小时候跟父母关系不好,跟父母的联结有缺失,或者经常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及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等,这是导致出现“怨妇”“愤男”的主要原因。
抱怨、批评、指责、否定这类行为背后的深层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
一个是我被看见了,我被接受与尊重了。(存在感)
另一个是我是重要的,我有权利被聆听及爱护。(被爱、被需要)
解决的方向有三个,需要同时进行,完成单个或者任意两个都达不到好的效果:
一是消除成长过程中的创伤,重新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是重建自我意识及支持本人成长的心智,提升思维能力及生活技能(如沟通、人际交往等)。
三是身为他的伴侣,每次回应都不针对抱怨的事情,而专注于满足他的深层需要。
这一类的怨言及愤怒情绪,应该被解读为“我力量不足了,需要支持,需要增加力量”。这种情况就像球赛里喝一瓶功能饮料一样,所以请他吃顿饭,多夸奖他做得棒的地方,打打气就可以了。
可以偶有“小孩状态”的情况
前面已经跟大家介绍过“投射现象”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是这个人跟父母的联结没有充分完成便踏入本人的人生了,例如去外地念书、外出工作,或跟父母闹翻了等。这个人内心深处会有一股动力去完成这份联结,于是他会不断地找一个,甚至一些看似有力量的人当父亲母亲,希望可以在其身上完成与父亲母亲联结的深层需要。
投射现象普遍可见,想找一个完全没有投射现象的人简直是不可能的。
需要注意的是,“小孩状态”跟“投射现象”是略有不同的。投射现象有选定的对象(人),因为认定对方是父亲或母亲,相处过程中会提出要求,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应该给我的,你不给我就是不对了。因为你是我爸爸妈妈,无须道理或原因,也不谈公平,甚至不需要说‘谢谢’”。这是潜意识里小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在生命传承的先天性遗传事物里自然有的。若对方不给予,这个人就会感到委屈,也会感到失望,并且会担心失去了这份特权,因而不断地抱怨,表现出强烈的操控欲。
小孩状态是没有选定的对象的,在任何环境、任何人群里,都可能就会跑出来,操控这个人的思想、说话及行为模式。若他的要求被忽略或拒绝,他会感到失望、不开心,甚至愤怒,但是不会有委屈的情绪。他也可能根本不在乎别人怎样看他、对待他,想要什么就自己去拿(熊孩子是很好的模式标签)。两者比较,易于分辨的细节如表1所示:
在两性关系中,投射现象是连续性的,就像是两个人掉进一张渔网,越缠越紧,喘不过气,两个人都辛苦;而小孩状态偶尔出现,表现出一点点天真,可以给沉闷的生活带来片刻的清新,甚至会调节两人之间的气氛。只要不执着、不较真,它是没有伤害性、破坏性的。试想,两人去郊游,或者放假去山野村落或外国风景优美、环境秀丽的地方游玩,两个人手牵手蹦蹦跳跳地前行,跳跳水洼,摘一束野花,能充分地消除疲劳和压力。
每个人内心都应该保留一个小孩。小孩的蛮不讲理、贪心、自私、不负责任、只吃不做的特质,对人生无利,不要也罢;但是小孩的那份天真、无惧、好奇、勇敢、爱尝试、不气馁、不断创新求突破、无心机、真诚坦白、积极乐观、喜欢助人、愿意分享等很好的特质,让我们越活越有动力、有信心,而且让我们能更好地对待其他的人、事、物,在接受与被接受、尊重与被尊重、爱与被爱方面做得更好。
我们成年了,当然需要有成熟的性格及心智,但是内心的小孩让我们内心不会变老!
婚姻中的信任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否愿意,都不可能对另外一个人绝对、完全地坦白,就算他想做到,都没有可能。对于任何发生过的事情,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所有细节,因为总会有些细节、有些点点滴滴会被漏掉。
如果对方让你无法信任,你要想一想,到底是他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对方过去的确很糟糕,让你没办法信任他,你也许根本就不应该挑选这个人做伴侣。你明知道对方说过的话从来没有兑现过,你还是要跟他在一起,那你还抱怨什么呢?假如不是他的问题,是你自己要求对方像上面所说的那般对你坦白,他不但无法做到让你完全满意,还会很快地厌倦这种生活,最终会离开你。
金融投资界有一句名言:不是风险有多大,而是你能面对风险的能力有多大。我们首先必须信任我们自己,把信任伴侣的那份感觉从他身上移到自己身上来。我信任我有足够的能力照顾我人生的成功、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绝对的信任。只有那些不愿意照顾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人,才会把自己交给另外一个人,让他去照顾自己的成功、快乐,同时又不相信他会对自己好。因为不能相信自己能照顾自己,便也不能相信别人。这样,事事都会怀疑,两人的关系因此会有很大的压力。
所以,我们必须能信任自己: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能照顾我自己的成功、快乐;我可以在相处的过程中觉察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我能判断他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我信任我的觉察和判断。
如果你真的没办法信任任何一个人,那你最好不要结婚,先搞定你的创伤,不然对你、对对方都不公平。如果你没有办法信任对方,为什么要和对方一起走进婚姻呢?总不能像在澳门赌场扔骰子那样,靠运气来决定婚姻大事吧?
操控只会更失控
很多专家喜欢教大家掌握一些方法,让伴侣乖乖地受操控,他们的婚姻哲学崇拜操控,爱用“征服”二字。可是,谁会愿意一生都被人操控?我曾经看过一些文章,里面说“女人应该保持一点神秘,让对方摸不着头脑”,这是“让我操控你,同时不让你操控我”的意思。这是在捉迷藏吗?两个人每天生活在猜来猜去中,有可能相伴一生,做对方心灵的港湾吗?累不累?两个人要坦诚沟通本来就已经有很多困难和挑战,还要搞这些有的没的,那日子到底怎么过呢?
因为没有安全感而想要操控对方,只会产生反操控。假如用强势来让对方听话,就好像女强人用力量来压制对方,这个时候如果真有一个男人愿意和她在一起,就只会产生三种结果:
第一种,这个男人变成听话的小猫,而女强人很快就会对他不满意了,因为女强人有力量,有力量的人看不起没有力量的人,所以她会去找一个更有力量的。
第二种,这个男人会变得阳奉阴违,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和女强人在一起的时候让她有足够的威风,转过身来自己在外面养情人。
第三种,这个男人受不了对方强势,最终两人劳燕分飞。
所以,不要以为操控、有力量就会有好的效果,结果往往可能事与愿违。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拼命抓东西的人,用一个比喻来说:如果花够香,自然可以吸引蜜蜂过来;如果花蜜够多,蜜蜂自然就会愿意留下来。在婚姻情感关系里,两个人之间没有真正的输赢,因为无论怎么赢都会赔上一些东西,但是,每当有操控与反操控的斗争时,结果就总是双输的。
这里有一个案例,分享给大家。
小红22岁时进入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她的领导是王成主任。王成主任发现小红不爱说话,不会跟办公楼里多数女员工那样,扎堆聊天,对人品头论足、说三道四,而只是低头工作。她对细节很看重,所以交上来的报告写得都很翔实。年终考评时,王成给小红的评语是:一名沉稳可靠、可以信赖的工作者。
第二年王成主动约会小红,恋爱三年后他俩结婚了。婚后不到一年孩子出生,小红成为全职太太,不上班工作了。当王成以为幸福家庭、幸福人生已经稳抓在手里的时候,问题开始出现。首先,生活上的很多琐事小红都感到不满,向王成抱怨越来越多。王成现在已经是分公司的副总,事务日渐繁忙,工作辛苦,回到家还要听老婆的抱怨,很是烦恼。起初他以为小红可能有产后抑郁症,便多加呵护、迁就,哄她开心,可是很快就没效了。王成又以为小红是因没有上班工作,没有了自我价值而失落,于是看了一些书,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效果是有的,但是很快又不成了。而且,小红开始怀疑王成所做的努力,甚至怀疑他在外面喜欢上了其他女人。
王成考虑到孩子需要很多的照顾,再加上家务,小红可能是太累了,应付不过来。于是他跟小红谈好,请了一个保姆来分担小红的家务,同时鼓励小红出去学习,参加一些她喜欢的课程、学习班和训练班等。
这样平静地过了不到一年,老情况又出现了,小红经常抱怨、指责、否定、批评王成,而且渐渐认定王成在外面有了另外一个女人,不爱她了。无论王成怎么努力,小红都说王成虚伪,只是想掩盖他在外面做的坏事。两人的争吵越来越多,慢慢地,家成为王成下班后最不想去的地方。
王成认为小红是无理取闹,小红认定王成外面有人。终于,两人分居了,一年后,两人办了离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