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说:“爸爸,爸爸,你看树长得多高呀!”爸爸说:“对呀!对呀!”
我突然说:“爸爸,爸爸,你看树上的鸟儿在唱歌呢!”爸爸说:“对呀!对呀!”
等到爸爸要回内蒙古时,我就把春天当成了爸爸。
这篇作文,开篇直接说明我和爸爸很久没见,却在冬日的寒冷中同睡一床被窝。多么温暖!
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唐老师,他爸爸难道只会说‘对呀对呀’吗?”
我仔细品味了一下,我想他爸爸应该是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了。小孩在公园里面跑闹,爸爸的眼睛就盯着他,哪是看景色,他的眼睛里面全是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从头到尾没有过多的话,只有“对呀!对呀”,只想这样简单地陪着孩子。
最后一句话统领全篇,“等到爸爸要回内蒙古时,我就把春天当成了爸爸”。春天是有形状的,但是他对爸爸的想念有形状吗?没有,他把没有形状的想念变成了春天。
我在批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当时就哭了。
我是一个不喜欢哭的人,但是为什么会感动呢?是因为小时候,我爸爸也经常不在我身边。我记得有一个细节,是爸爸开车离开的时候,我立刻转身“噔噔噔”跑上楼去了。可能别人觉得:“你跟爸爸关系不好,所以爸爸一走你就走了。”
不是的!因为楼上的窗户比较高,可以看见他的车离开的那个道路。我那个时候很矮,就在那个小窗户前面跳啊,跳啊,看着爸爸离开。这个细节到现在都印在我的脑海里。
所以,我看这篇文章,全篇没有用一个“想”字,但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他对爸爸的想念,而且整篇文章完全符合汉堡包的结构。
有一个视频,讲的是小熊和妈妈一起爬雪山:小熊和妈妈一起爬雪山,小熊好几次滑下雪山,后来沿着妈妈踩出的道爬上去,结果被妈妈一巴掌扇了下去。最后,小熊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爬上了雪山。
每个小朋友准备三个指示棒,分别代表汉堡包框架的三个部分。你准备好一个就举起一个牌子,你准备好两个就举起两个,准备好三个就全部举起来。你一边说,我一边听。不要担心,我们会一起做出一个很美味的汉堡。
下面是几位学生在课堂上写的文字:
第一篇:
熊妈妈和熊宝宝一起爬雪山,发生了惊人的一幕。(第一块面包)
小熊几次爬上去都掉下来,其中有一次它想向右改道,顺着妈妈的足迹往上走,但是被妈妈扇了一巴掌,又掉了下去。(多汁内容)
但它锲而不舍,即便掉到山崖底下还是往上爬,小熊最终成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你不能依靠别人,你得靠自己的努力,而且要不言放弃、锲而不舍,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兜底的面包)
第二篇:
小熊的妈妈说,今天我带你去锻炼,很轻松的,不要怕。(第一块面包)
小熊沿着妈妈的路线往上爬,结果到了山顶,妈妈却把它扇下去了,它又跌在山崖底下。小熊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恐怖的山谷。(多汁内容)
它自己爬起来,重新往上爬了一次,最后才成功地爬上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靠自己努力,最终才能做成这一件事。(兜底的面包)
第三篇:
熊妈妈带着一只小棕熊爬雪山。(第一块面包)
当那只小熊卖力地爬到雪山中央时,它累了,它准备爬到妈妈的那条道上。它沿着妈妈的那条道,爬到顶上之后,它的妈妈毫不留情地把它扇了下去。(多汁内容)
小熊心想:“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就是累了嘛,偷一个懒也没什么。”但是它想了想,对自己说:“不,我一定要让妈妈对我刮目相看。”于是,它绕过妈妈的路,重新找了一条路,慢慢地爬了上去。经过努力后,它终于成功了。
通过这个视频,告诉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依靠别人获取成功,要自己去努力获得成功。(兜底的面包)
上面这些文章,已经初步地体现出汉堡包法定框架的逻辑了。我们还可以再优化一下,对文章的各个细节进行补充,就会更加成熟。
我们常说,人类一半是天使一半是动物。其实人和动物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人和动物之间的差距,在某些时候可能仅仅隔着一根头发丝的距离。不信你看这两只棕熊。
俄罗斯马加丹的两只棕熊是一对母子。正在攀越雪山的熊妈妈身手敏捷,可是旁边跟着的熊宝宝呢?爬了没一会儿,突然积雪松动,一骨碌就滑了下去。小熊挣扎着再把爪子嵌入雪中,一抓稳就马不停蹄地继续往上爬。这时候爬到山顶的熊妈妈在焦躁不安地踱着步,眼神直勾勾地望着小熊的来路。可小熊爬着爬着又没抓稳,瞬间又滑了下去。如此往复,它一直尝试着抓牢,不断地挑战。
掉了几次的小熊,这次变聪明了。它一眼瞥到旁边妈妈爬雪山留下的爪子印,立刻向右改道。顺着妈妈留下的深深脚印,它很快就爬到了山顶。就在它快要登顶的时候,熊妈妈大熊掌一挥,把它吓得脚下打战,再一次掉了下去。这次估计吓得不轻,一直掉、掉、掉到积雪融化凸出的一块嶙峋山体上。我替它捏着一把汗,心跳加快。可是有个小黑影骨碌骨碌在山壁上也毫不减速。一步、两步、三步……爬过山壁,爪子死死地用力嵌进积雪。这次小熊终于凭借自己的能力登顶雪山。熊妈妈欣慰地带着自己的孩子走向前方。
如果说小熊是锲而不舍的愣头青,那么熊妈妈就是用心良苦的领航人。人类的一半是动物,动物的一半有人性。(唐屹 清澜山学校语文老师)
上面这篇文章的一开头就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原来人跟动物并没有差距很大,可能我们之间的距离,就像一根头发丝一样。所以我们常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动物。
在描写小熊爬雪山的过程中,有诸多细节,能够像钩子一样抓住读者的心:一开始,它掉下去过几次,它一只小爪子可能抓不住积雪,积雪在它的手中松动了,所以突然就掉了下去。当它再爬的时候,它吸取了教训,想到妈妈的熊爪子大,留下来的足迹很深,它就向右改道,然后往上爬。
它接着往上爬,又被妈妈扇了下去。最后一次,它的爪子抓得很深。为什么最后它会成功呢?因为它一直在学习——一开始可能抓得太松,所以不断往下滑,后来它尝试“爪子死死地用力嵌进积雪”就成功了。
通过以上的训练,大家就能清楚地掌握汉堡包法了。运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结构更清晰,内容也更容易打动人。