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全部的尊严会在爱情面前丧失。他在坏蛋面前显得十分卑怯。他把一个可爱的但是平庸的人,如托马索·卡瓦列里当作一个了不得的天才(38)。
至少,爱情使他这些弱点显得动人。当他因为恐惧而显得怯弱时,这怯弱只是——人们不敢说是可耻的——痛苦得可怜的表现。他突然陷入神志错乱的恐怖中。于是他逃了,他被恐怖逼得在意大利各处奔窜,一四九四年,为了某种幻象,吓得逃出翡冷翠。一五二九年,翡冷翠被围,负有守城之责的他,又逃亡了。他一直逃到威尼斯,几乎要逃到法国去。以后他对于这件事情觉得可耻,他重新回到被围的城里,尽他的责任,直到围城终了。但当翡冷翠陷落,严行流戍放逐,雷厉风行之时,他又是多么怯弱而发抖!他甚至去恭维法官瓦洛里,那个把他的朋友、高贵的巴蒂斯塔·德拉·帕拉处死的法官。可怜啊!他甚至弃绝他的友人,翡冷翠的流戍者(39)。
他怕。他对于他的恐怖感到极度的羞耻。他瞧不起自己。他憎厌自己以致病倒了。他要死。人家也以为他快死了(40)。
但他不能死。他内心有一种癫狂的求生的力量,这力量每天会苏醒,求生,为的要继续受苦。——他如果能不活动呢?但他不能如此。他不能不有所行动。他行动。他应得要行动。——他自己行动吗?——他是被动!他卷入他癫痫的热情与矛盾中,好似但丁的狱囚一般。
他应得要受苦啊!
“使我苦恼吧!苦恼!在我过去,没有一天是属于我的!”(41)
他向神发出这绝望的呼号:
“神哟!神哟!谁还能比我自己更透入我自己?”(42)
如果他渴望死,那是因为他认为死是这可怕的奴隶生活的终极之故。他讲起已死的人时是多么艳羡!
“你们不必再恐惧生命的嬗变和欲念的转换……后来的时间不再对你们有何强暴的行为了;必须与偶然不再驱使你们……言念及此,能不令我艳羡?”(43)
“死!不再存在!不再是自己!逃出万物的桎梏!逃出自己的幻想!”
“啊!使我,使我不再回复我自己!”(44)
他烦躁的目光还在京都博物馆中注视我们,在痛苦的脸上,我更听到这悲怆的呼声(45)。
他中等身材,肩头很宽,骨骼与肌肉突出很厉害。因为劳作过度,身体变了形,走路时,头往上仰着,背伛偻着,腹部突向前面。这便是画家弗朗西斯科·特·奥兰达(46)的肖像中的形象:那是站立着的侧影,穿着黑衣服;肩上披着一件罗马式大氅;头上缠着布巾;布巾之上覆着一顶软帽(47)。
头颅是圆的,额角是方的,满是皱痕,显得十分宽大。黑色的头发乱蓬蓬地虬结着。眼睛很小,又悲哀,又强烈,光彩时时在变化,或是黄的或是蓝的。鼻子很宽很直,中间隆起,曾被托里贾尼的拳头击破(48)。从鼻孔到口角有很深的皱痕,嘴巴生得很细腻,下唇稍稍前突,鬓毛稀薄,牧神般的胡须簇拥着两片颧骨前突的面颊。
全部脸相上笼罩着悲哀与犹豫的神情,这确是诗人塔索(49)时代的面目,表现着不安的、被怀疑所侵蚀的痕迹。凄惨的目光引起人们的同情。
同情,我们不要和他斤斤计较了吧。他一生所希望而没有获得的这爱情,我们给了他吧。他尝到一个人可能受到的一切苦难。他目击他的故乡沦陷。他目击意大利沦于野蛮民族之手。他目击自由之消灭。他眼见他所爱的人一个一个地逝世。他眼见艺术上的光明,一颗一颗地熄灭。
在这黑夜将临的时光,他孤独地留在最后。在死的门前,当他回首瞻望的时候,他不能说他已做了他所应做与能做的事以自安慰。他的一生于他显得是白费的。一生没有欢乐也是徒然。他也徒然地把他的一生为艺术的偶像牺牲了(50)。
没有一天快乐,没有一天享受到真正的人生,九十年间的巨大的劳作,竟不能实现他梦想的计划于万一。他认为最重要的作品没有一件是完成的。命运嘲弄他,使这位雕塑家(51)有始有终地完成的事业,只是他所不愿意的绘画。在那些使他骄傲使他苦恼的大工程中,有些——如《比萨之战》的图稿、尤利乌斯二世的铜像——在他生时便毁掉了,有些——尤利乌斯二世的坟墓、梅迪契的家庙——是可怜地流产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的思想的速写而已。
雕塑家吉贝尔蒂(52)在他的注解中讲述一桩故事,说德国安永公爵的一个镂银匠,具有可和“希腊古雕塑家相匹敌”的手腕,暮年时眼见他灌注全部生命的一件作品毁掉了。——“于是他看到他的一切疲劳都是枉费;他跪着喊道:‘哟,吾主,天地的主宰,不要再使我迷失,不要让我再去跟从除你以外的人;可怜我吧!’立刻,他把所有的财产分给了穷人,退隐到深山中去,死了……”
如这个可怜的德国镂银家一样,米开朗琪罗到了暮年,悲苦地看着他的一生,他的努力都是枉费,他的作品未完的未完、毁掉的毁掉。
于是,他告退了。文艺复兴睥睨一切的光芒,宇宙的自由的至高至上的心魂,和他一起遁入“这神明的爱情中,他在十字架上张开着臂膀迎接我们”。
“颂赞欢乐”的丰满的呼声,没有嘶喊出来。于他直到最后的一呼吸永远是“痛苦的颂赞”“解放一切的死的颂赞”。他整个战败了。
这便是世界的战胜者之一。我们享受他的天才的结晶品时,和享受我们祖先的功绩一般,再也想不起他所流的鲜血。
我愿把这血渗在大家眼前,我愿举起英雄们的红旗在我们的头上飘扬。
上编 战斗
一、力
一四七五年三月六日,他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塞。荒歉的乡土,“飘逸的空气”(53),岩石,桐树,远处是亚平宁山。不远的地方,便是阿西西的圣方济各在阿尔佛尼阿山头看见基督显灵的所在。
父亲(54)是卡普雷塞与丘西地方的法官。这是一个暴烈的、烦躁的、“怕上帝”的人。母亲(55)在米开朗琪罗六岁时便死了(56)。他们共兄弟五人:利奥那多、米开朗琪罗、博纳罗托、乔凡·西莫内、西吉斯蒙多(57)。
他幼时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以后他把做雕塑家的志愿好玩地说是由于这幼年的乳。人家把他送入学校:他只用功素描。“为了这,他被他的父亲与伯叔瞧不起,而且有时打得很凶,他们都恨艺术家这职业,似乎在他们的家庭中出一个艺术家是可羞的。”(58)因此,他自幼便认识到人生的残暴与精神的孤独。
可是他的固执战胜了父亲的固执。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59)的画室——那是当代翡冷翠画家中最大最健全的一个。他初时的成绩非常优异,据说甚至令他的老师也忌妒起来(60)。一年之后他们分手了。
他已开始憎厌绘画。他企慕一种更英雄的艺术。他转入雕塑学校。那个学校是洛伦佐·特·梅迪契所主办的,设在圣马可花园内(61)。那亲王很赏识他,叫他住在官邸中,允许他和他的儿子们同席;童年的米开朗琪罗一下子便处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处身于古籍之中,沐浴着柏拉图研究的风气。他们的思想把他感染了,他沉湎于怀古的生活中,心中也存了崇古的信念:他变成一个希腊雕塑家。在“非常钟爱他”的波利齐亚诺的指导之下,他雕了《半人半马怪与拉庇泰人之战》(62)。
这座骄傲的浮雕,这件完全给力与美统治着的作品,反映出他成熟时期的武士式的心魂与粗犷坚强的手法。
他和洛伦佐·迪·克雷蒂、布贾尔迪尼、格拉纳奇、托里贾诺·德尔·托里贾尼等到卡尔米尼寺中去临摹马萨乔(63)的壁画。他不能容忍他的同伴们的嘲笑。一天,他和虚荣的托里贾尼冲突起来。托里贾尼一拳把他的脸击破了,后来,他以此自豪:“我紧握着拳头,”他讲给贝韦努托·切利尼听,“我那么厉害地打在他的鼻子上,我感到他的骨头粉碎了,这样,我给了他一个终身的纪念。”(64)
然而异教色彩并未抑灭米开朗琪罗的基督教信仰。两个敌对的世界争夺米开朗琪罗的灵魂。
一四九〇年,教士萨伏那洛拉,依据多明我派的神秘经典《启示录》开始说教。他三十七岁,米开朗琪罗十五岁。他看到这短小羸弱的说教者,充满着热烈的火焰,被神的精神燃烧着,在讲坛上对教皇做猛烈的攻击,向全意大利宣扬神的威权。翡冷翠人心动摇。大家在街上乱窜,哭着喊着如疯子一般。最富的市民如鲁切拉伊、萨尔维亚蒂、阿尔比齐、斯特罗齐辈都要求加入教派。博学之士、哲学家也承认他有理(65)。米开朗琪罗的哥哥利奥那多便入了多明我派修道(66)。
米开朗琪罗也没有免掉这惊惶的传染。萨伏那洛拉自称预言者,他说法兰西王查理八世将是神的代表,这时候,米开朗琪罗不禁害怕起来。
他的一个朋友,诗人兼音乐家卡尔迪耶雷有一夜看见洛伦佐·特·梅迪契的黑影(67)在他面前显现,穿着褴褛的衣衫,身体半**;死者命他预告他的儿子彼得,说他将要被逐出他的国土,永远不得回转。卡尔迪耶雷把这幕幻象告诉了米开朗琪罗,米氏劝他去告诉亲王;但卡尔迪耶雷畏惧彼得,绝对不敢。一个早上,他又来找米开朗琪罗,惊悸万分地告诉他说,死者又出现了:他甚至穿了特别的衣装,卡尔迪耶雷睡在**,静默地注视着,死人的幽灵便来把他批颊,责罚他没有听从他。米开朗琪罗大大地埋怨他,逼他立刻步行到梅迪契别墅。半路上,卡尔迪耶雷遇到了彼得:他就讲给他听。彼得大笑,喊马弁把他打开。亲王的秘书别纳和他说:“你是一个疯子。你想洛伦佐爱哪一个呢?爱他的儿子呢还是爱你?”卡尔迪耶雷遭了侮辱与嘲笑,回到翡冷翠,把他倒霉的情形告知米开朗琪罗,并把翡冷翠定要逢大灾难的话说服了米开朗琪罗,两天之后,米开朗琪罗逃走了(68)。
这是米开朗琪罗第一次为迷信而大发神经病,他一生,这类事情不知发生了多少次,虽然他自己也觉得可羞,但他竟无法克制。
他一直逃到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