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世界探险家
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见。童话里,不是每个人都看见了那件新衣,只除了一个说真话的小孩子。
——三毛《简单》
在台湾时,三毛也并不全然是悲伤的。
这两年来,三毛也曾有过许多欢乐的时光。虽然与朋友依依不舍,对家人满怀歉疚,但三毛还是要回到“花花世界”去的,她认为自己是个“浪子”,注定漂泊。
三毛不知道要追寻什么,但是一定要在路上。“随着年岁的增长,越觉得生命的短促,就因为它是那么的短暂,我们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了。”(1)随着健康逐渐恢复,三毛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绝对的孤独”,决定回到第二故乡西班牙。
然而,这一路并不十分顺遂。在机场告别时,三毛仍旧忍着泪。对于离别,虽然难过,但身边的人都渐渐习惯。首站香港,因为要转机,也因为这里有很多亲人,“外公、外婆、姨父、姨母,加上妹妹们又是一大群,家族大团聚,每日大吃海鲜”,还没被渲染出的伤感气氛,在盛情款待下更加稀薄。
原本预定从香港起飞,到伦敦后换乘到马德里,然而,到了英国落地与换乘却是两个机场,一小时左右的车程,让带着行李的旅人非常疲惫。三毛打好算盘,想要申请72小时过境,在伦敦逛上几天再到马德里。
三毛一向与人为善,在飞机上来来去去换了三次座位,最后一次还遇到换机去德国投奔女儿的老人。老人非常紧张,语言又不通,三毛主动安慰她:“你不要怕,我也是宁波人,我也要去换机,你跟住我好了。”(2)
21个小时的飞行后,三毛终于抵达了伦敦。在机场填写表格、办理出入境手续时,三毛竟然进了班房。
看到手续办理艰难,她就已经放弃了原本的短期旅行计划,却还是被怀疑有偷渡倾向,被骗上了警车,直接送入了拘留所。
进了班房后,三毛实在气不过,忍不住大吵大嚷,吵着要用电话、找律师,被拒绝后又提出要求——给她扫把,她要打扫一下脏兮兮的拘留室。警察被吵得头疼,要煮咖啡来喝,三毛灵机一动,把各个房间里的被困者都叫了出来:“出来,出来,老板请喝咖啡啊!”警察无奈至极,只能看着她折腾。
三毛被要求回到房间并且换上囚衣,但她不肯乖乖听话。经过一番请求,三毛终于拨通了一位熟悉的律师的电话,然而非常不巧,这位律师去了香港。三毛失望透顶,身心俱疲,头痛欲裂。反正睡不着了,不如出去看看电视——这些狭隘的英国佬,竟然不相信中国人有电视可以看,三毛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实在不太好。
吃了一点东西后,三毛在各个班房走了走,画的画又被当作研究对象,让她感到无聊又憋闷。直到移民官下了所谓的“判决”,三毛终于开始爆发,有理有据地反击,最终说服对方无罪释放了她。
登机之前,三毛骄傲又得意,一改拘留所里疯女人的形象,教警察懂得“扮猪吃老虎”的厉害。
被释放的三毛觉得自己经历一番周折,终于赢了世界一次,不禁产生了新的自信:“世界是如此的安详美丽,美得令人叹息。生命太短促了,要怎么活才算够,我热爱这个世界,希望永远不要死去。”(3)
到了马德里后,三毛感觉比回到台湾的家里更自在。
这一次,她不必再忍受学生宿舍的集体生活,而是与兴趣相投的几个女孩合住在一起。三毛先是找到了一份小学教师的工作,薪水虽然不高,但是工作以外的时间颇为充裕,这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与朋友相处、看电影、去酒吧坐坐、听听歌剧,尽情享受生活。
但钱还是很有用的。三毛思来想去,不如也做做生意,当个只需要动动嘴皮子便有好处的掮客。只可惜终究不是生意人,三毛联系了台湾的朋友,原想要帮西班牙朋友的忙,顺便也捞点油水,将一批成衣从中国台湾出口到日本,后来发觉自己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脑筋,白白耗费精神罢了。
回到马德里,一定会与旧友重逢。荷西的妹妹伊丝帖很清楚自己的哥哥有多么喜欢三毛,她央求三毛给正在服最后一个月兵役的荷西写信,三毛推托着不肯,甚至说自己已经不会西班牙文了。可是伊丝帖那样执着,三毛无奈之下只好写了一封英文信寄到了营区。原本说过不等的,再写信岂不是给了他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