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小孩有病不打针不吃药怎么办 > 支气管扩张让人带病生存(第1页)

支气管扩张让人带病生存(第1页)

支气管扩张,让人带病生存

支气管作为呼吸系统的一部分,承担着气体运输的功能,也就是鼻或口吸入空气后,通过气管、支气管以及其他分支进入肺,氧气到肺泡后与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血管中的二氧化碳透过血管壁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管。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后,随着肺泡的收缩向上运动进入支气管,再随着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继续向上进入气管,最后通过鼻、口呼出体外。

在这个呼吸的过程中,还有一点需要科普一下,就是每次呼吸都不是百分之百的大换气,而是呼出过程中会有一定比例的气体残留在肺泡中,我们叫它残气量,具有稳定肺泡气体分压的作用。通俗讲,就像一个气球,如果把气全放出去,球体就会蜷缩成一团,如果有一点炎症就会相互粘连,那还怎么吸入氧气呢?

前文讲了很多,目的都是为支气管扩张做铺垫。下面就具体讲一下支气管扩张的形成和危害。

支气管扩张主要发生在三四级以下的外周支气管,主要是由支气管反复感染、分泌物阻塞,或者先天性发育缺陷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中,感染最为多见。无论是感染,还是分泌物堵塞,都会造成支气管平滑肌的损伤。机体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会由纤维组织来修补支气管壁,也就是用纤维组织替代曾经的平滑肌。这样替代的结果是造成支气管弹力下降,在气体输送过程中,支气管收缩不再那么自如,就像手臂打了石膏,只能保持一个姿势,即形成支气管扩张。正常支气管与支气管扩张的对比如图5-4所示。

图5-4 正常支气管与支气管扩张的对比

支气管扩张的危害

前面提到了“残气量”,支气管扩张的后果就是大量气体不能排出体外,造成残气量增加。一方面,大量的细菌繁殖,造成感染,炎症刺激肺组织,即引起咳嗽;另一方面,细菌繁殖过程中体内的免疫系统启动,白细胞会与细菌战斗,则形成由白细胞和细菌尸体加上炎性分泌物组成的痰液,患儿表现为咳痰。如果咳嗽时间久了,肺泡压力大,造成肺泡周围血管破裂,咳出来的痰液中还会有血。

支气管扩张的危害说到此并未结束,因为症状还不是最大的危害,最大的危害是:不可恢复。也就是说,一旦患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几乎不会恢复到曾经的收缩自如的状态,那就意味着,感染会越来越严重,咯血也会越来越严重。并发症也会相继出现,如肺炎、肺脓肿、脓胸、肺源性心脏病等。

支气管扩张的常规治疗

为了不让支气管扩张给身体造成太多的影响,临床多以预防感染为主,方法如下:

1.排痰

如果支气管正常,通过咳嗽反射就能将痰液排出体外,但支气管扩张的患儿,痰液无法被输送出去,只能通过体位引流、雾化、支气管镜清洗。

体位引流 根据患儿肺部痰液聚集的部位,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家长辅助叩背将肺部的痰液引流出来。比如,肺尖周围有痰液,但引流的支气管在其下方,所以体位宜选择头高脚低位(图5-5)。肺底部需要引流,但引流的支气管在其上部,则患儿应取倾斜位,使头低脚高位(图5-6)。在患儿做好正确引流体位的同时,家长叩击胸壁或背部痰液聚集处,让胸廓产生震动,黏附在微小气道上的痰液或痰栓松动,再通过咳嗽动作排入支气管、气管,最终引出体外。

图5-5 头高脚低位

图5-6 头低脚高位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化痰药物后可以湿润呼吸道、稀释黏稠的痰液,家长辅助给患儿拍背排痰。

纤维支气管镜清洗 纤维支气管镜可以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可以在内科治疗时,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进行支气管局部冲洗和注药治疗,可迅速地清除局部大量脓性分泌物,有效控制感染。

2.抗感染

使用抗生素和一些增强免疫力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病情。

3.丙种球蛋白

不是所有支气管扩张的患儿都需要使用丙种球蛋白,如果有抗体缺陷的患儿可以使用。

4.手术治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