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摸摸头2.0小因果 > 四(第1页)

四(第1页)

(四)

世界那么大,为何偏偏是西藏?

老潘交代,阿让的人生转折,和他有关。

那时阿让已把欧洲各国拍遍,拍素人、拍市井,精进着自己的技艺,寻觅着属于自己的题材。偶尔途经拉萨,想寻觅一点儿不一样的东西,被老潘的几句话留了下来。

那时他刚在甘丹寺拍完工人的劳作,给同为摄影师的老潘看照片,赞许完他对光影的把握后,热爱发散性思维的老潘随口感慨:

对于拍摄者而言,一张好照片可以发到网上获得好评,可以参加比赛赢得奖项,可以获得因成功创作而带来的内心成就感……但对被拍摄者的意义呢?

老潘说:咱们摁下快门就转身离开了,可拍摄者很多时候却并不知道自己有了这么一张照片,也无法拥有这张照片……好像这里的很多人,一辈子也没人正经给他们拍张照片。

随口的几句感慨,却被轴人听到了心里面。一层窗帘哗啦被拽开,漫天星斗涌了进来。一瞬间他看清了自己的方向,蹦起来大喊:我啊!我去给他们拍照片!

当真是个轴人,起初都道他是一时热血,谁也没料到他这一拍就是六年。

六年来,他在向很多被拍摄者做自我介绍时,都自称“咕巴”。

咕巴,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笨蛋。

这个名字起初是朋友们对他的戏称,戏谑他为了维持他的藏地移动照相馆而操心劳力,既不赚钱又不出名,还常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他却接受得欣欣然,自我认知亦然。

这个咕巴只吃得起泡面,却配着车载电源打印机,现场打完照片后塑封,或配小金相框,以方便被拍摄者收藏留念,一切都是免费的。

他下乡拍照时除了单反,还带拍立得,方便立等可取赠人照片。一张拍立得成本动辄六七块钱,他多的时候一天能送出近百张。朋友们劝他做好成本核算别老抽风儿,他完全不听劝,只说自己本来就是个咕巴哦,是个笨蛋。

他说:当一个笨蛋多好啊,比起当个什么厉害的聪明的人,更自在。

在小朋友面前当咕巴时,他最自在。

很少有成人愿意在孩子面前扮演笨蛋的,下乡时但凡听到了他的名字,小孩子都笑起来没完,于是更愿意亲近他,在镜头前也越发自然。

离别时,常有一堆小孩子跟着车跑,喊“咕巴BYE-BYE”。人最多的一次是在边坝县,孩子们跟着他的车跑出去很远,实在跑不动的时候停下来一起对他喊“突及其”(藏语,谢谢),一边挥动着手里的照片。

孩子可爱,牧区的很多老人家也很可爱,有些老人会默默拿着照片,盯着照片里的自己,说“啊呀我这么老了啊”,也有老阿嬷拿到照片瞟了一眼立马塞到袄子里,死活不让人看,羞涩极了。

他在冈仁波齐山下遇到过一个牧民,帮他拍了一张照片。那天方圆数里只有他们两个活人,那人说长这么大,从没看过自己的照片,现在好了,现在有了。那人郑重地把照片在怀里藏好,说要带回那曲,挂在自己的帐房里面。

困难自然是有的,各种各样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