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奇迹唱片行是什么故事 > B面 一九八八年二月(第1页)

B面 一九八八年二月(第1页)

B面一九八八年二月

19“救命!”

“我们?”基特问,“你是说我们?”

已经过了联合街的打烊时间,大家齐聚在英格兰之光,街上所有的店主以及那些常客——鲁索斯老太太和她的吉娃娃、只喜欢肖邦的男人,还有一个枯瘦如柴的年轻男子,他似乎已经在酒吧待了一整天,只是没人知道他是谁、在这儿干吗,只知道他点了茶和饼干。早些时候有人在点唱机里投了满满一大把足以重播《虎之眼》十次的硬币,但投完后就匆匆离去。基特想把点唱机的插头拔了,结果被小小电了一下。所以,除了等歌曲播完外,大家无计可施。

“你要我们帮你帮她?”基特又重复一遍,似乎卡在那些代词里转不出来,“但要怎么帮啊?”

弗兰克搔了搔头,头发被他抓得乱七八糟。问题就在这儿——他也不知道。他答应要给伊尔莎·布劳克曼上音乐课,那时候觉得这是个再好不过的主意,但现在,一旦要真正面对到底要给她找什么样的音乐,还有该如何介绍音乐等实际问题时,他才发现自己根本毫无头绪。他担心到连觉都睡不着,除了知道她好像很喜欢绿色还有修东西外,他对她依旧一无所知。

“她告诉你她找到工作了。”安东尼神父说。

“她是从德国来的。”其中一个威廉斯兄弟说。

“刚来不久。”另一个威廉斯兄弟补充。

“而且她老是戴着手套。”基特指出,“签支票时都没摘。她帮你修窗户时也戴着吗?”

“这很重要吗?”

“这很奇怪啊。”

众人于是热烈讨论起伊尔莎·布劳克曼的双手之谜。安东尼神父说她可能只是个性拘谨,威廉斯兄弟认为可能是出于卫生考虑,只喜欢肖邦的男人说她可能是生了冻疮。吧台前的老先生们一致认为是严重的烧伤。三齿男则语出惊人,表示手套下可能藏的是义肢。

“我的老天!”基特尖叫,激动到忘了哪些是他们确知的事实、哪些只是推测,“可怜的伊尔莎!这太可怕了!”

“她会戴着手套,是因为她冷。”茉德说,“现在冷得要命。而且,她订婚了,希望大家都还没忘。我实在搞不懂我们干吗要这么眼巴巴地把弗兰克和一个快结婚的女人凑成一对。”

“我们”两个字从茉德口中说出来不像什么集体代名词,反倒像是某种天理难容的大罪。

“没错,她是订婚了,”安东尼神父说,“这点大家当然都清楚。我们只是希望弗兰克能好好上堂课,所以想看看能怎么帮他。”

当大家又开始争论起伊尔莎未婚夫的真实身份时,比方说,他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是因为工作才来这里的吗,他真有可能是电影明星吗,弗兰克只是捏了捏鼻梁。他究竟为什么要答应跟她聊音乐呢?不过开了扇小小的门,她就这么闯进他的脑海,大大方方地搬进来定居,还当成自己家一样把东西摆得到处都是。不只如此,她还带上了未婚夫,还有他那辆时髦跑车以及其他许多优雅世故的年轻人,她肯定认识这样的人。弗兰克有时会看见他们蜂拥挤进城门区另一侧的新酒吧,个个志得意满、自命不凡,不把旁人放在眼里,说话音量大到好似周遭半个人也没有,就算有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弗兰克只觉得反胃。他以为跟她聊音乐会比较简单。实际上这比他想象自己听《弥赛亚》还要可怕,当然他也绝无半点要听《弥赛亚》的打算。“我是有些想法。”他有气无力地说。

“这是个好的开始啊。”安东尼神父说。

“但你们听了肯定会笑。”

“当然不会。”

安东尼神父又说,他们都是他的朋友,弗兰克何不说说看呢?前任老神父放下手中的菠萝汁,十指指尖相顶——每当他准备专心聆听时,都会摆出这姿势。

“我在想,我可以写首诗之类。跟她聊聊音乐、她错过的一切,然后我可以把诗背出来给她听。”

“你写的诗?”

“嗯……”

“在大教堂外?”

“应该吧。”

所有人都是一副彬彬有礼但又不可置信、强自憋笑的模样,好像弗兰克头上刚又冒出了一对耳朵,而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告诉他。威廉斯兄弟握住彼此的手。

“你以前写过和音乐有关的诗吗?”安东尼神父最后终于问道。

“没有。”

“你写过诗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