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绕着地球转一圈是多少公里 > 02(第1页)

02(第1页)

02

M女士有个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儿子,每个月零花钱是6000日圆。这笔钱几乎雷打不动,相当于孩子每个月的“工资”。有了这笔固定的工资,孩子们既有了一点小小的财政自由,也有了一个学习理财知识的机会,更养成了有计划地花销以及量入为出的良好习惯。当然,如果孩子有特殊的目的需要额外开销的话,家长也会另外再给。

M女士还告诉我,即便是十分富裕的家庭,每个月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基本就那么多,这样就避免了孩子在别的同学面前炫富,和由此生成的优越感,这对培养孩子们的平等意识和正确的金钱观甚至人生观都有好处。没有人因为拥有奢侈生活而看不起别人,也就不会有人因为过得朴素而产生不该有的自卑心理了。

日本的民族性格里有一种“随大溜”心理。别人怎么样自己也应该怎么样,别人都不那样做,自己也绝对不会那样做。打个简单的比方,日本人习惯于处处都排队,那么“加塞”就成了极其扎眼的行为,所以就没有人插队。不仅如此,排队的时候都排得又直又齐,没有人随意一站而把队列给带歪,说白了这也是从众心理的条件反射吧。

这种随大溜心理的另一个结果是让法国和意大利的奢侈品商店窃喜不已:大街上满眼的日本女孩都背着露易威登或古奇,原因当然也是别的人都用我不能不用了……而这种随大溜心理也难免产生消极的东西,在公司和学校里存在着的“冷暴力”就是这种心理的副产品:别的人都不理你,我当然也不能理你。所以,有的时候,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一个,往往就如同得罪了一批。

岛国的人性化设施

也许是受国土面积狭小的影响,日本的城市建设并不贪大求洋,它的城市景观往往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街道不宽,广场不大,即便是繁华的商业区也多充斥于纵横交错的小街小巷之中。也许正是因为小,日本的城市更加注重细节。

细节一:尽管是个多雨的城市,东京的马路牙子却并不很高,估计是设计者和管理者对城市的排水系统十分自信的缘故吧。与狭窄的马路相比,人行便道却并不算窄。此外,便道上的栏杆是可移动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及时拔掉。

细节二:东京的街道禁止行人边走路边吸烟。这条规定使用了包括中文在内的四种文字张贴在街头加以说明。据说最初并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后来发生了儿童被行人的烟头烫伤的事件,便有了这样的规定。

细节三:日本的汽车是靠左侧行驶的,国家因此提倡行人们养成靠左侧行走的习惯。尤其是在上下地铁的通道里,乘自动扶梯的时候人们同样靠左侧站立,为的是留出右侧的空挡让有急事的人赶路。有趣的是,关东人与关西人刚好相反,大阪京都等地的人习惯于靠右侧站立,两地的人如果到了对方的地界就务必换个习惯了。这个细节,在北京地铁里也有,但是人们执行得不够好。

细节四:尽管有靠左侧行走的建议,但还是考虑到了万一的发生,为避免行人相撞,也考虑到了夜晚时分行人们的安全,拐角的墙上都安装了镜子。

细节五:地铁售票处充分考虑到了单独乘坐地铁的孩子们的身高问题,自动售票机也相应地降低了高度。

细节六:地铁列车里为需要照顾的乘客准备了优先席位,一般人宁可让这些席位空着,也不会去坐(对比我们的地铁和公交,真是天壤之别……)。

细节七:马路拐弯的地方用红色塑胶材料铺设,为的是车辆(尤其是自行车)拐弯时不至于打滑。

细节八:尽管城市的街道十分狭小,但警察的岗楼却总是及时地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它面积不大,也不豪华,实用而已。没有警情时,警察的工作基本上也就是给外地人指指路。日本的“大盖帽儿”很有趣,指路的时候连说带比划地看起来很夸张。

细节九:如果一时搞不清方向可以参照街头的微观地图,上面标明了你所在的位置,甚至如果找不到警察岗楼的话,都可以在街头无处不在的地形图上找到。这样的微观地图巴黎有香港有,北京街头也有,只是北京的地图用了较大的比例尺。

细节十:日本多雨,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就在繁华的商业街上架设了雨蓬——带雨蓬的商业街在日本各地都有,大阪最多,没花太多的钱商业街因而变成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室内步行街。

细节十一:日本的汽车好象全都没有喇叭。其实是为了避免增加噪音,司机们大都不用,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因为行人和司机大都非常自觉而不需要鸣笛吧。(所以从日本回到北京后,我是多么的不适应啊!)

细节十二:城市的一些路段开辟了行人优先的区间,便于人们散步或是玩耍,在这样的路段,行人们才是无冕之王。

细节十三:在城市的街头很容易找到临时存储东西的箱子,显然外地旅游者非常欢迎这样的设置。为了让旅游者腾出手来购物,当然要让他们轻轻松松地逛才好。在稍微偏僻的存物点存点儿东西并不太贵,最大的箱子八小时只要100日圆,合人民币五六元钱;而在繁华地段,大号的箱子大概需要300日圆,合人民币20元左右。在北京的王府井或是上海的南京路经常能听到游客说这样的话:不能再买了,已经拿不动啦!消费推动发展,而这种存物箱则显然可以推动消费。

厕所窥人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厕所文化的国家。在许多高级百货商店或者高档餐厅等商业场所里,为顾客提供的厕所通常要比街头的公厕“高级”得多。在一些商场的公厕里有种特殊的装置,按钮一按就可以把消毒液喷射到马桶圈上,顾客只消用卫生纸擦拭一番就完成了为马桶盖消毒的工作,这样的话就可以打消一部分人对公共马桶在卫生方面的顾虑了。还见过不需要触摸的马桶冲水按钮,因为很多人都对公共场所的按钮扶手等等心有余悸,所以这种不需要接触的“按钮”倒是非常符合人们的心理。大体上来讲,除了街头的公厕以外,日本商店酒楼等营业场所的公共厕所通常都为顾客提供电热坐便器,冬天使用的话尤其舒适。便器还有热水和暖风设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