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青霉素类/酶抑制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
3.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羟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啶。
第二代: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孟多。
第三代: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
第四代:头孢吡肟。
4.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
5.碳青霉烯类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
6.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抗菌药物选用原则: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敏感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选择青霉素或阿莫西林;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性较弱),选择大剂量青霉素或阿莫西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首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万古霉素;患儿对青霉素过敏,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敏感),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不敏感),选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流感嗜血杆菌 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 这两种菌不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首选头孢他啶;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首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首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卡他莫拉菌 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
使用抗生素一般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3~5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抗菌药物2~3周,葡萄球菌肺炎在体温正常2~3周可停药,一般总疗程至少4~6周。
肺炎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
过敏:皮肤皮疹或黏膜水肿,停药后消失。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等。
其他:静脉给药可能会出现静脉炎、注射部位疼痛、头晕、头痛。
2.少见的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潜在致死性心律失常。
美罗培南:神经系统症状。
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癫痫。
头孢哌酮舒巴坦:维生素K减少而引起的出血。
虽然家长手边没有听诊器,也没有受过医学培训,但听孩子呼吸声也总能听出异样来。比如,喉咙那里有痰,婴幼儿呼吸时就会发出“呼噜”的声音。如果肺部有炎症,宝宝咳嗽时,也能听出咳嗽比较“深”,像发自肺部的“呻吟”。异常的呼吸声或者咳嗽声,再加上长时间的咳嗽、发热等易察觉的表现,家长很可能会往肺炎上考虑。但是,即使家长猜对了炎症部位,也无法猜到是细菌还是病毒导致的。
有家长会说:“诊断不是医生的事情吗?照顾孩子起居就很累了,还需要学习医学知识吗?”
其实,家长是孩子的“首诊医生”,如果提前了解疾病知识,通过宝宝的异常表现就能快速判断孩子是否患病,一旦怀疑是疾病状态,也能在最佳治疗时间就诊,这样就能让宝宝快速康复,甚至可能会挽救孩子的性命。
曹主任说
日常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食物中、空气中、身体里都有它的存在。婴幼儿抵抗力差,很容易发生细菌感染。我们作为家长,让自己和孩子做一个“洁癖”,远不如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更有用。而增强抵抗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他们“淘气”,家长不要过于限制他们“这里不能跑,那里不能跳”,把他们养成柔弱的“小绅士”“小公主”,要鼓励他们奔跑,撒欢。孩子在欢笑中可以锻炼呼吸功能;在跑跳过程中可以锻炼肌肉;在攀爬和撒欢中增强血液循环,提高脏器的营养和功能。与磕磕碰碰相比,增强免疫力能让孩子的未来少生病,家长少操心。不过要记得,等他们玩够了,出了汗时,要注意不要立刻吹空调,要擦干孩子身上的汗,待孩子平静了之后再给他们洗一个温水澡。当然,孩子玩耍过程中,小脏手是不能揉眼睛,也不能放嘴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