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绕着地球转一圈是多少公里 > 亚洲(第2页)

亚洲(第2页)

我也去体验了一番这种住在“棺材”里的感觉。不过,糗的是竟然被赶了出来……

位于东京新宿的这家胶囊旅馆生意极好,如果没有预定还很难住进去呢。所有的旅客一进门都得把鞋子锁在一排排的鞋柜里,再用鞋柜的钥匙换取一个衣柜的钥匙存放随身的衣物。如果有大件的行李还能免费存放在单独的行李房,住几天就可以放几天。

供旅客睡觉的“胶囊”其实就是一个类似棺材大小的装置,放下帘子后从外面看不见里面,但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有的胶囊旅馆只设有男部,我住的这家面积较大,还有女部。旅馆里男女顾客被分在不同的区域,如果是夫妻俩一同前来的话,就只好在餐厅或者游戏厅见面了。另外,这家旅馆还有一个规矩,就是不管你是否连续居住,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必须离开,为的是“胶囊”能被彻底打扫干净。

那一个个的“胶囊”虽然不大,但除非是姚明去住会很难受,大部分人都可以坐起或者躺下。“胶囊”里的空间虽小,必要的视听设备却一个都不少,头顶的阅读灯可以调节亮度,头顶位置还颇为人性化地设置了小台面,在上头放杯饮料也不用担心碰洒。不过,看电视的话就需要戴上耳机才行,为的是不打扰其他人。

去日本之前我就预定了位于新宿的这家太空舱旅馆,每天的价格是2600日圆(合170元人民币左右)。这家生意兴隆的旅馆其实就是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共浴室,太空舱里睡觉的空间虽小,但浴室的设施还是相当不错的,桑拿房、蒸汽房、按摩池一应俱全,也提供洗浴用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仅有几个巨大的室内汤池①,还有两个位于屋顶的小型露天汤池。在东京寒冷的夜晚,泡在热气腾腾的露天池子里,绝对算是不错的享受。男浴室里的搓澡工全都是女性,从年龄上看大都在四十开外,从相貌上看她们似乎不像是本地人,倒像是南洋人。当然,搓澡女工可不像顾客那样全身**,而是穿着长及膝盖的制服裙。

这家旅馆有一个规矩,就是禁止有纹身的人入住。我开始时没在意,后来才发现门口贴着的英日文告示。第二天,当我换好衣服准备出门的时候,一个服务生看到我胳膊上小小的云形纹身,吓得连忙用身体挡住我,并告诉我快点离开。因为太过老实,我就告诉他我第二天的钱都已经交了,晚上还要来这里住的,听了我的话后服务生慌里慌张地跑下楼去。

到一楼服务台取鞋柜钥匙的时候,领班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告诉我,我不能再在这里住了,他还一边鞠躬一边把头一天的钱一并退给了我。我一下子傻了,要是被赶出去的话当晚弄不好就只能露宿街头了。情急之下,我告诉他说晚上只睡觉不洗澡了,别的顾客不会看到我的纹身的,没想到好说歹说领班就是坚决不同意,还一个劲儿地给我鞠躬道歉。待我无奈地背起背包转过身来,发现面前居然还站着一个身穿制服的警察。估计他们是怕我闹事,专门打电话把警察找来的,还真把我当成黑社会的了。

被赶出旅馆以后我背着沉重的背包艰难地在新宿街头寻找起当晚的住处。要知道,在东京这样的地方没有预定几乎是不可能找到价格合适的旅馆的。就在我打算多花些钱住一晚豪华酒店时,终于在一个街角幸运地找到了一家价格合适的旅馆。

最近去日本旅行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想必不少人想亲身体验一下胶囊旅馆的滋味。由于国情不同,去之前最好事先知道一些入住胶囊旅馆的“规矩”,免得到时造成不必要的尴尬。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首先,进门务必先脱鞋。胶囊旅馆的柜台不像普通旅馆的柜台那样可以穿着鞋子随意走近,它多设置于一个巨大的地台之上,为的是方便光着脚出来结账的顾客,所以新来的顾客,即便你只是想问问价,也需要先脱掉鞋子。

其次,纹身者不得进入。因为在传统观念中,日本人会把纹身者与黑社会联系在一起。这里的胶囊旅馆大抵都有这样的规矩,且大都用英日两种文字明明白白地写在了旅馆的前台接待处,所以如果真要有纹身的话,奉劝你就不必前往了。

再就是泡大池之前务必先把身体和头发洗干净。其实韩国的洗浴中心也同样如此。如果不洗干净就“噗通”一声跳到池子里,别人即使不给你白眼,也会在心里骂上一句吧。如果因为你的到来而导致别人纷纷逃离,岂不是更加尴尬?

还有,虽然在浴室里大家都是“坦诚相见”,但是在脱好衣服进入或走出洗浴区的时候,最好还是用毛巾遮挡一下关键部位。

此外,在打好洗发液或者浴液搓洗的时候,要及时关上水龙头。日本人的节约意识非常强,这一点我们当然也要入乡随俗。换句话说,在国内的洗浴中心里不是也同样需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吗?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国内的桑拿房里很多人习惯往地上吐痰,这样的行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桑拿房里都被视为极为讨厌的事情,与此类似的就是一边冲洗身体一边小便,这也是很不文明的。

除以上几点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在进入“胶囊区域”,也就是睡眠区以后,要记得把手机改成震动状态。实在需要接打电话也要尽量压低声音,最好用手把嘴巴捂住,免得打扰了别人。而如果你是两个人以上入住胶囊旅馆的话,尽量不要在睡眠区聊天,更不要张三李四地呼朋引伴。

①日本人将热水称为“汤”,“汤池”即我们所说的“洗澡池”。

在日本被中国人“歧视”

其实不大想写这些小事,但本着尊重事实的初衷,还是把在日本自助旅行期间感受到的“歧视”表一表。

第一次经历发生在京都的旅馆里。这家旅馆每天为客人提供免费早餐,或许是为了好管理,亦或是鼓励客人之间的交流,旅馆在早餐时把互不相识的客人安排到一张桌子用餐。每个餐桌可坐四人,坐满以后才安排其他客人去坐下一张桌子。

许是巧合,我两次都和一位中国香港女士坐同一桌。既然旅馆鼓励客人交流,那么,我们就边吃边聊吧。

先做自我介绍。我告诉另外三人,本人来自中国北京,其他两个分别介绍自己来自美国和荷兰。有点特别的是来自美国的那位小姐,她长着一副中国人的面孔,也会说汉语,且说汉语时还带着北方某地的口音,我问她是否从内地到的美国,她却说自己没有中国血统,也并非来自中国大陆。这其实是一个小插曲,我想说的也不是这个不承认有中国血统的“美国女孩”。我要说的是那位香港女士,荷兰人问坐我对面的香港女士是否也来自中国,他误以为香港女士和我是一起的了。香港女士本能地摇了摇头说:我来自香港。我一听她来自香港,就冒冒失失(其实也并不觉得有甚冒失)地说:“哈,也是中国来的!”香港女士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席间,我用中文和她说了句什么,没想到人家坚决地用英文回应了我。我想,许是为了照顾不讲中文的荷兰人,英文就英文吧。第二天,又和香港女士坐到了一起,我这次又无意和她讲了中文,结果人家依旧用英文回应!

后来参观京都御苑,在用护照领取免费的门票出来后,我又碰巧遇了那位香港女士。看样子她并不知道到哪里“买”票,我还是“固执”地用中国话告诉她,门票不需要花钱买,而是用护照去领,这一回她终于开口讲中国话了,不过就俩字:谢谢……

第二次感受“歧视”是在东京秋叶原的一家面馆里。知道日本面馆给的面太少,怕不够吃,就和服务员说面要双份,忽然发现服务员的胸牌上写着汉字“韩”,我以为她是韩国人,就用有限的韩国话问她是不是韩国人,结果她根本就没听懂,我这才意识到她肯定是中国人,就问:中国人?小姑娘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句:是的。说完就连忙躲开了,全然没有和本地顾客说话时的那种谦卑和笑容,端面的时候也是快速地放下就走,省略了鞠躬和“请您慢用”之类的话。本来想和她唠两句,可一看姑娘似乎有意无意地躲开我,咱也就知趣地不再理她了。苛求点讲,这位中国女孩对我的态度明显不如对其他顾客热情,姑且算是一种小小的歧视吧。

以上两件小事倒不算啥,可气又好笑的事发生在离开东京的那天。我因为一时找不到存行李的柜子而浪费了时间,后来在地铁入口附近听到身旁两个中国女士在讲汉语,就去询问她俩到机场有没有快慢车之分,我需要赶时间到机场。结果那个操着本山口音的女士告诉我说她们从不坐地铁,到哪儿都开车,让我去问问工作人员。我只好说了句“打扰”就走开了,偶然回头却发现她们刷卡进了地铁闸口。其实我知道她是在装,东京的地铁密如蛛网,开车反倒不如地铁方便,人家告诉我从不坐地铁明显是在显示自己日子过的富足哩。不过有意思的是,她老人家不坐地铁的话到地铁站里做甚呢?难道是去闲逛不成?如果说上面那个香港女士没有祖国的归属感还稍可以原谅,而那个面馆里的中国女孩怕我话多才有意怠慢的话,那最后的女士却着实难以理解啊……但是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女同胞们多较谨慎,不大习惯于与陌生人说话是也!

注:以上几次经历为极端个案。在日本没少遇见中国人,和他们短暂的相处也非常愉快。我所记录的并非代表大多数在日国人。在东京新宿,每次遇到几个业余时间在街头为餐馆“拉客”的中国留学生时,他们都热情地与我打招呼聊天,并力所能及地为我提供帮助。最巧的是在一家餐厅里遇见个小老乡——来自北京的留学生。聊起来竟发现他爸爸还曾给我修过车呢。

日本孩子每个月有多少零花钱

尽管日本的贫富差距不大,但也不乏超级富豪与贫困家庭。不过,这一点你无法从孩子们的穿着上看出来,因为他们穿的全都是统一的校服。他们的书包款式、孩子的上学方式也几乎相同。谁有个富爸爸?谁有个穷爸爸?我这个稍有点无聊的疑问怎么才能被解答开?

M女士是移民日本二十多年的中国人,她告诉我,这个问题无解。举例说明:在日本,不管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几乎一样多。小学生,每个月零花钱大概1000日圆,相当于人民币70元;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零花钱基本在5000日圆到10000日圆间,即人民币300元到600多元人民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