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绕着地球走一圈多少公里 > 韩国 小资亦或小农(第1页)

韩国 小资亦或小农(第1页)

韩国小资亦或小农

大北京小首尔

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其他指标,北京离首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怎么比的?当然不能比较高楼大厦这样表层的东西。换句话说,从城市建筑上看,北京非但不输首尔,甚至在很多方面比首尔还要显得更加现代化一些:北京的建筑巨制比首尔多;摩天大楼比首尔高;长安街比首尔的任何一条街都要宽阔壮观;就总体城市景观来讲,北京也比首尔更加大气和漂亮。但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表象,它并没有直接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否则的话,我们岂不要得出北京比巴黎还要现代化的结论?

首先,说到人均GDP,就必须要说一下最低收入的问题。人均GDP虽然能够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却不能反映该地区的分配公平问题。近三十年来,中国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但在收入公平上还与发达国家乃至与我们期待的和谐社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个地区的最低收入与人均收入的差距往往较能体现该地区的分配公平问题。大体来讲,首尔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00万韩元,这样的收入大体上属于商店售货员以及餐馆服务员的水平,以当时的汇率计算约为五六千元人民币。而北京类似的职业大约只能挣到1000多元钱。因此,从数据来看两地最低工资的差距要大于两地人均GDP的差距,这至少说明北京在收入公平上与首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就同样的指标来看,北京与东京的差距就更大一些吧?

其次,公共建设方面,最明显的差距就是地铁路网方面。今天的首尔地铁已经密如蛛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被联络到地铁线上,首尔也已成为全世界拥有最长地铁线路的城市之一,在这方面今天的北京还难望其项背。不过,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北京的地铁网也正在越来越密,未来的三五年将是北京地铁大步发展的时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北京的地铁总里程将会在2015年左右实现对首尔的超越。当然,北京也有苦衷——地界儿太大了。

另外,韩国的公交汽车站牌也比中国的先进。几乎每个车站都设有液晶屏幕的电子车站牌,乘客既可以查询前往目的地的所乘路线,还能够获悉将要乘坐的公交车的实时讯息,譬如说开到哪里了,到达本站还需要多长时间,马上将要进站的是哪一路公交车等等。而这方面的建设,在北京似乎还是一个空白。

两个城市的另一个大的差距当属无线网络方面。首尔早在五年前就已经采用了3G网络,同时实现了手机之间的视频通话,而且与非视频通话收取相同的费用。与此同时,在包括地铁涵洞在内的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够随时免费观看近八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在街头的任何地方几乎都能找到无线高速网络。在首尔,用手机拨打国际长途也十分便宜,譬如,从首尔打到北京每分钟大约只需要人民币不到三毛钱。此外,韩国的手机还提供免费的交通线路查询,你只要输入起始点和目的地,几秒钟之内手机就会为你指出一条最快的路径,同时还能够告诉你全程所需的时间。

实话实说,北京与首尔的差距并非完全体现于硬件方面,软件上的差距更大。差距之一就是韩国人的服务精神:无论是私人还是国营企业,你处处可见发自内心的微笑服务。进门有招呼,出门有道别。有时候在一家商店里看了半天即使什么也没买,店员也会含笑与你道别;每每在街头问路也都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即便对方不知道也会主动道歉,而一旦你对别人表示感谢,也总能得到相应的回应。不像咱们有些人,他也给你解答了问题,可是当你说谢谢的时候,他或者早已经转身离去或者懒得回应一句“不客气”、“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民做得还算可以,尤其在志愿者的带动之下,北京的文明风气一度得到了很大的发扬,但客观地说,2008之后,大家又都退步了。

北京机场离首尔机场有多远

前几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一个国际性的评比中获得了“世界十佳机场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最新的一次评比中,北京首都机场排到了第二),这个荣誉的取得实属来之不易,但是玉就有瑕,首都机场也不例外。来与首尔的仁川机场比比看,看看这“瑕”在哪里。

在上面提到的“世界十佳机场”评选结果中,亚洲国家的机场占据了半壁江山,而首尔机场获得了第二名。它虽然不如我们的首都机场大,外形上还与我们的T3航站楼颇有几分相像,但能够获得“十佳机场”的榜眼,肯定有其独到的地方。

首先,首尔机场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网吧。网吧里不仅有无线信号,而且提供数量充足的手提电脑供客人使用,与此同时,还细心地准备了便签纸和笔,而且,这一切全都是免费的。网吧里的饮料虽然不免费,但是价格和市内普通超市也没什么区别,你完全可以和国内的朋友边喝边网聊!

此外,首尔机场还充分考虑到了儿童旅客的需求,免费的儿童乐园让孩子们在候机时不再那么无聊。

首尔机场里最值得肯定的,是吸烟室也设计得颇为人性化,不仅面积大,还配备了空气净化装置,屋内摆放了许多绿色植物。这充分体现了对吸烟者的关怀与尊重。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北京机场的吸烟室,似乎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吸烟就应该受到惩罚,所以,不能够让你太舒服。

首尔机场的另一个独到之处就是有不止一个的传统文化体验中心。说实话,这些中心简直就是一所临时的学校,很多候机的客人都在这里度过了离开韩国之前的最后时光。文化体验中心不仅免费提供课程,连制作手工的材料也是免费提供的。其中一个中心有韩国的艺术家表演本土的音乐作品,借以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而在另外一个文化中心里,客人们还可以穿上韩国传统民族服装拍照留念。该文化中心里还用其他国家的文字介绍韩国的宝贵传统,很显然这是一种更高明的推销,让你愿意再次来访问这个国家。

我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首尔机场的几个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几乎占据着机场候机厅里最好的商业位置,如果用来出租的话肯定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这是多么大的“牺牲”啊!而实际上,这样的“牺牲”正好悄无声息地传播了韩国的文化,从而推广了韩国的国家品牌。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民族风情乃至旅游资源,如果在这方面稍加借鉴,完全有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顺带说一下机场里的物价。在一家装修高雅的面馆里,最便宜的一份面价格是5900韩元,约合35元人民币。这个价格相当于首尔市内的任何一家普通面馆的价格。要知道,在离开首都机场之前我本也想先吃一碗面的,结果一看50多元的价格,立马就打消了念头。如果考虑到两国人均收入的差距和物价水平的不同,那么,首都机场里的面比首尔机场就确实贵得太多了吧?

韩国太“穷”了

我前后去过韩国两次,第一次是自费前往,第二次则是应首尔市政府的邀请而往。第二次去的时候,下了飞机,本以为会有豪华的专车接送,没想到负责接待的华人朋友告诉我们,接站的小面包是首尔市政府从旅行社临时租来的。首尔市政府平时并没有额外的汽车编制,更没有什么专门用来接待外宾内宾的旅行车,整个首尔市政府上上下下一共只有四辆公务车:市长一辆,三个主要的副市长各一辆,其他所有工作人员上到局长下到普通科员全都靠公共交通上下班,充其量也就是开个人的私家车而已。最有趣的是,那几个没有资格配车的副市长上班方式各不一样,有一个是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另一个是骑自行车,还有一个则开私家车。即使和我老家的村委会比起来,首尔这个堂堂两千万人口国际大都市的市政府也要寒酸得多呢!

有趣的是,这次负责接待我们的韩方人士向我们讲述了一件窘事:北京市政府某局级机关到首尔访问,负责接待的是首尔市政府的对口单位。因为该单位没有公务车,为了请北京客人吃饭,只能在街头拦了两辆出租车把客人带过去。那顿饭一共花了2000元人民币,北京客人走了以后,市政府还为怎么报销绞尽了脑汁。再后来,这些韩国人到中国回访,没想到北京的接待方居然开了好几辆豪华轿车,吃的也相当高档。这一下终于让韩国人见了一回大世面,回国以后,他们还为当初没有接待好北京的尊贵客人而感到惭愧难当呢!

韩国的“穷”还体现在城市建设上。从首尔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到清州这样的内陆省会城市,几乎难以看到在中国小县城也时常可见的那种大广场大草坪,连街头的派出所也都是小门小户。首尔市政府的大楼也不过是一个外表极其朴素的单一建筑,既没有围墙也没有豪华外墙,甚至连负责警卫的保安也只有两个人,装备无非就是两部对讲机。更“寒酸”的是,在首尔市政府,局长的办公场所只是在一个十几人的大办公室里用围挡围了一个屏风而已,而副局长的办公桌则干脆就与普通职员并排放置在了一起。

这次,首尔市政府为接待我们一行十人而举行的欢迎午餐也只是在一家很普通的韩式餐厅内进行的,每个人只有一碗参鸡汤。更有意思的是,接待我们吃饭的包间小得无法容纳所有人,大家只得挤在一起。最令我们吃惊的是,并不是所有接待我们的人都有饭吃,其中一个中年女性官员因为始终站在我们的包间里而不吃饭,竟让我们误以为是餐馆的服务员,还有人用韩语命令她给我们倒水。后来她递上名片,我们才得知她竟然是市政府里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我们立时窘得无地自容。

永远小资

首尔归来回忆首尔,发现最难忘的并不是繁华商街的璀璨灯火,也不是使人欲罢不能的汗蒸幕或是喷香可口的韩国烧烤,仔细想来,唯有城市中到处洋溢着的小资情调最值得回味。

首尔的咖啡馆数量虽不敢说是全世界最多的,但起码也位居前列。即便是在城市的神经末梢,最最偏僻的小巷深处,你也能轻易地找到一家弥漫着咖啡清香和迷人的小资情调的咖啡馆。

离成均馆大学不远的一条小巷深处,有家小小的咖啡馆。它的面积小得几乎只能接待几位客人,但无论是简约的外表还是设计感十足的内部空间,无不散发着一种魅力,让过路的人忍不住停下脚步。

店老板是一个设计专业毕业的女孩,只因为酷爱咖啡而开起了这间小铺。甭看它小,可咖啡的味道一点都不输所谓的名牌连锁店。而且价格比连锁店要便宜一半——一杯卡布其诺只要10元人民币左右。

不像欧洲城市里的那些老咖啡馆,经历过时光的烘焙,首尔的咖啡馆,更多是在创意上下足了功夫。首尔的众多咖啡馆大都非常注重环境设计的艺术,时常有匠心独运之笔。

比如一家开设于仁寺洞的铁道咖啡馆,竟然把真正的铁轨搬进了“候车室”。

除了别出心裁的设计,植物的角色也往往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北京一样,首尔也有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为了让人们在冬天最冷的日子里也能够尽享春天的阳光和绿色,一家位于某大厦天台上的咖啡馆,特地搭建了巨大的阳光棚。寒冬的午后,在植物环绕的地方坐下来喝上一杯咖啡,仿佛提早进入了春天一般。

首尔的咖啡馆具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小的如同巴掌大,而大的可以占据整座的楼屿。有一家咖啡馆因为实在太大,聪明的设计师就有意打破空间上的整体感而突出肌理的变化,它的露天中庭,能够让人们在好天气里坐在室外呼吸自由而新鲜的空气。

首尔的咖啡馆可以说到处都是,即便在熙熙攘攘的长途汽车站,也能轻易地闻到咖啡馆飘出的香味。当然这里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咖啡连锁店,但与那些千店一面的咖啡馆比起来,我更青睐富有创意和文艺气息浓厚的小咖啡馆。一个铺满植物的露天小院,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店堂里再来点轻柔的慢板,在这里不知不觉便会耗去一下午的时光。

即便独自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着咖啡馆里人们安详的面孔,那都是一段无法错过的惬意时光了。

中国人对韩国的几个误解

八年前,当我在越南芽庄的海滩上晒太阳时,走过来一对马来西亚的华人姐妹。她们知道我来自中国后,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你们国家不是不允许普通人出国旅行吗?”看着她们一脸纯真的样子,我觉得既好笑又纳闷,就反问道:“谁告诉你中国的普通人不能出国旅行的?我不就出来了吗?!”

前年的圣诞节我是在首尔度过的。在所住的家庭旅馆里,我遇到了一个因为金融危机不得不到韩国来寻找工作的美国青年,因为他属虎,我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虎。老虎看着我的打扮,怎么也不相信我是中国人,还拉来别的旅客让他们猜我是哪里人,当我告诉他们我是来自北京的一个普通中国人以后,老虎竟然还一口断定我是生活在国外的北京人,言外之意是:中国人的衣着打扮怎么看不出印象中的“土”劲儿呢!直到我打开护照让他“检查”之后,这个“普通美国人”才相信了。

在他印象中,中国人即便已经不再扎小辫穿马褂至少也与“国际化”、“时代感”毫不沾边。老虎从未到过中国,他对中国的看法基本上来自道听途说或者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