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毛流浪记大千世界 > 以你心换我心(第2页)

以你心换我心(第2页)

自从德国未婚夫猝然去世后,爱情就已在三毛的心里腐坏。她整个人仿佛经历了沧海桑田,已经无法重新拾起新的感情。

这次重逢,让她泪光流转。她被蒙上了眼睛,心情紧张不安,紧接着被一双手臂从背后紧紧拥抱起来,她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热情,仿佛要把她吞没。

被放下后,她转过身,睁开眼睛,看到那位有着海神一般宽厚肩膀的追求者。

六年后,他来了。

她永远不会忘记那幅画面:那个穿着曳地长裙的老少女,被枣红色的套头毛衣罩着的年轻大胡子揽着转起了圈子,划出快乐的弧线,在尖叫和亲吻中,所有人都带着祝福开怀大笑。

他带着她看这些年来的思念:黄昏的房间里贴满了三毛的黑白照片。从邻居和朋友家偷偷拿来放大的照片,在被父母称为“神经病”的少年的执念中,在阳光穿过百叶窗的温暖里,悄悄泛黄。

“那个人已经不见了,还贴着她的照片发痴。”(4)多傻的你,多蠢的我,年轻的时候不敢接受,不能相信的,却没想到是命运给自己的爱情预备好的“锦囊”。三毛说:“在我说要与荷西永别后的第六年,命运又将我带回到了他的身旁。”(5)

人生何处不相逢?每一次相遇又何尝不是重逢!一个被爱情耍得团团转的脆弱女子,忍不住抱怨自己、抱怨他、抱怨命运:“你那时为什么不要我?如果那时候你坚持要我的话,我还是一个好好的人,今天回来,心已经碎了。”(6)

可是大胡子还是那个单纯的少年,他说:“碎的心,可以用胶水把它粘起来。”

三毛不依不饶:“粘过后,还是有缝的。”

荷西仍旧倔强:“这边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过来,我们交换一下吧!”

这个情景,正如五代词人顾夐在《诉衷情》中所说:“断肠无处寻,负春心。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在任何感情面前,三毛都是怯懦的,她不相信任何人对自己的爱,更害怕一次次鼓足勇气接受爱之后到头来依旧会心伤。荷西用生命来证明自己能够给她成熟的爱情:那年轻人热情的倔强,男人给女人的强大庇护,理解她的疯狂甚至体贴地做她实现狂想的帮手。他属于海洋,却随她去了撒哈拉。

但是,荷西和三毛的婚姻是公平的,是心灵的“门当户对”,他们的爱情从不要求谁为谁改变,而是彼此保持独立性,荷西是那么懂三毛,知道她的自由不允许被任何情感束缚,他说谁也不是谁的一半,深得她心。

在给父母的信中,三毛带着喜悦和安慰说道:“我跟他要结婚的决定是在他,不在我。他一直对我说,从小他的梦想就是娶Eile(三毛的西班牙名字)作太太,这种想法过去nurijio都有过,但是他们变了。只有荷西坚持不变,希望有一天他的梦想能成真。”(7)

连三毛自己都在祝福这个“执迷不悟”的男孩子,三毛的父母应当很放心,因为女儿“跟着荷西是一天当两天活”,因为女儿深切地感受到“此人很当心我,爱护我”。

在这段感情中,他们都拥有完整的自己,也有属于爱人的自己。连三毛自己也说:“其实婚前和婚后的我们,在生活上并没有什么巨大的改变。荷西常常说,这个家,不像家,倒像一座男女混住的小型宿舍。”

在一片屋檐下,她满足了他对神秘脆弱的东方女性的向往,他满足她自由飞翔、自在流浪的梦想。

三毛与荷西,是一滴水遇见了镜子,透过他看见自己的澄澈。

三毛与荷西,是滚滚世俗中的两粒微尘,是深藏在爱情中的须弥山。

他们错过了六年,相守了六年,最终,彼此却猝不及防地告别了一生。

(1) 引自《一个男孩子的爱情》,收录于三毛作品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著,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2) 引自《一个男孩子的爱情》,收录于三毛作品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著,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3) 引自《一个男孩子的爱情》,收录于三毛作品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著,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4) 引自《一个男孩子的爱情》,收录于三毛作品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著,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5) 引自《一个男孩子的爱情》,收录于三毛作品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著,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6) 引自《一个男孩子的爱情》,收录于三毛作品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著,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7) 引自三毛与父母的信札,收录于三毛作品集《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三毛著,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