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奇迹唱片行电影 > 43 哈利路亚(第3页)

43 哈利路亚(第3页)

“有用吗?”

“我就是这样认识了我老婆。”

基特整个下午都在酒店房间里画传单,鼓励所有知道弗兰克唱片行的旧友,在周六下午一点一起去购物商场演唱《哈利路亚大合唱》。伊尔莎开车载安东尼神父前往复印店,趁着基特必须赶回电台主持节目前在酒店餐厅吃了晚餐。当晚广播结束后,基特又带着自己和要给安东尼神父的换洗衣物返回。茉德深夜打烊后也拎着小小的行李箱出现。

翌晨,伊尔莎带着基特制作的圆形胸章出门发放。胸章上有三种不同的标语,全都带有惊叹号。我爱黑胶!哈利路亚!为弗兰克而唱!还有一种是三者的混合体:我爱弗兰克,哈利路亚!

仿佛玻璃般,时间就这么自她身上穿透而过。只要是清醒的时候,伊尔莎无时无刻不在安排这场活动,几乎没时间发电子邮件跟学生解释。她发了几条短信,但内容都很简单,向朋友保证她很好,没事。她花了一整天在义卖商店间寻找唱机,最后找到一台二手的丹萨特高阶机种,上头有着红皮镶边和黄铜的金属网格。收银台后的男店员兴致勃勃地教她怎么使用,还检查了唱针,确保能用。她在一箱又一箱数不尽的二手黑胶间翻找,最后买了张由萨金特指挥,于一九五九年透过古典大厂迪卡唱片公司录制的《弥赛亚》,另外还买了《月光奏鸣曲》、艾灵顿公爵的《丝绸娃娃》,詹姆斯·布朗和尼克·德雷克的唱片,总共花了她五十镑。一名顾客发现她对黑胶唱片情有独钟,便问她有没有听过世界唱片行日(1)?“黑胶唱片又重返流行了。”他说。

基特和伊尔莎在主街上发放传单,安东尼神父也坐在长椅上帮忙。他们向所有愿意驻足聆听的人讲述弗兰克和唱片行的故事,还有他是多么热心助人。一遍又一遍,他们邀请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前往购物商场共襄盛举,一收到信号就开始高唱《哈利路亚大合唱》。几个人答应如果记得的话会尽量抽空到场。

同时,茉德也在社交媒体上宣传这场活动。她在脸书上建了个社团专页,名叫“弗兰克之友”。

“那当天要怎么排演?”伊尔莎问。基特又解释一遍说他们没机会排演,只能通过社交网站发布有关音乐和穿着的简单指示。基特坚持所有人的装扮一定要越普通越好。安东尼神父建议大家可带个标牌,像是小海报之类,让弗兰克知道有多少人是为他而来。

每天结束之际,他们会筋疲力尽地躺在行政套房里,望着城市灯火,一遍又一遍地在丹萨特唱机上播放《哈利路亚大合唱》。乐声深沉浑厚,仿佛来自远方。食品工厂之上,苍白的烟雾呈柱形袅袅升腾。

午夜,距离活动开始还有十二个小时。没有人睡得着。有太多事情可能出错。他们不知道究竟会有多少人出现。到目前为止,茉德的脸书专页已有不少人点赞,基特的传单也都发完了,但没人保证一定会到。安东尼神父联络了教堂的乐团指挥,问他能不能出借几名唱诗班成员,养老院也有几名朋友答应会到场支持。但是不用说,没人确定弗兰克一定会出现。想着即将见到他,伊尔莎只觉一颗心扑通狂跳。部分的她想拔腿就逃,这么做容易许多。

深夜时分,基特、茉德、安东尼神父和伊尔莎,四人坐在酒店房间里,周围环绕着基特的美术作品——下节目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做起标牌,安东尼神父也折了许多纸鹤。茉德则咬掉了手上每一片刚做好的精致美甲。

“你要大家聚集在盆栽前,对吗,基特?”伊尔莎问。

“对。”他们已经讨论过好几次了。

“就在一点之前?”

“对,伊尔莎。”

“平常装扮?”

“对。”

“手举标牌?”

“对。”

但大家究竟为什么要为了个不认识的男人出现在商场唱歌呢?为了黑胶唱片?

四人躺在黑暗之中,不时有个人会说:“你还——?”另一人会回答:“对。”又有一人附和:“我也是。”

当晨曦在天空拉开序幕,他们肃然起身,梳洗更衣。没有人吃得下东西,就连基特也毫无胃口。他们听着《哈利路亚大合唱》,却唱不出口。柜台人员祝他们好运,他们又检查了一遍,确保带上了唱片、唱机和标牌。

“要有信心。”伊尔莎帮安东尼神父穿上外套时,他低声说。他手上拎着个塑料袋,伊尔莎忽然发觉他看上去还很硬朗。

她叹了口气。“一切都太不确定了。”

“因为这是一次快闪活动,”基特提醒她,“是惊喜。”

另一个惊喜紧接而至。当他们在十月二十日星期六这天抵达购物商场时——所有人都紧张到脑袋一片空白——玻璃门滑开,基特手中的丹萨特唱机砰地摔落。

(1) 2007年为提倡实体唱片文化而发起的活动,时间是每年4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