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pdf > 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25(第2页)

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25(第2页)

倒影在池塘里

也许常模糊不清:

记住这形象。

在阴阳交错的境域

有些声音才能

永恒而和畅。

“永恒而和畅”,根据希腊的神话,奥尔弗斯的音乐有如此大的引力,能使林中的禽兽,甚至岩石和树木都倾听他的歌唱和弹奏,犹如中国古代的传说,音乐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能召来“远鸟来仪”“百兽率舞”。

里尔克在十四行诗里不只歌咏了死,更多的是赞颂了生,他观看宇宙万物都互相关联而又不断变化,在全集最后一首的最后三行这样写:

若是尘世把你忘记,

就向寂静的土地说:我流。

向急速的流水说:我在。

读到这样的诗句,使人感到亲切,感到生动,不是有固定格律的十四行体所能约束得住的。里尔克于1922年2月23日把誊清的十四行诗稿寄给他的好友、出版家基贲贝格的夫人,他在信里说:“我总称为十四行诗。虽然是最自由,所谓最变格的形式,而一般都理解十四行诗是如此静止、固定的诗体。但正是:给十四行诗以变化、提高,几乎任意处理,在这情形下是我的一项特殊的实验和任务。”十四行诗中最自由、最变格,甚至可以说是超出十四行诗范畴的,莫过于第二部分关于呼吸的那首诗了。我没有能力翻译这首诗,只能把诗的大意和形式用中文套写下来——

呼吸,你看不见的诗!

不断用自己的存在

纯净地换来的宇宙空间。平衡,

在平衡里我有节奏地生存。

唯一的波澜,它

渐渐形成的海是我;

一切可能的海,你最节约,——

空间的获取。

空间的这些地方有多少已经

在我身内。有些风

像是我的生育。

你认识我吗,空气,你曾充满我身内的各部位?

你一度是我言语的

光滑的外皮、曲线和叶片。

这首诗冲破十四行诗的格律,我拙劣的翻译使它更不像十四行诗了。但是读里尔克的原诗,觉得诗的内容和十四行诗的结构还是互相结合的。诗人认为,人通过呼吸与宇宙交流,息息相通,人在宇宙空间,宇宙空间也在人的身内。呼吸是人生节奏的摇篮。这使我想到《庄子·刻意》中有这样的话,“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意思是说,熊在攀登、鸟在飞翔时最能感到呼吸的作用。

受到里尔克这种“特殊的实验”的启示,我才放胆写我的十四行诗,虽然我没有写出像《呼吸》一诗那样“最自由,所谓最变格的形式”;我只是尽量不让十四行诗传统的格律约束我的思想,而让我的思想能在十四行诗的结构里运转自如,正如我的十四行诗里最后一首的最后三行所表示的——

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

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