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李中莹婚姻心理课有用吗 > 第九章 如何把婚姻经营好(第1页)

第九章 如何把婚姻经营好(第1页)

第九章如何把婚姻经营好

制造浪漫

很多人觉得浪漫就是吃烛光晚餐、送鲜花之类的,结果重复了几次便觉得索然无味了。我给浪漫的定义是:浪漫是率性随意,不在乎旁人眼光及大众标准(当然,不得违法),不在乎成本地追求没有预谋的乐趣。

想要浪漫的人很多,真正懂得浪漫的人却很少。这需要一些条件:爱自由,有好奇心,追求美好事物,愿意不断增加知识和提升品位,懂的越多越好,但不一定需要很好的经济条件。最重要的是有一颗“不愿做听话乖孩子”的心。只要符合三赢(你好、我好、大家好),人生怎样快乐就怎样过,何须设限?

你说你不懂该怎么做,没问题,回去跟你的伴侣谈,两个人如何做来制造一些浪漫。不需要懂得很多知识、道理,只需要两个人愿意一同去想、去尝试。浪漫并不是终点,浪漫是一种方法,让两个人总可以产生更多新的、好的感觉的方法。

新婚生活里的磨合

生活里的很多事是很琐碎的,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双方的感情,特别是两个人刚结婚的时候,每个人十几年、二十几年养成的生活习惯现在需要调整,真的是需要磨合的,是需要时间的。我听过因为最小的事而闹离婚的,是夫妻俩争论刷牙之后牙刷应该怎么摆放。两个人走到一起,本来就有很多表面看起来很和谐但里面不一致的东西,但因为这么小的事影响婚姻的和谐,实在是没有必要。

你可以做一些事,来避免因为类似“牙刷怎么摆放”这样的小事导致婚姻破裂,或者至少后延婚姻破裂的时间,赚回一点时间用来学习、调整、培养、发展。

比如牙刷如何摆放,对方觉得怎么摆好就怎么摆好了,如果你为此觉得烦心,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件事重要吗”,可能你觉得很重要,因为你习惯了。然后再问“这件事比他更重要吗”,假如你觉得牙刷怎么摆放比你的伴侣更重要,那你早就应该离开他了。两把牙刷、两个杯子,各行其是,尊重对方的习惯,不就行了吗?

除了上面心智及思想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不坚持“该怎样做”的行为模式,尤其是“听从他的也死不了”,我让你一次,你也让我一次,大家来约定,慢慢摸索出一套又一套共处模式。

从一个人生活变为两个人生活,这是很大的挑战。所以,爱一个人、恋爱及两个人共同生活完全是不同的。爱情和有效地生活在一起比单纯地爱一个人复杂得多。不要以为有了爱,另外两件事就自然地或很容易就能做好。如果你不准备改变以前的你(单独生活的你),你不可能跟另外一个人有效、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一个经常说“我就是这样的”人,一定没有办法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原因之一就是生活上会有很多不舒服、不开心的地方,这句话等于“我不愿意改变,你爱我你就改变”,让对方扭曲自己来迁就一个人,这种关系注定维持不了多久。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要照顾的不是两件事。很多人错误地以为恋爱或婚姻只是两个人的事。若两个人的关系只有“我”或者“你”,则是一个对立的局面。事实上,两个人在一起有三件事需要顾及,分别是“我”的事、“你”的事和“我们”的事。顾及这三件事的意义在于,当两人出现分歧、产生对立的时候,“我们”就成了缓冲。彼此的事都照顾到了,两个人就很容易产生共鸣、达成一致。例如,有一天你想吃牛排,而对方要吃海鲜,当两人都不愿意让步,僵持不下的时候,解决问题的那句话可能就是“最重要的是找个地方我们两个可以轻松、愉快地聊一聊,一起度过一个浪漫的夜晚,对吗”。这句话两个人都可以接受,这就是“我们”。我们以前太习惯不是“我”就是“你”,即对立的态度,觉得“因为你爱我,所以你要迁就我,我更重要”,这是不平衡的,长此以往也会伤害到两人的感情。从现在开始,容许自己大脑里有一个“我们”的概念,每当两人谈得不顺利时,就把焦点放在“我们”上,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夫妻间良好的沟通与互动模式

我们从孩童时代起,从家庭、学校里就没有学过多少沟通技巧。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习惯是“我这样说是对的”,所以我们总是为了“应该说”而说。

为了想说而说是小孩的态度,不是成年人的态度,一个成熟的人会懂得“说不重要,说出来有怎样的效果才重要”。要想达到你要的效果,你需要看一看所处的环境,看一看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对方的状态怎样,适不适合谈这件事。如果不合适,就意味着在现有的情况下沟通不会有效果,你还要坚持说,就只会搞乱两人的关系,有可能连下次沟通这件事的机会都没有了,你一开口对方就会很厌烦地说“你不要再说了”。如果这次你没说,下次也许就还有沟通的机会。

在婚姻关系里,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比如你的伴侣今天在外面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也许是工作不顺利,也许是和同事吵架,也许就是觉得很累,你在这个时候和他谈问题,就算是不重要的事情,他也会感到厌烦。为什么?因为你没有看到他处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在那一刻他最需要的是你的支持、照顾,但你却在和他说其他的事,而且是他做得不对或让他厌烦的事,这时候他是不会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面对和处理的。

有些创伤,特别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里的创伤,拥抱是最有效的,尤其是对很小的孩子。有一次我在一个潜水度假村吃早餐,很多桌子、凳子都是摆在沙滩上的。我旁边一桌是几个年轻的外国男女和几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不到一岁,他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吃早餐,突然,那个孩子摔倒在沙滩上,大声哭起来。请猜一猜,他的妈妈会怎么做?也许会把孩子抱起来,告诉他“不要哭,不要哭”,然后找些什么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例如,告诉他“看,那边有帆船”;或者告诉他“没事,哭什么”;或者批评他“你看你多么不小心,我都告诉你要当心了”;或者用手打凳子,对小孩说“都是这个凳子不好,我们去换一张”;或者问小孩“哪里痛”,然后小孩哭得更厉害……那个年轻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她只是把小孩抱起来,小孩把头靠到妈妈的肩上,妈妈用另一只手按着小孩的背,让小孩更紧贴自己。妈妈一句话都不说,继续跟其他人聊天。那个小孩刚被抱起来时哭声更大了,可是慢慢地声音就小了,很快就不哭了。上面其他妈妈的行为焦点在事上:孩子哭、摔倒的原因,痛不痛……而这位妈妈的行为焦点是孩子和孩子需要的妈妈的爱。这就是爱!这才是真正的爱的表达。

女人的三个角色

当代女性有三个角色,分别是妻子、母亲和工作方面的事业人,要做好这三个角色不太容易,很多人会觉得是因为时间不够用,男性也是如此。可是你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如果一个朋友超过一年没有联系你,有一天你在街上遇到了他,你问他为什么不联系你,他说“对不起,太忙了,没有时间”,这时你是什么感受?

人是不会没有时间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个小时,买不到,偷不走,是很公平的,所以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他认为做任何其他事都比打电话给你更重要。任何时候,你想怎么运用你的每一分钟是你的事、你的权利,你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也就是说,他只是选择做了很多其他的事,而没有选择打电话给你而已。我们很多人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好好地分配、运用时间,同一件事,是时间的分配以及效率的问题。

我们要明白,第一,人生有太多事、太多选择,我们需要用减法,不是增加,而是减少,这个是需要学习的;第二,如果你的时间真的不够用,你有小孩、有伴侣、有事业,你是需要做些事来处理好这三个角色之间的关系的。下面我介绍一个方法,让大家明白到底需要怎么做。这里我先分享一个个案,然后再具体讲解运用这个方法的技巧。

个案:

“我是做亲子辅导的,我在生活中的角色是母亲、妻子、事业人,还有女儿,一共四个角色。”

处理步骤:

第一部分

第一步,找出自己的可运用时间。每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用24个小时减去你睡觉、吃饭等这类一定要做的事的时间,剩下的就是可运用时间。在本案例中,案主的可运用时间是12个小时。

第二步,案主统计出自己的这12个小时,分配在母亲、妻子、女儿、事业人这四个角色上的时间分别是:母亲3。5个小时,妻子0。7个小时,事业人3。8个小时,女儿1个小时。此时,她的四个角色所占用的时间一共是9个小时,还有另外3个小时,案主说她需要一些自己的时间。也就是说,此时她的角色实际上是五个:母亲、妻子、事业人、女儿、自己。具体时间及分配比例可用表1来表示,案主认为此时的时间分配是不理想的,引导案主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调整时间分配比例。

第三步,引导案主调整时间分配比例。

问:现在觉得最不平衡的是哪一个?

答:作为妻子和女儿的时间,需要增加。

问:增加这两个的话,需要在哪里减掉?

答:事业。(案主开始哭泣)

问:不要太难过,我告诉你你现在的盲点在哪里。首先是我说的时间分配里的平衡,其次就是时间运用的效率。你有几个孩子?多大了?

答:一个孩子,10岁了,所以我觉得作为母亲和妻子的时间需要调整。

问:你的意思是说要减少作为母亲的时间是吗?减少多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