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绕着地球转一圈是多少公里 > 02(第1页)

02(第1页)

02

据房东说,矮墙上的石雕像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类似这样稍具年代感的石雕像在整个巴厘岛的老民居里俯首皆是。他家的院子里还有几间小小的建筑,可能是专门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地方,也可能是供家族的大人小孩聚会聊天的地方。院子虽不算很大,但堪称一座小小的热带植物园。

出了院门,是一条很具风格的小街。若是在别的农村住久了,就会有一种憋闷的感觉,在巴厘岛却不会——除了上网冲浪,你还可以尽情地流连于一家家富有特色的小店,服装店、咖啡馆、艺术品店应有尽有。

巴厘岛大大小小的餐馆也让我印象深刻:不仅提供各种口味的美食,环境也极其优雅。有一家以当地的茅草为顶的湖畔餐厅,盘腿坐在软软的垫子上用餐时,可以欣赏到湖面上静静漂浮着的睡莲;另一家餐厅则更加独具匠心,客人就餐的茅草棚被高高地支在了山间的小溪之上,要上杯咖啡,于溪边林间发呆,实在是让人久久不忍离去。

除了环境优雅,这些餐厅对顾客的关怀也十分周全:从餐馆里的绿植到桌子上的鲜花,从免费品尝的餐前小食到亲切周到的服务……即便是印尼传统的当地菜也被改良了一番,以适合来自海外——主要是西方的游客。好多次,当主菜上来之后,我竟一度怀疑起来,自己究竟是身处印尼乡村还是巴黎郊外呢?

虽然外国游客潮水般涌入,巴厘岛上的居民却仍如从前一样恪守着祖先留下来的传统,生活习俗并没有因此而发生过多的改变。

我在街头偶遇过一对新婚夫妇,他们正在自家的院子里举行传统的婚礼,仪式开始之前,两人从院子里走出来在街边的神像前祈祷。我婉言谢绝了主人的热情邀请,只是在他们家门口拍了张照片,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而给正在进行的仪式带来不必要的干扰。看院子前停满的摩托车,想来婚礼仪式一定热闹非凡吧。

巴厘岛的男人还有一个传统:把一块方手帕巧妙地包在头顶。这样的装扮往往引得游客纷纷效仿。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往往最有魅力。

记得来巴厘岛之前,在吉隆坡机场候机时,一个澳大利亚人假装抱怨,说巴厘岛上的商店太多太美,以至于回去之后他的太太总是念念不忘,因此他们时隔两年,又来故地重游了。

临上飞机时,他幽默地对我说了句:“看好你太太的钱包!”

到了巴厘岛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他那忠告里的含义。太多太多精巧而美妙的小店,即便是WindowShopping已足以让你在视觉上得到极大满足。好在我的太太不是一个购物狂,我们此行也不以购物为主要目的,但我们仍然醉心于那些极富个性又充满情调的小店。它们即使搬到东京、巴黎也毫不逊色,竟开在离田园离大自然如此之近的小小村镇!在这里,我甚至发现了鲍伯·玛丽的画像!

在一家店里,我发现店员能用流利的俄语与来自俄罗斯的游客交谈。我忽然想到了中国的海南岛——俄国人不是我们海南岛最大的外籍客源么?

巴厘岛的高级酒店不如海南多,楼房不如海南高,甚至高尔夫球场都极少……但是巴厘岛却是世界级的旅游岛,海南在名气上还差之甚远。

前两年曾听过一件“轶闻”:曾有一条航线,开通于海南和英伦之间,但后来因为客源不足而被取消。风传原因是一个英国的旅游从业人员的一句抱怨:在海南岛,除了躺在梦幻般的高级酒店里睡觉以外,几乎没有别的去处。话说得可能有点绝对(本人觉得论风光,海南还是有些优势的),但眼见为实,在巴厘岛的几天,我发现旅馆里的很多欧美游客常常半夜才归宿……

的确,巴厘岛有不少古迹,有阳光和海滩,但是这些并非吸引游客的唯一因素。其诸多富有魅力的细节,才让有的游客一住就是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我在一个小咖啡馆里遇到一位来自荷兰的女士,她已经在巴厘岛住了整整二十三年!问到原因,她除了说风光,另外一点就是消费。

和其他风景取胜的城市一样,巴厘岛也隐藏着消费欺诈,但我在那儿的一周时间里只识破了一例。以我不堪回首的海南两天游经历来反观巴厘岛之旅,算是极舒心的。尤其是当我在山顶咖啡馆喝着三美元一壶(两杯)的猫屎咖啡时,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海南某机场里那全世界最贵的咖啡——家用咖啡壶煮出的咖啡。

在巴厘岛,我后来租住过一座带有空中游泳池的四星级酒店,每晚的价格是600多元人民币,我难以想象,同样的享受在海南将是怎样的价码。

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更不在于建了多少高楼和高尔夫球场。我们有许多可以学习的,以巴厘岛为例。

跳舞的房子

在印尼的巴厘岛,有一座神奇的房子。屋顶的围墙上全都装饰着跳舞的人偶雕像,当然其中也有会跳舞的青蛙,猛一看感觉这座建筑都在跳舞……

“怪警察”和黑心出租

与小谷子在马尼拉待了两天,我们决定搭乘菲航的班机前往宿务。没想到起飞之前还在马尼拉机场遇到了一个“怪警察”。

并非他的模样怪,而是行为有些古怪。安检一开始,这个怪警察要过我的护照看了看,问道:“中国人?”简直就是明知故问,我点点头。没想到的是,这个警察在还给我护照的时候,俯下身在我耳边说了一句什么话。我一开始以为是英文,可的确又听不大懂,就反问:“What?”他见我没听懂,就又一连重复了好几次,我这才明白他说的是汉语“Yuan”。说实话,经过很多国家的码头、机场、海关,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人对我说这个字。在柬埔寨和老挝的海关,警察大人可没这么含蓄,而是直接用汉语对我说:“小费!”记得七八年前第一次去越南,在友谊关出关之前,越南边防军更是直接,操着熟练又略带怪味儿的汉语告诉我,如果能给他的领导二十块钱的话就不用打开行李了,否则可以查上我一两个小时,耽误了出关的话,说不定还要多花上好几倍的价钱租住旅馆……这次这位,汉语太不好了。

我已不是第一回出国的菜鸟,而且我和妻子的英语水平完全可以清楚明了地把他的丑行举报到他的上级单位。为了逗弄一下这个敲诈中国人的警察,我故意用英语问:“您的意思是要Money吗?”被我这么一问,那家伙慌了,连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把我送出了关闸。既然他已意识到咱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咱也就得饶人处且饶人了。

幸运的是,接下来的旅行当中,再没有遇到类似这样公然讨要钱财的怪警察了。

不过颇为有趣的是,那之前我们在马尼拉街头遇到过另外一种“怪警察”——“跳舞警察”。那天,我们乘坐“吉普公共汽车”出行,在一个路口看到个边跳舞边指挥交通的怪警察,他站在马路中央,舞姿虽然不够专业,工作精神却是极其专业极其尽职的。司机自豪地扭过脸来对我说:“快看,我们马尼拉的跳舞警察!”可惜的是,弯着腰坐在吉普车里,实在没有办法用镜头捕捉跳舞警察的英姿,遗憾不小。

从宿务回到马尼拉,一出机场我们就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市区。这个司机是我们在该国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好”司机之一,这个好的标准就是:一不绕路,二不在咪表上使花招。

也许是管理上存在漏洞,也可能是外国旅游者都很“惯纵”,菲律宾有很多出租车司机都不大老实——绕路只是小儿科,最令人头痛的是随时用手操纵咪表欺诈外国游客。

第二天我们就遇上了。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咪表竟然跳到了500比索,依照我所了解的情况,明显是有问题。

几天后,在圣地亚哥堡垒,我们偶然间遇到一对来自上海的夫妻,他们向我们抱怨说几乎每天都能遇到骗子,说白了就是指黑心的出租车司机。从马尼拉机场到市区的一段路跑完,他们乘坐的出租车咪表竟然疯狂跳到了800比索,那以后,他们每天都能遇到类似的情况。

看来还真是得防范防范。自那天起,每次搭乘出租车的时候,我都对司机说自己是生活在马尼拉的中国记者,这一小小的谎话后来还真起到了点作用,他们再没在我面前做手脚。

乘坐出租车还有一个情况:不管做得了做不了手脚,司机们到达目的地以后总是不大愿意找零,咪表明明显示的是200多比索,司机们接过我递过去的500比索以后,总是用征询的眼神望着我,非要等到我明白地说“请找零钱”,才不大情愿地找回零钱。更有些司机会在只差你五六十比索的时候抱歉地说一句:对不起,没有零钱了。如果你当真相信他们的话,多半就都是你错了……

所有骗子都一样

在国外,必定会遇上很多人,很多事,必定有一些是超出你对旅行的理想化期望的。在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宿务,我竟然遇上了个两个骗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