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玩桌游,在笑声中激发头脑活力
每天面对孩子,总会有不知道该一起干点什么的困惑,除了陪看书、看动画片,还有什么事是可以陪孩子一起做的?
我家有一项经常进行的活动——桌游。
桌游,就是桌面游戏(Bame)的简称,它源于德国,现在流行于世界各地。它之所以流行,不仅是因为它折射了这个世界最普遍的规则,还充满了轻松的场景、大家熟悉的故事,是人与人之间很好的黏合剂。家人围坐在桌边,不需要电源,不需要网络,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扮演各种角色,斗智斗勇,一轮游戏玩下来,在欢声笑语中,彼此的感情拉近了不少。
亲子在玩桌游的过程中,家长放下了总板着脸教训人的身段,孩子也不再只盯着电子屏幕,在熟悉规则、斗智斗勇、体会输赢间,给予彼此最好的陪伴。
桌游的选择
桌游听上去很高级,但其实我们小时候玩的七巧板、跳棋、大富翁,都是桌游,只不过现在的桌游已经经历了无数次迭代。
因为我工作的关系,年糕很早就当上了桌游体验官,有条件接触到很多新的桌游玩具。陪他玩过之后,我会挑选一些留下来,桌游就这样慢慢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关于桌游挑选的标准,我一般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选择能开发、培养年糕各种能力的桌游。比如:
培养逻辑思维和观察力:兔宝宝魔法箱、三只小猪、塞车时间。
训练记忆力:胜在有脑。
训练专注力:TOI小手电找找看、SmartGamesIQ系列。
训练语言、想象力:火星猪之故事大爆炸、MightyMind磁力拼图。
培养数学思维:小狗天平、TOI热带鱼数独游戏。
训练逻辑思维:火星猪之数字龙卷风。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弥鹿9合1经典拼图。
除了适合年糕外,挑选桌游还有一点我很看重:我也能玩得很开心!
说真的,即使我们再明白陪孩子的时候要全身心投入,做到有效陪伴,但是孩子乐此不疲玩的事情——蹲在路边看蚂蚁一个小时,捡一口袋不同形状的石头,用玩具枪对战,真的是属于孩子才懂的乐趣,大人很难走进那个世界。玩桌游很解压,恰恰就是我喜欢的事。
年糕3岁以后,我们的陪玩时间有了一个“潜规则”:做一件小孩喜欢的事,再做一件大人也喜欢的事。
让孩子正视困难,玩桌游是最好的演练场
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我们开始玩一些比较烧脑的桌游。
比如,我跟年糕都很喜欢的一款桌游——塞车时间(RushHour)。它有很多张难度不断升级的任务卡,要通过挪动车辆的位置把卡在停车场里的特殊小车弄出来,需要不断去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