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摸摸头2.0小因果 > 三(第3页)

三(第3页)

稻子先生:活动的主旨是人与环境之间生发的感知体验,单纯的地点并不重要。

在感知体验上,人、人生等话题不再是我们活动的主题。

我们的活动提倡摆脱以往个人的经验和观点来重新认识外界,不是在既有经验上的延伸。我们希望由此生成的感知体验不只停留在直觉和简单的联想和想象上。过程中的发现要有分享的可能而不是个人抒情。分享的内容有些特别的趣味和思考。

大冰:恕我直言,这个私塾缺少开放性!

稻子先生:这个私塾的开放性基于我们活动理念下感知体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不提倡宽泛的感受和认知惯性。我们的目的是打破惯性,把感知推进到更深入的层面。

大冰:觉得门槛高了,符合条件的人会很少。

稻子先生:这个活动是个小众的活动,之所以说小众是因为这样的活动主旨不在主流逻辑内。现在是“知识经济”“财富人生”,主战场往往是使用知识的能力而不会是“知识从哪里来”。

相比于时下的主题旅行而言,我们的活动听上去有点儿虚。我们似乎没有更为具体的内容,不是掌握某个技能或者知识那样简单,我也不是教授知识,活动主旨的实现完全依赖于成员自我付出极大的参与性才可以,这对很多人而言是脱离经验之外的,是难理解的,况且也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方法。

的确是有门槛的,不过一点儿都不高,其实符合的人很多。

1.人简单、真诚、善良。

2.为人平和,愿意沟通,愿意尝试。

3.理解活动,专注于活动本身,不轻思骄慢,不带社会习气。

这三点满足就够了。前两点都是人最基本的品质。第三点只要你有问题,我就耐心回答;只要你在做,我就一直在你身边。况且我们不论学历,不论年龄,不论经验。

大冰:如果私塾成员有具体困惑,会如何解决?

稻子先生:不解决具体问题,只提供解决问题的另一种视角或者说可能性,并让大家习惯并掌握。因为换个角度,很多问题可能就不是问题了。

还有种情况是依然困惑着,这很正常,因为很多问题答案很多,选择很多,一辈子未必都能想清楚,你只要比以往多了切身的感知体验,略清晰、略坚定那就是收获。剩下的就是去做,一定记住,空谈误国,更误自己。

大冰:唔,我觉得此刻也是空谈,做起来是很有难度的。

稻子先生:我知道有难度,我自己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所以,活动中我会一直强调体验过程远大于结果,鼓励大家要敢于试错,不要担心浪费了时间,质变是需要积淀的。我欣赏那些能认真琢磨我们活动理念,又安心于持续尝试的人。哪怕他(她)们走得很慢。

大冰:概述的话,这个私塾能让人学到什么?

稻子先生:一种方法,一次训练。首先是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体验),调整了知识应用的路径。把自我体验和自我存在融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之中。(我发一张图给你,会比较直观一些。)这其中包括可以帮助大家获得新的视野和认知以及提升认知和体验能力。有可能会改变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视角、视野的变化也可能为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现实帮助。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大家每日分享内容本身的比较可以反观自我,比如自我的敏感点,自我的长处、短处,自我的习惯,等等。

大冰:搞这个私塾的意义是什么?

稻子先生:以旅行+思考分享的方式引导成员找到感知外界的自我入口。

大冰:我是说,你搞这个私塾的目的是什么?

稻子先生:当下,人们获取知识的目的和途径越来越功利和固化,也越来越脱离自己的感知体验。这种概念化的方式让人们对自身的需求实现变得片面和单一,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之外近在咫尺的许多存在缺少关注的兴趣。

我想通过这个活动,提倡人和外界之间建立全面的直接关联和敏感度,想从这种更丰富和自由的关联中找到自己视角中世界的样子,并推进到深度思考的层面。同时,也想参与者们把自己的感知体验经历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大冰:……我是想知道,你搞这个私塾的动力是什么?

稻子先生:“你的世界远比你想象的多”——这是我给这个私塾拟定的口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