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治疗2年以上仍然无法控制感染,且患儿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或因反复感染而影响生活时,可以选择手术切除病变的肺叶。
医患双方都要重视监测
患上支气管扩张,虽然不会致命,但人生相当于“带病生存”,生活中难以摆脱发热、咳嗽、吃药、引流排痰等麻烦。建议宝宝患有感染时积极、彻底地治疗,避免支气管异物。当出现下面情况时,需高度怀疑支气管扩张,早日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1.慢性咳嗽、咳痰,尤其在两次病毒性感冒期间,或痰细菌培养阳性。
2.常规治疗无效的哮喘。
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且有1次痰培养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4.有重症肺炎病史,尤其是症状、肺部体征或影像学改变不能完全缓解。
5.出现百日咳样症状,治疗6周无效。
6.反复患有肺炎。
7.肺部体征或肺部阴影异常,原因不明且持续存在。
8.慢性局限性支气管阻塞。
9.食管/上呼吸道结构或功能异常的患儿出现呼吸系统症状。
10.出现不明原因的咯血。
11.反复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同时合并任何囊性纤维变性、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或免疫缺陷病相关症状。
患上支气管扩张就意味着要打一个持久战,所以,日常病情监测必不可少。建议患儿:
1.至少每年进行1次肺功能测定。
2.记录急性加重次数和抗生素的应用情况。
3.评估每日的咳痰量和痰液性质。
4.定期痰培养。
5.记录日常症状,如咳嗽、咳痰、一般情况、活动耐力等。
6.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
曹主任说
随着家长健康意识、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支气管扩张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需要注意支气管扩张绝不是最终诊断,导致支气管扩张的原因很多,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问题。所以,还是要提醒家长们,孩子长时间发热、咳嗽要尽早就诊。如果已经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要努力查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